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闲居琐记 §说衣

报载,香港回归后,港人的衣着有变化。有“服装风向标”之称的白领小姐们,忽然热爱起旗袍、对襟小袄来。

有关方面(忘记了是哪方面)还建议:每年七月一日纪念回归,靓姐们都该换上民族服装以示庆祝!而仅仅数年前,我在香港穿中式便服参加社交,还有人写文章嘲笑。更早几年,穿中式服装说华语在香港就要被视为三等公民。

我认为:“衣、食、住、行”,中国人把“衣”放在首位确实有学问。食、住、行,所有动物都能办到,唯独“衣”是人的专利!

猴子、猩猩、类人猿,不管形象、智力跟人类靠得多近,不懂穿衣服就算不得人。

人一生下来就要往身上包块布,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包越多,越包越复杂。最后使质地、颜色、款式、穿法都成了密码,叫人看一眼就知道来自哪个民族,有没有文化教养,是头面人士还是平头百姓。

服装除保温、遮体之外还是传达信息的工具,因此也带来副作用,就是千人一色,真假难分。

建国前革命队伍实行供给制,男的发中山装,女的给列宁服,本为了节俭实用,谈不上时装效应。随着全国解放,老干部穿着它进了城,它成了革命者紧跟时代的标志。人们由尊敬而羡慕,由羡慕而模仿。转眼间全国一片灰蓝色,中山装列宁服独领风骚十六年。

到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小将看到挨斗的走资派都穿这个;而最最最革命的女旗手却披件军大衣,马上模仿,弃灰从黄。

改革开放之后,西风东渐,中国大地成了西装最大的消费市场。我曾见一个摊煎饼的伙计,工作时间穿西装,嫌它不利索,还特别拿条腰带把腰系上……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能够“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我赞成讲究新潮,追求时髦。西方有人总不怀好意的说我们缺少自由,却不说他们连穿西装都有种种清规戒律:

白天晚上要有别、休闲工作要分开、衬衫跟西装配套、领带与衬衫和谐、手帕须与领带一致……去你的吧!我们就不听这一套,想怎么穿就怎么穿,看看谁自由!

我很少穿西装,因我算是“外事干部”,搞外事的要求穿戴合规范、讲礼仪,如果穿西装要遵守西方的规矩,那么穿华服可以依照中国标准:中式小褂、圆口布鞋。

每次出国,我的打扮总得到洋朋友赞扬。有位日本朋友还要拿数千美元一套的西装来换我那二百元人民币一身的中国短打!他说这衣服代表东方人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