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是智慧的背景,又是生命的埋葬者。
但是,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在寻找一个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富裕的生活。农民没有致富的门路,所有谈富裕的话题无异于画饼充饥。时间匆匆流过,李家庚拼命寻找的东西还是找到了。
养猪能够致富!这普通的道理重新被李家庚提起。英武山人还是疑惑的,农村养猪是太平常的事情,一点儿不陌生、不新奇。不仅偏僻的英武山人怀疑,就连石门寨镇的人都含糊了,迟迟无人行动。李家庚的这个念头起源于县里的“三线富民政策”,养猪是其中的“一线”。这一线要是败了,那另外“两线”几乎就成为了泡影。李家庚深知这个问题的严峻性。
连续召开了几个会议,经过一阵的嚷嚷,曾经热闹和嘈杂的英武山,又安静下来了。李家庚最懂农民的心,庄稼人穷怕了,所以在没有见到曙光之前,他们每迈出一步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
愚蠢的人的典型表现就是坐失良机。李家庚是聪明人,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自家带头养猪。这么一个重大问题,依旧要在家庭会议上审议。头一次会议没有通过,李国和老人担心赔钱。李家庚耐心说服老人,等到第二次家庭会议上,李国和老爸以及老妈、妻子都没反对。李国和老爸对儿子说:“我看出你难哪。你是支书,你要是不带头养猪,村里谁敢养啊?说多少也是空话。你让咱家养猪不在乎自家能挣多少钱,而是想带个头。我估算了一下,照你说的规模养猪,一次就得投资七八万块钱,这些钱你老爸还拿得出来。夜长梦多,咱说干就干吧!”李家庚笑着说:“老爸,咱家那点儿地都要退耕还林了,我看您闲着也没个啥事,这一养猪,也给您来个下岗再就业!”李国和老人被儿子的话逗乐了:“我都啥岁数的人了,还再就业?”妻子王玉婷也笑了,她在一旁搭腔说:“爸,养猪是个挺累挺脏的活儿,我在学校里又帮不上啥忙,您可得悠着点儿劲哪!我们全家不能都被他折腾稀了!”李国和老人淡淡地一笑,说:“还是儿媳妇疼我,谁让我碰上这么个一根筋的儿子呢!”王玉婷把脸转向李家庚,脸上充满温情:“家庚,爸说得对,家里人都支持你,只要你高兴了,我们全家就都高兴啦!只是别累着你呀!”李家庚感动地说:“放心吧,我的身体越来越硬棒了。有你们给我做后盾,我心里高兴啊!”他深情地望着妻子王玉婷。柔和的月光对女人是一种衬托,他觉得妻子今天特别美丽,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英武山没有哪个女人能承受她这样的压力。尽管这样,妻子总是安慰他,体贴他,在生活上照顾他。有这样的女人陪伴着他,李家庚还有啥不知足的呢?
李家庚心里热乎乎的。他想,我李家庚患了癌症,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可是,看看亲人的笑脸,看看英武山的变化,他又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在这个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就像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像,杂乱地搅在了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进来,映照着他坚毅而充满忧思的脸庞,使他的心胸也像月光一样明亮。
第二天,李家庚和李国和老人一起为猪场选址。地址选好了,请施工队建了两排猪舍,支委李家红会电工,他给通上了电。李家红过来帮忙安电的时候,他也在观看,如果李家庚养猪成功了,他也想投资建一个猪场,李家庚看出了李家红的心思。尽管是想带个头,李家庚上马猪场也是极为慎重的。他到北京、天津、东北等地考察养猪业的前景和效益。有一次,镇委李家纯书记还陪同他到唐山玉田,考察了“双汇”火腿肠分厂。在那里,李家庚得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信息:猪肉行情还会再涨!回来以后,李家庚就开始选猪型了。李家庚打听到唐山滦县有一个地方有好猪崽,就去那里买来了几十头。当一头头猪崽欢蹦乱跳地奔跑在猪场的时候,李家庚就选定了一个开张的日子。
猪场开张那天上午,在人们的注视下,李家庚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一挂响鞭,无异于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鞭炮噼里啪啦响彻英武山的上空!这一串串的鞭炮声在小小英武山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呀!因为是探索,它在英武山的深远意义现在还不能全部估价!
