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是古德们的行谊,其次,谈论我们应有的修持态度。
一、在观念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在我个人修行或教学的体验中,我认为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一切修行或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的观念,好比八正道中的正见,如果观念不正,则无论信仰、求法,甚至做人处事,都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认为学佛修持,必须先具备四种观念:
(一)佛教重于寺庙
当今不少佛教徒只知道护持师父,不知道护持教团、护持佛教。出家僧众只知为寺院辛劳,但不知为佛教奉献。佛教与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到处的寺院都有办法,就是佛教会没有办法。
有一些寺院,非但对佛教提不出贡献,反而成为复兴佛教的累赘。寺院是靠佛教而存在,但现代的佛教却不能因寺院而兴隆。所以我们应该先建立佛教比寺院重要的观念。
(二)大众重于自己
佛教是一个重视大众的宗教,佛陀也常说大众所在才是佛陀慧命之所在。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国。所谓“要成佛道,先结人缘”。这说明了佛教对大众福利的重视;不重视大众,一切就都不是佛法了。
中国大陆上的丛林选任住持时,第一个条件是看他有没有供养心,有供养心的人,才会注意大众的利益。遗憾的是许多佛教徒,只知道自己的拥有,不知道全佛教的前途。所以学佛修持,应先具有的观念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寺院第二。
(三)护法重于护人
今日佛教,护法的人少,护师的人多;护佛的人少,护神的人多;护教的人少,护人的人多;护道的人少,护情的人多。到处都以人为中心,不以法为中心。佛法需要的,不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师父需要的,信徒争先恐后地护持。遗憾的是有些法师不推动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等事业,只看中自己寺院的利益,甚至只顾个人的利益。佛教的四依:“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其中依法不依人,更是佛教徒在观念上首先应该建立的修持态度。
(四)退让重于争取
佛法告诉我们凡事要忍辱,名利之前要退让三分,不幸的是许多人没有学到佛法的退让,仍然一如世法的争取,甚至为了争权夺利,不惜公堂相见。
有一首偈语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低了头,就能看见水中天;退了步,就能把秧插满田,这实在是耐人寻味的话。
二、在生活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我们不能以物质生活为满足,要进一步探究精神的生活;不能以世乐为乐,应一心以佛法为乐。在生活上,我提出四点应有的修持态度:
(一)精神重于物质
佛教并非不重视衣食住行,生活离不开物质,但是完全生活在物质里,就会被物质所囚,所以我们要扩大精神领域,才能超越物质的生活。
后唐的全付禅师,力辞朝廷颁赐的袈裟,使臣奉命再往,他仍推辞说:“吾非饰让也,恐后人效吾而逞欲也。”佛教中的大德,精神世界富有了,就不再介意外境物质的有无。像希迁禅师以石头为家、大梅禅师以松子为食、高峰禅师冬夏一衲、大随禅师八十行脚……这些大德不管肉体上怎么困苦,物质上如何贫乏,他们仍然坚持精神胜过一切,这就是学佛修持的受用。
(二)修行重于言说
中国自明清以来,佛教徒大都非常理解佛法,善于谈玄说妙,讲说佛法头头是道。遗憾的是少有实证的功夫,一个对于宗教没有实际体验的人,其言行难免会走样。比方说念佛,曾有过一心不乱的境界?参禅,曾有过心境合一的时际?礼拜,感到庄严的人格升华?诵经,对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除了这些形式的修持,对横逆境界有大忍耐,不生退心?对芸芸众生,能慈悲喜舍,毫不悭吝?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贪念?在气恨之时,能去除瞋心?
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佛法不是哲学,只供我们谈论,主要是在生活上表现佛法的行持;这些行持是不在言说之间的。
(三)不变重于随缘
佛教里常听到两句话:“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变宗旨而能随缘行道,随缘生活而能不变所宗,这是很好的修行。但是,不变的人养成墨守成规,增加我执法执,反而成为佛法复兴的障碍;随缘的人有了这美好的随缘借口,甚至坏事做尽,也说是随缘。如果随缘俗化,随缘堕落,不如还是坚持佛法的戒律,不变为好。
千余年来,佛法太随顺世间,太肯随缘,到今日已成为社会化的佛法;我们希望的是用佛法化导社会,不可为社会所化。佛法中做人的基本五戒是不变的,四谛十二因缘是不变的,菩萨道的六度是不变的,慈悲心、菩提心是不变的。变,是把坏的变为好的,不是把好的变为坏的。佛教徒主要的课题,是把佛教的本来精神、本来面目,实现在人间社会,千万不可忘记自己的立场,一味地随缘;在随缘中要不变所宗才是最重要的。
(四)法乐重于世乐
信佛学佛,不是为了受苦而来,是为了追寻快乐而来。有些人以为信佛学佛以后,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五欲不可贪,六尘不可染,进一步还要行布施,学忍辱。其实佛法不是叫我们不要快乐,佛法是重法乐不重世乐,世间欲乐不去一分,佛法法乐就不能增加一分。世乐是短暂的,污染的,信佛学佛的人不知体证法乐,不知从慈悲布施、忍辱行道,以及各种修持法门中体证快乐,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在僧团里,许多出家学道的人,远离故乡,抛弃亲人,过着简单的云水或茅蓬的生活,他们正是“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不能获得法乐,仍然喜欢世乐的人,在佛法里是不容易生根成长的。
三、在世法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人生于世间,不能离开世法,佛法也不能离开世间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那么,在世法里我们应抱持何种的修持态度呢?以下兹提出四点略作说明:
(一)法情重于人情
世法依人情,佛法则不依人情。因为超脱了人情人性,才能有道情佛性。
一位有钱有势的“护师”信徒,想要扶乩跳童,问他的皈依师父:“师父,我能扶乩吗?”
