唐山广播电视局高级记者葛昌秋赴川抗震救灾的18天经历,同样让我们感觉到钟爱新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生真谛。
6月12日上午,我在《唐山劳动日报》文艺部主任潘石的办公室采访了刚刚从灾区归来的葛昌秋。他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河北十大爱心人物,河北十大慈善记者,河北十大青年新闻名人,全国青联委员。同时,他还是2008奥运火炬传递唐山段火炬手。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葛昌秋正在从外地出差赶回唐山的列车上。那一年的唐山大地震对于他来说印象太深刻了。整个城市在一瞬间成了废城,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失去亲人,那种场面非常痛心。他也曾经因为这场灾难而失去亲人,这种记忆是无法磨灭的。当他在手机短信里得知四川发生地震灾害后,脑子中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去灾区,去那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作为曾经经历过灾难的人,他更能够理解灾民,更能够知道他们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唐山志愿者救援队。葛昌秋说:“作为一名光荣的火炬手,我们在这个时候更应该顶上去,让全世界的人了解中国火炬手是什么样子的。”
13日晚上,当他得知被批准随唐山志愿者小分队次日一起前往灾区的消息后,便开始忙碌起来。第二天清晨,他又重整行囊,在一个大大的旅行箱里一下子装了40袋压缩饼干、两大包方便面,又带了收录机、口香糖、漱口盐水、雨衣、雨靴、雨伞、风油精和创可贴等简单的药物和必需的衣物。同时联系北京等地的媒体朋友,以特约记者的身份深入一线,随时报道唐山人在灾区救援的行动。临行前,葛昌秋还来到年逾八旬的双亲面前,告诉老人他将赴救灾一线,母亲说:“这才是我的儿子!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不用操心!”因为熟知他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了新闻,他都要到一线去,不论是当年林西百货大楼的特大火灾,还是唐山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现场,还是纪念唐山抗震等活动,只要有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在一线,准能看到他的身影……
5月14日下午,葛昌秋与唐山的志愿者小分队一起抵达成都双流机场。此前在飞机上,因机场运输救灾物资,航班要改航线,他马上向乘务长说明情况,飞机上有抢险队、医疗队和到一线去的记者,非常紧迫,必须到灾区去!最后经机长与地面联系,航班如期降落,那一刻,机舱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下飞机后,他又马上联系灾区,安排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当他和大家在机场等待前往重灾区的消息时,旁边一位市民得知他们是来自唐山的志愿者,主动邀来几位朋友把他们送到绵阳。
在灾区,葛昌秋记录了许多珍贵的画面,见证了无限感动。几经努力,小分队被批准前往受灾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北川县展开志愿服务工作。由于天色已晚,只能在安县西苑中学做短暂停留。由于长途的奔波劳累,十几名志愿者很快钻入当地安排的帐篷中席地而卧。而因为没了“床”位,葛昌秋只好穿上羽绒服,在操场上“散步”,在蒙蒙细雨中开始了工作。
他用相机记录下忙碌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把幸存者转移到安全地带、立即展开救治的镜头。而在这一晚,发生了两次较为强烈的余震。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不论是吃还是住,他都先把志愿者们安排好,他说:“你们干了一天的活儿,挺辛苦的,有功,应该在先。”就这样,他曾和衣露宿灾区,也曾在雨中的汽车帐篷里蜷曲过夜,盖着雨衣还弄湿了衣服,雨水滴进耳朵里、眼睛里……他却笑着说:“这是让人心明眼亮看灾区,洗耳恭听灾民声。”当走进北川,看到那一幕幕惨状,他一下子惊呆了,这让他想起了当年大地震的情景,他的心被揪紧,眼里涌出了泪水,沉默片刻后,他马上投入工作。拍摄了北川中学救人的场面后,他便一头扎进县城,冒着余震走过一具具尸体,绕过从山上滚下的大石块,拍摄了大量的震灾场景。第二天,北川县城不再允许救援人员以外的人员进入。
在灾区的每一天,葛昌秋都为一个个故事感动着。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废墟下匍匐着身子,为只有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撑起一个空间,救援人员发现她们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孩子身边有一个手机,屏幕上是母亲在废墟下写给孩子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正是这样一个故事,让他为自己定下了三个选题:记录百位母亲、记录百个家庭、关注灾区儿童。
在葛昌秋的采访本上,我们看到,一个个故事的记录并不像常规的采访笔记一样完整、工整,他说:“开始的几个采访我都了解了每一位母亲与自己子女的故事,但到后来,我发现经历过灾难的母亲们大都有一段痛苦的回忆,所以后来我就更多地与她们说家常,用相机记录下一位位母亲与自己儿女在一起的表情。”