起初就给李家庚当头一棒!一个早上,李国和老人照常来到猪场喂猪,可是一个令人惊颤的场面出现了:白花花的小猪崽死了一片。细一数,有二十九头之多。“妈呀!这是咋回事呢?”李国和老人顿觉喉咙被阻塞了,双腿一软,塌了身架。
李家庚接到电话的时候,正下着秋雨,秋雨给山村增加了沉闷的气氛。他愣了半天没说话,立即开车去镇里接来了兽医。兽医诊断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李家庚买的猪崽里有病猪崽,病猪到了新的地方,水土不服,病情就会加剧,很容易死亡。
恐怖的传说风一样刮开去,刮到英武山每个庄稼院里,刮到每一个等待养猪的人心里,甚至刮到镇里去了!
李家庚心里责备滦县猪场,同时也责怪自己没有经验,但还是要面对现实。好在不是猪瘟,如果带来了猪瘟,那就会给英武山的养猪事业带来灭顶之灾!本来,他马上要把猪场的规模扩大到二百头,可是,这样的打击使他犹豫了,也使李国和老人退却了!
这一夜,李家庚彻夜难眠。人嘛,是药店里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得尝点儿。开张之初,李家庚就曾经跟老爸李国和商量,要聘请一个懂养猪技术的技术员来,可老人不同意,说养猪刚刚起步,那样花销太大。如今搞养殖,要有眼光、有胆识,更要懂技术。像老农民那么狭隘、固执,将来会吃亏的。当时买一头猪崽是四百块钱,算起来,这二十多头要有一万多块钱的损失。李家庚压力最大的还不是这些,主要是社会影响。当时,他这是全镇第一家大规模的养猪场,全英武山的几百双眼睛都盯着他呢,不,全石门寨镇的领导都盯着他。他养猪的成败,直接关系着英武山和石门寨镇养猪事业的未来。
到了后半夜了,李家庚还是合不住眼,王玉婷就跟他说话。当然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安慰话,李家庚望着王玉婷说:“你睡吧,明天你还要给孩子们上课呢,我这里死几个猪崽不算啥,我能想得通。”
王玉婷瞪了他一眼:“想得通,咋还不睡觉?”
李家庚自从有病以后,常常失眠,即使睡着也不能进入深度睡眠。医生让他每天睡一点儿午觉,可是他不敢睡,一旦睡了,夜晚就很难过了。
“你是不是心疼钱哪?你是不是兜里没钱了呀?”王玉婷又轻轻地问。
李家庚苦笑一声,说:“是啊,谁不心疼钱哪?二十多头猪,万把块钱呢。还有,我兜里的钱请兽医花光了,还有汽车加油——”
王玉婷想了想,说:“你把我的工资开了吧。”
李家庚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其实,就是王玉婷不说,李家庚也要把她的工资支出来的。自从李家庚当了村支书,王玉婷就再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工资。李家庚为村里跑事情,汽车加油、修车、请人吃饭,花的都是自家的钱,村里哪有钱哪?
这个时候,李家庚听见对面屋有开门的声音。他在被窝儿里轻轻抬起头,支棱着耳朵听了一阵,这下听确切了,是有人轻轻走进了院子。难道来贼了吗?
他趁妻子睡着的时候,悄悄溜下炕,穿上衣裳走了出去。月亮被云遮住了,夜空呈现灰蒙蒙的模样。他在院里警觉地转了转,没有发现什么贼。但是,他发现门开过,可能是老爸李国和出去了。
李家庚跟着出去了。到了养猪场,尽管有猪们的哼哼声,但是仍能听见老爸李国和在跟猪说话。老人没有发现李家庚的到来,把猪食一勺一勺舀进猪食槽子,仍然喃喃地说:“吃吧,吃吧,你们有的伴儿死了,你们可得给我好好活着,英武山可指望你们呢!我老头子没亏待过你们吧?我管你们叫爷,还不行吗?你们可得给我好好活着,不然,我儿子的命就让你们给糟蹋了!”
李家庚透过月光看见苍老的父亲,鼻子一酸,眼窝里潮潮的,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了过去。也许是什么声响惊动了老爸,李国和吓了一跳。李家庚轻轻咳了一声。
李国和望见儿子来了,便蹲地上淌起了眼泪。
李家庚蹲在老爸身边,说:“老爸,猪死了,我知道您心里难过。可是,您也别太往心里去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会找出经验的!”
