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七零漂亮军嫂:炮灰假千金撕疯了 正文 第13章 全都给他算好了

再次睁眼,苏佩兰惊喜的发现,她重生了,回到了自己的18岁!

搞到介绍信,偷到路费,之后一路朝西南进发,来到首都。

苏佩兰终于赶在苏凌月和她上辈子的老公结婚前,把身份换了回来!

苏凌月上辈子的老公很好,改开前就和苏家门当户对,之后更是下海经商,成了八四派企业家的领军人物!

苏佩兰上辈子死的时候,听说她男人的资产都上百亿了,以至于那时苏凌月过的日子,苏家人拍马都不及。

不过嘛,这辈子可不会这么发展了。

“苏凌月,你老公很好,但这辈子是我的了!”

她也要像苏凌月那样和对方生聪明儿子,不止一个,要生好几个!

苏凌月上辈子拥有的一切都是她的,本来也应该是她的!

等苏凌月回笼觉睡醒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了。

她先进空间观察了一下,发现浇过泉水的种子都还活得好好的,而且大多都已经发芽了。苏凌月把种子一部分撒进地里,另一部分则挖了浅坑才种下去。

接着,她去厨房把老式铝制烧水壶拿回来,接了些泉水,去厨房烧水喝。

这时候苏家安安静静的,连苏佩兰的房间也没有响声,估计都出门办事去了。

等换好衣服出来,苏凌月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早上9点了。她昨天很早就睡了,去掉凌晨偷听那段时间,睡眠时间也是很足的。

再加上喝了点泉水兑的凉白开,苏凌月感觉现在精神好了很多,至少没有走几步就喘的感觉了。

壁橱之类的照例是锁上了的,不过饭罩下留了两个馒头,应该是给她当早饭的,怕她没东西吃,又闹事。

看来她昨天发疯,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苏凌月简单洗漱完,就着泉水把两个馒头吃干净了,连掉在茶缸里的沫儿都没放过。

吃完饭,苏凌月感觉身体一下有力气许多。

然而坐着消化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坏啦,凌晨的时候脑子不清楚,她一下都没意识到,苏文元要是去给苏佩兰迁户口,那可是会把户口本拿走的!

“不对不对,还没坏,这年头的旅行可没法说走就走。苏文元要去迁户口,还得先从李丽春那边接任务、领户口本,然后去街道办开介绍信,再去派出所开个户籍证明之类的东西,这些都弄完才能买到火车票。”

苏佩兰是东北口音,东三省离首都有一定距离。这样的话,苏文元去那里可就是出远门了,出发前肯定得备好足额的全国粮票。

另外,他昨晚上不一定就把孙白芍哄好了。这年头通讯不便,如果没哄好的话,苏文元也不可能把结婚对象晾着,自己一声不吭就走了。

孙白芍昨天说要来探望自己,苏文元白天请假给家里办事,晚上刚好能回家给李丽春汇报进度,顺带挽回一下在孙白芍面前的形象。

没准那时候他还会把户口本带回来。

苏凌月计算好以后,起身把水壶里的灵泉水全给装走了,又把水壶洗涮了好几次才放回去,接着就出了门。

她找了个远一些的公共电话亭,从传呼员那里打听到了广播站的电话,跟广播站的看门大爷说好,自己得推迟一天,明天才能去办手续,让他帮忙转达一下。

接着又去了趟派出所,核对了一下迁户籍的流程,确认苏文元不需要把户口本带走以后,她便放心往回走了。

返程路上,苏凌月路过了一个医院,这家医院可比她昨天去的诊所规模大多了。

大门外的树荫下,此时站了个老奶奶,老奶奶脚边还放着一个竹筐。

这一幕让她想起了小时候,邻居老奶奶对她说过的话:“以前我们农村人很难,工分难挣,而且每家每户只允许养两只鸡。

凌月,你不知道,那时候我们家那两只鸡可乖了,每天都下蛋。我们家都管它叫鸡屁股银行,攒够了鸡蛋,我们就想办法找人,拿去换点钱。那时候都不能叫卖,得叫换。”

苏凌月当时就好奇的问,“您说的那个是黑市买卖吗?”

邻居老奶奶笑呵呵地说:“可不敢去黑市,投机倒把可是大罪,要是被抓到,买和卖的都要受惩罚。再说那些鸡蛋也不值太多钱,为了卖鸡蛋担那么大风险,不值当。

当时我们村里的人,都是偷偷去市里面那种有妇产科的医院,孕妇生小孩坐月子,需要补充一点营养。

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找到精准客户了。鸡蛋和鱼都是不愁卖的,只要拿个筐子等在门口,等着人来搭讪就行了。

要是问起来就说是给自家亲戚送吃的,不知道对方在哪个病房,所以说好了在医院门口碰头。”

苏凌月有点怀疑,自己撞见的这个有点警惕的老奶奶,可能也是来卖东西的。

苏凌月有点高兴。她是个现代人啊,穿过来到现在,一共就吃了三个馒头,外加一碗很咸的面条,这像话吗?以前勤工俭学的时候都没这么惨过。

快让她看看,能买到点什么补补?

苏凌月神态自然地走到老奶奶身边,轻声跟她搭讪说:“奶奶,是换东西的嘛?”

老奶奶看苏凌月长得皮包骨,手上还有挂吊瓶后留下的针眼,不像是抓人的,心里稍微放松一点警惕:“是的,你要换吗?”

苏凌月点头:“能换什么?”

“鸡蛋。”

真是鸡蛋!蒸炸煎炒都好吃的鸡蛋!而且这时候的鸡蛋可是土鸡蛋呢,苏凌月想想都觉得哈喇子要流下来了。

“您这儿怎么个换法?”

老奶奶说:“一斤两毛五。”

苏凌月默默心算了下,那差不多就是三到四分钱一个。

苏凌月感觉可以接受,便问:“我买4斤,能送我点添头嘛?”

4斤可是大买卖了,老奶奶想了想,说:“这么多鸡蛋你不好装,我送你个筐,再白饶你一个小点的蛋。”

“行,那谢谢您了。”

老奶奶四处张望了一下,确定没人注意到她们这边,快速的从大竹筐里数出个数,然后用竹编的小筐子装着递给苏凌月。

她们这种情况也不好用称了。苏凌月数了一下个数,一共34枚鸡蛋,估摸着是差不多有4斤的,就快速把钱付给了老奶奶。

老奶奶把钱往兜里一收,动作快得苏凌月都没反应过来:“闺女,路上小心,记得给你嫂子带过去,这东西吃了对下奶挺好的。”

这就是走给亲戚送东西的那部分剧情了,苏凌月接戏:“我知道,谢谢奶奶大老远的过来,我这就给嫂子送回家去。”

老奶奶看见苏凌月这么上道儿,赞许的点点头。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