葛昌秋给我们讲述了一对母子的故事。一位80多岁的母亲家在茶坪,地震毁坏了她家的房屋,山体滑坡阻塞了山路,不得不从大山中转移出来。平日里山路就难行,灾后在山路上行走就更难。儿子背着老母亲走了十几个小时才转移到晓坝的安置点。在帐篷前,葛昌秋对老人家说:“还是有儿子好吧!”经历了一路疲劳的老人家咧开嘴笑了起来。回过头,看着满脸汗水的憨厚的儿子,葛昌秋拍拍他的肩膀说:“兄弟,好样的,我敬佩你!”他举起相机,为这对母子拍下幸福的一瞬。
“看到老人家笑的样子,我突然感觉到母爱是那样的伟大。我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趴在自己母亲背上那种美好的感觉,我想老人家在儿子后背上的感觉一定和孩子小时候在母亲后背上的感觉是一样的吧!”葛昌秋说,“记录了100多位母亲与孩子后,我感觉到,不论什么时间,不论什么地点,不论多大年龄,不分什么民族、国界,母爱都是一样的,都是那么伟大。”
在绵阳九洲体育馆,葛昌秋遇到两位胸前挂着救助证的小伙子,瘦弱的母亲坐在帐篷前,他们的父亲“失踪”了。当他们把手紧紧握在一起时,葛昌秋说:“兄弟,坚强起来,你们以后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记住,给妈妈一个完整的家!咱们一起握紧拳头,要相信有妈妈在你们就有家,有你们在妈妈就有了依靠,给妈妈最大的回报,就是坚强,就是幸福,把家支撑起来!”
就是这样,葛昌秋一边采访,一边讲述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情况,讲述唐山人震后的新生活,讲述党和政府的关怀。这种聊天一样的交流,让许多人心情豁然开朗,驱散了心头的阴霾。在灾区的18天时间里,葛昌秋像这样的采访和心理沟通涉及了千家人。他说当年唐山也是这样,不同姓氏、几十口人组成临时大家庭,过着共产主义的生活,相互的亲情、友情、真情,将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抚平。大家庭虽然很短暂,但留给人们的记忆却是温馨的,一两个月之后,大家庭就解散了,所以,记录这一段生活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据称,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他的这一选题在全国同行中独树一帜,被人称为思路新颖、视角独特,既有人情味儿,又有史料价值,一般人没这种想法,也下不了这么大的功夫,跑那么多地儿,拍那么多人。
在帐篷前,孩子们与来自国外的志愿者一起做着跳绳、传气球等简单的游戏。当看到游戏中的孩子们笑声依旧是那样的灿烂天真,葛昌秋不停地按动快门。那一张张笑脸、爽朗的笑声也感染着受灾的群众和参加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们,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走出灾难的阴影。那笑声似乎和地震发生前没什么两样,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只要勇敢地去面对,再大的灾害我们也能战胜!
那天,重庆的餐饮企业运来了粮食、蔬菜和炊具,人们开始搭灶做饭。灾民们无论男与女,无论老与少,自发站成两排,形成两道人链,把粮食从卡车上卸下来。据说那是一批够7000灾民吃1个月的粮食。看着已经驼了背的老人弯着腰在人链中吃力地搬运着,他感觉到一种力量,一种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力量,一种在自然灾害面前心手相连的力量。
在灾区,见到唐山志愿者的标志,不少来自广州、北京和四川的媒体同行就打听:“葛昌秋在哪儿?”他们知道他肯定在一线。几天下来,葛昌秋不仅为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四川等地媒体同行提供了采访援助,还被《科技日报竞报》《重庆晨报》《成都晚报》《新闻晚报》和四川卫视、内江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了工作情况。当他看到一家受灾群众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连一间遮风挡雨的棚子都没有,儿女们都在浙江打工,不能回家来救灾,他便找到镇里物资调配站要来帐篷,和志愿者们一起为两位老人“搭”建了一个家。老人感动得逢人便说:“唐山人好!”
一些羌族老乡把这个来自唐山的记者当成朋友。几位小朋友经常拉着他的手问这问那,依依不舍。一天,一位老大妈拿出招待贵客的腊肉,切了一块非让他吃不可,这不仅是一点儿食物,也是一片真情,但他觉得不能随便吃灾民的东西,于是他便说:“我是回民。”对方才不再劝他,说:“尊重你们的习俗。”
5月17日下午,葛昌秋去绵阳传照片,在返回北川的半路上,朋友得到消息,称北川有紧急情况,可能有洪水险情,经与有关部门核实后,朋友劝他马上一块儿赶到成都,以免有危险,可是他果断地说:“北川还有我的同事,我必须回去!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在一起!”于是,他又拦车直奔北川,路上急匆匆的人们和部队的战士们情绪十分紧张,滚滚烟尘在震后一道道裂缝的路上扬起。在离北川中学很远的地方,车不能行进了,他马上下来背着摄影包疾步向前,一边走一边给北川的志愿者负责人打电话,告诉他这一急切的消息并嘱咐:“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应做出预案,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险情。”路上,一位素不相识的同行见他还往里走就劝告他:“这个时候咋还往里走?不要命了?”他说:“那儿还有我的同事!”经过1个小时的徒步行进,他终于在5时多赶到北川。此时,他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之后,他马上与团市委领导商量办法,提出建议。可他们却故作镇定称是谣言。一位同行的队员也急着劝他一块儿先撤,可他明确表示:“我是青联的副主席,是记者,这里是一个团队,我不能先临阵脱逃!”
