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厂长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在顾茗这个肥婆身上栽了。
他如今跟着老婆孙香香好着,心中没少埋怨着顾茗,怎么说都是想不到这个肥婆这样不好利用。
明明之前他都是打听到了,肥婆最喜欢男色,绝对会趁机做些什么。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样,对方在他的婚礼上搞事了,狠狠地出丑。
陈厂长原本安排还没有彻底推展开,就被那个肥婆抓着机会反败为胜,就冲这一点,陈厂长就绝对不会叫毒妇接下来的日子好过。
就算是肥婆是沈志洲那个家伙的老婆又怎么样,他早就看沈志洲这人不顺眼了……
“不能吃,我要减肥。”
“可恶,真的好饿啊,为什么我什么都想吃啊。”
顾茗拼命在地上打滚,眼中对食物的贪婪与渴望都快要压制不住。
几乎是一早上,又是太阳公公照屁股,她完全是被咕咕叫着的肚子吵醒的,醒了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想着吃什么。
这可不行。
光是从门缝里飘来的,属于沈志洲特别做的早餐气味,就已经叫顾茗痛不欲生。如果继续放纵食欲,那她还有什么脸面减肥下去。
可恶,别人穿越是在年代文里暴富,自由自在的享受,而她却是在减肥增肥路上一去不复还……
家属楼这边楼层薄,但凡是有较大动静,都是没有办法遮掩住。
也是在此刻,外头传来了一片欢腾笑声,利索干脆的女声也是陆续传来。
“不错嘛,你家姑娘都考上了中专,读的还是那什么师范,以后出来就是老师咯。”
“哪里的话啦,哈哈哈,也是我婆婆指点的好,叫我一定要供着我姑娘,她看出我家几个小子都是没读书的天分,安排着人去当兵,我姑娘倒是更擅长读书。现在倒是好咯,等着毕业出来,就去拿个铁饭碗,以后在学校里找对象也方便。”
“那个,王婶子,你姑娘那高考是咋样的,我也想要知道,回头就介绍给我家姑娘,叫她也是提提神,以后考出个好成绩。”
隔壁屋子的欢声笑语不断。
主要是最近,没少传来好消息,高考成绩陆续出世,叫大家在这样的炎炎夏日里,也像是喝了甘甜的冰棒那样发自肺腑的欢腾与快乐。
高考就是这种普通人家改变人生的方式。
尤其是在这个年代,考上个好大学好专业包分配,这样一来,大家这辈子的饭碗都是有了保证。
原本还在地上挣扎着,为努力忍耐食欲做斗争的顾茗一听,瞳孔骤然一缩,手不由得攥紧。
她努力起身,下意识的全神贯注去听着隔壁动静。
实在是隔壁人家女儿考上了中专事情,太过吸引人注意。
哪怕是能够分到这一层家属楼的,家里人都是属于有点儿门户关系,多少认识那些中专高中大学的,大家还是不可避免的对着高考恢复后的新生活充斥着好奇与期待。
尤其是在领导人那边,在南方谈话过后,又是推动着一些城市展开了特色经济模式,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叫很多人的口袋里有了钱,对生活也是充满了期待。
现在有点儿消息的人,都是知道哪里能够弄钱,市场上活跃了起来,物资逐渐地丰富不说,大家也是对未来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
顾茗强撑着咕咕叫的肚子,起身就翻出了纸笔,迅速写下了自己此刻的感想:高考。
她怎么忘记了,在这个年代,文凭含金量有多高。
尤其是她未来要走的路子,可是属于歧视圈无处不在的类型,甚至是还有xx派系的区别……
“如果我没有记错,我应该考上那个学校,这才可以抓住机会。”脑海里翻涌出来了未来几个会成为知名设计师摇篮,同样的也是给设计师们不少机会的院校。
顾茗激动的心都是滚烫起来,她喃喃着高考,对接下来的生活也是生出了几分期待与热烈。
当即,她咬着牙,简单收拾了一趟刚做好了衣裙,随即就简单收拾自己。
她如今这幅身材是没法马上改了,唯一可以做的,无非就是稍微遮掩住身材劣势。一定草帽,简约大体即可,背着帆布包,是顾茗随手用缝纫机缝制而成。
上头图案简简单单一束花线条,完全是顾茗随手弄的,只是为了给外界遍地可见的做出区别而已。
至于衣裳,大致上是选择适合她这个肤色,又能够遮掩住身材劣势的。
等将一切收拾好,顾茗带着东西就要出门,假装没有看见桌面上沈志洲准备好了的丰盛早餐。
早餐,拉到去吧!她要减肥,谁也没有办法阻拦住她。
关上了门,顾茗就路过了隔壁屋,如今那边很是热闹,又是一番寒暄与客套,顾茗印象里原主就跟他们关系很不好,各种关系导致的。
如今她也不打算自讨没趣,索性快步走过门口,无比明确的下楼,朝着县城里的新华书店方向走去。
几乎是她前脚刚从门口路过,隔壁屋,王家客人们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压低声音就打趣道:
“不是吧,沈主任的媳妇居然这个点才起来,啧啧啧,懒死了。换做是乡下,早就是被婆婆打得回娘家了。”
“你们这话说了也没有用,那沈主任可惯着他媳妇了。我可是记得清楚,他昨天可是特别花了两张粮票,给媳妇带回来那鱼尾,全部给她一个人吃了。”
“你们说,沈主任这是怎么了,居然会跟这样的女人结婚……哎,要不是说清楚了,沈主任媳妇之前闹了厂长婚礼,那是因为厂长索要好处,而不是惦记着厂长的话,我都想要叫主任离婚了。”
“诶,说到了厂长,他索要冰箱事情真的假的啊,我家姑娘可是知道冰箱后都要吓傻了,那东西太贵了,上千块钱呢……”
这年头的大件都是耗钱的厉害。
尤其是在不需要各种粮票工业票限制之后,属于这类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哪怕是像他们这类有着所谓铁饭碗的工人家属也是吃不消,两口子都是工人,一个月工资虽然不少,饶是如此,还是会很费力,更别说买什么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