李国和老人还是不作声。猪死了,这个事件给李国和老人心里投下的阴影却留了下来,也许,将长久地困扰他的生活。
李家庚继续劝着老爸:“我已经跟滦县方面联系了,再进猪崽的时候,找个懂行的人跟着去!”
李国和终于开口了:“我的冤家呀,这不刚死了猪吗,你就先缓缓再说吧,你非要碰个头破血流才回头吗?”
李家庚怔了一会儿,感觉到了黑夜的沉重,仿佛全部夜的分量都压在了他瘦弱的肩上。此刻,他心里有些动摇了。死猪那天,他想起了自己卖石头赔钱的事,原因就是不懂石头行情。实际上,他对养猪也是非常陌生的,而他的强项是开饭店。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扬长避短。再寻别的门路吗?养鸡行吗?不,养鸡更怕禽流感。随着死猪事件的发生,这种想法就越来越强烈了。他意识到,要转向就赶紧转向,要不就可能丧失机会和勇气。乱想一气,最后还是回到养猪上来了。“三线富民政策”是经过县委检验的,有些地方已经成功。眼下全村的老百姓都盯着自己呢,必须再进猪崽子,用自家的风险和勇气换来乡亲们的热情。他对李国和老爸说:“爸,不管咋样,必须进猪崽,还要多进,不能等啦!”
李国和老人瞪了他一眼:“看把你能的!”
李家庚望了望天,看了看手表,说:“爸,刚3点钟,快回去再睡一会儿吧。”
李国和老人说:“你回去吧,我想在这儿多待一会儿。”
李国和老人不走,李家庚也不想回去。由于天凉,李国和老人怕李家庚着凉,就慢慢走到了饲料室。人老先从腿上老,李家庚在月光里望着老爸挪动的腿,就能够猜出老爸腿关节筋骨酸疼的毛病又犯了。李家庚和老爸面对面蹲在粉碎机旁,李国和老人轻轻捶打着两只蜷起来的既酸疼又有点儿麻木的腿,时不时地叹上一口气,一边抽烟,一边跟儿子说话。被死猪这事困扰睡不着觉的父子俩,竟然一直待到老爷山那边亮起了鱼肚白——
消息也不知是怎么传出去的,镇党委李家纯书记和周镇长都过问这件事了。李家庚说清情况,镇党委李家纯书记鼓励他说:“家庚啊,别灰心,万事开头难。这回赶上病猪崽,你就认倒霉吧。继续闯下去,你会成功的!”
李家庚听了李家纯书记的话,非常受鼓舞。
当晚,李家庚又召开家庭会议。所谓的家庭会议,就是李家的男人会议。母亲和妻子都是随声附和的角色。李家庚重新把自家养猪与全村的利益关系摆了一遍。
李国和老人记得,李家庚为了激发乡亲们的养猪热情,想过多少法子呀,儿子拖着个病身子先后四次带领英武山的党员、群众二百多人次到潘官营、都寨、户远寨等地方参观学习。望着人家猪圈里肥肥的猪,望着人家用猪换来的呱呱响的票子,大家热情高涨,摩拳擦掌,吵吵着回家养猪。可是,过了几天热乎劲儿,人们就像豆干饭——闷起来了,甚至找借口说:“人家富裕地方能办的事儿,咱这穷地方不行,还是等等再说吧!”李家庚听后失望地想,英武山人的心情他理解,咱这穷山沟,穷怕了,农民还没有借钱生财的意识,他们靠种地或是外出打工,一年下来,收入还不够缴电费的,乡亲们不敢拿这点儿血汗钱来赔呀!
李家庚对李国和老人说:“养猪的事情总得有人先杀出一条路来。我是党员,我是支书,我不带头谁带头?”李国和老人终究没能说服李家庚,答应再进一百多头猪崽子。
李家庚从石门寨镇上聘请了一位兽医,专门给他管理猪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以后,李家庚养猪成功了!到了6月份,赶上了生猪价格上涨,李家庚家的肥猪全部出栏,二百头猪获利三万元。这在英武山和石门寨镇都产生了轰动效应。
交猪的那一天,李国和老人这才揩掉含在皱纹里的泪水,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