十几天中,他到绵阳、北川、安县、晓坝、桑枣、德阳、汉旺、绵竹、郫县、都江堰、擂鼓、富新、新都等地,瓦砾中跑坏了两双鞋,没办法,他接受了当地人给的一双绿胶鞋。忙碌中他都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张工作照。最后,他跟同行要了一件印有“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的t恤衫,写上“多难兴邦”几个大字,并将自己的行程记在上面,留作纪念。葛昌秋觉得:灾难是一面镜子,它能映照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看出人的追求,人的价值。救灾的现场也是一个舞台,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的人都有展示,真诚的、作秀的、捞资本取名利的,或悲或伤、或静或忧、或喜或乐都暴露无遗……
晓坝是当地一处较大的灾民安置点,周围受灾的群众大部分被集中安置在那里。刚开始到这个地方,葛昌秋看到,人们已经开始有序地搭建帐篷,也有序地拿着饭盆去打饭。“震后这样的一个场面让我很受感动,同时也感觉到在现场缺少点什么!”葛昌秋说,“是缺少一面国旗。如果有一面国旗,百姓的心中才会踏实,才会更有力量,因为党和政府是他们的主心骨。”
于是,葛昌秋和几个志愿者开始到处寻找,终于在乡政府和部队驻地找到了国旗。一位志愿者找来两根竹竿,临时的旗杆就这样竖在了灾民安置点内。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一片绿色的帐篷上空迎风招展,那种自豪和敬意油然而生。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他组织志愿者和当地人员在路边听着阵阵汽笛长鸣,大家都心情沉痛。他看到一辆轿车内的人坐在车里不动,就严厉地让他们下车肃立。他说对亡者的哀悼是对生者的尊重。最后,他带领大家高呼:众志成城,勇于胜利,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当看到自发从唐山来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在葛昌秋的建议下,唐山的志愿者还成立了临时的指挥部,使自发到抗震一线的志愿者有了组织,形成一种凝聚力,更有力有序地在前线开展工作,并向市委和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汇报。他还抓时间安排他们的食宿,解决困难。那时,一有事儿,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说:“找葛记者。”在灾区的十几天中,他不仅拍照,帮助装卸物资,还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协调了不少矛盾。
当看到有些境外人士搜集一些地震实物时,葛昌秋对当地媒体的记者说:“唐山大地震过去30多年了,可是当年那24万遇难者,能够被历史留存下来的实物很少,后人只能记住那样简单的一个数字,正因为唐山大地震后未能及时存留民间实物,成为永久的遗憾。”葛昌秋郑重地说,“如果有可能,应该尽最大努力永久保留这次地震遇难者的遗物,如照片、书信、证书、日记等,用最鲜活的实物留存方式永久地纪念他们,以便为下一步设立地震纪念馆提供原始材料和档案。”这样的建议被当地媒体发出后,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
作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葛昌秋多年来致力于地震史料的研究和灾难报道,被称为“地震史专家”。早在1999年,他就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建设世界地震博物馆的建议,被国内外媒体关注,全国两会有了议案、提案。
“‘这儿还有一个活的!’在十几天的采访中,这是最让我感动的话。”说到这里,葛昌秋的声音有些哽咽,“那是被废墟压了65个小时后被发现的生命啊!”在北川中学,高二(5)班的学生吴奇被救出,葛昌秋毫不犹豫地跑了过去,用镜头记录下了整个救人的过程,吴奇深情地望着解放军,他把这张照片起名《注视》。他的注视将笼罩整个世界,他的注视将穿越这个民族的漫长行程。
葛昌秋回来后写了一篇《记忆的分量》:“记忆有分量吗?从地震灾区回来,我反复思考,常常自问。在灾区的18天里,我听到、看到、感悟到的以及记录的人、事和场景不少,存留的记忆很多,有惨烈的,有痛苦的,有感人的,有悲壮的……灾难是一面镜子,能映照出人的境界,人的追求,人的价值。疾风知劲草,大难见本色。应该说,有些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尘埃般随风而逝,而沉淀珍藏下来的,必成为人生财富,相伴终生,甚至留给后人,留给历史。这种记忆有价值,可传承,有分量,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