师父迎合说:“能扶!能扶!”
另一个问:“师父,我生性欢喜吃牛肉、羊肉,可以吗?”
师父也说:“可以,可以方便!”
“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作人情”,宁可穷死、饿死,宁可不建寺院,没有信徒,也不可说出违背佛法的话,做出违背佛法的事。
唐朝的从谏大师,中年出家后就从未回家,过去俗家的孩子长大了,非常思念父亲,希望能见父亲一面,经过多方打听,知道父亲驻锡处,不远千里跋涉,终于找到那所寺院。他从小离开父亲,不知父亲的样子,刚巧一个大和尚开门出来,他问道:“请问大德,从谏师父在吗?”
“你找他做什么?”
“他是我的父亲……”
从谏大师用手一指东边说:“在那边!”
孩子走后,从谏大师把门一关再也不开了。学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里周旋,就会离道很远,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重,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
(二)清淡重于攀缘
人情很浓,修道很淡。学佛修行的人,入门后首先要学习过清淡的生活。
物质生活缺乏,不用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寻找比物质更宝贵的东西;人情生活缺乏,不用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寻找比人情更重要的法情。
不能安于清淡,就不能与佛法相应。大乘佛法里虽有多彩多姿的丰富内容,例如菩萨戴的是宝冠,挂的是璎珞,甚至佛界如琉璃世界、极乐世界都是那么富有,那么堂皇,但是那一切仍是从清淡中去庄严的。
(三)化他重于被化
出家弟子要化他,在家弟子也要化他。一般佛教徒度众的热忱,总不如其他的外教。有一些佛弟子热心化他,但由于自己所信所修不够,不但不能化他,反而被他化去了。所以,本身必须具足信心、定力、辩才、慧解等资粮,才有度化他人的力量。
(四)有道重于有财
依世法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钱,但在佛法上,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道。究竟是财重要还是道重要?从人间立场来讲,财也重要,道也重要。佛教如果没有净财,怎么养众和度众?怎么兴教立业?大众如果没有道行,怎么安身立命?怎么超然解脱?可见财和道都重要,不过比较起来,我们学佛修持,仍然是有道重于有财。
一般而言,赚钱的人多,办道的人少,因为在现实的生活里,钱比较重要。但是水、火、盗贼、贪官污吏、不肖子孙等五家共有的钱财,就算拥有它,也是烦恼重重,危险不已。而且,财有用完的时候,道是受用不尽的。
四、在义理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我们修持应依法而修,圣言量是我们修行的准则,学佛修行必先通达佛法的基本义理,如有佛法义理作为依据,则所修所行必定不会有什么差错。对于无边的佛法义理,我们应采取什么修持态度呢?兹分四点说明:
(一)融通重于宗派
佛教里有主张专宗修行一门深入的,专宗修行不错,但不能有宗派的争执。不管学禅宗、净土宗或天台宗,所修所学的都是佛法,不要互相非难,应互相尊敬,彼此融通。
有个笑话说,有一位师父两腿患了风湿病,由两个徒弟轮流按摩,大徒弟按摩左腿,小徒弟按摩右腿,每次轮到师兄按摩时,师父就赞美师弟的按摩技术,轮到师弟按摩时,师父又说师兄按摩得怎么好,师兄弟二人每次听了都满肚子不高兴。有一天机会来了,师兄趁师弟外出,就把他按摩的右腿打断,让他回来按摩不到,师父也不会称赞他了;师弟回来一看自己按摩的师父右腿没有了,心想一定是师兄搞的鬼,便把他按摩的左腿也打断。两个徒弟为了互相嫉妒,逞一时之气,师父的两条腿没有了,被害的不是徒弟而是师父呢!
如同修学禅宗的批评念佛的人靠他力没有出息,修学净土宗的人又讥嘲参禅的会走火入魔,各宗派为了自己的教派而歧视别人,损失的还是佛教。
(二)实证重于慧解
修学佛法需要慧解;不重慧解,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实证上没有功夫,慧解也只是知识,和研究哲学差不多,不能获得宗教里的真正利益。
发心修持佛教,必须在生活里受用、实践。例如嘴边常赞美别人,是奉行佛法的言语布施;常体会人我之间的因缘关系,就能悟出众生原是一体不可分的;勤劳服务,看起来是为别人,其实是为自己;感恩恭敬,看起来是对他人,其实受益的是自己。
学佛的人能够行解并重最好,否则做个老实修行的人也不错,千万不可只有世智辩聪,于己无益,对别人也没有帮助。
(三)信仰重于怀疑
佛法有时候从信仰入门,有时候也从怀疑入门。禅宗教育初学者,常常教他们要提起疑情,佛法是不怕怀疑的,但是,如《华严经》所言:“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在信仰上培养绝对的肯定,才是契入佛门之道。
佛陀的智慧深广无边,一般浅知浅学的凡夫,对深广无边的佛法都能完全信受奉行,自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信仰而不怀疑,肯定一切而不否定一切,这是对佛法义理应有的态度。
(四)普遍重于神圣
许多人在有意无意间常把佛法义理神秘化,例如孕妇不能诵《金刚经》;家中有死人或女人生产,需将佛像经书遮盖起来。甚至有些寺庙,请购了《大藏经》,将之束之高阁,说是供养不是给人阅读的;佛经太神格化了,这是佛法不能普及的原因。
经典的神圣在于其义理、内涵,非文字本身,借由经书文字而将佛法普遍弘传,深入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古德的清高朴素、忍让、处世、忠孝等各种行谊,可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明了在观念、生活,及世法、义理上应建立的修持态度,使我们在实践时不致走偏。如此的见贤思齐、解行并重,相信定能安然无碍地进趋佛道。
1976年11月讲于台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