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心灵之旅 §讲讲自己的故事

那年,我的大女儿进入初三。我想,她正在长大,应该知道一点她父亲的故事了。于是,就把载有我应约写的关于自己故事的一个刊物递到女儿手上,说:“今天是周末,读读爸爸的故事,愿意吗?”

读完了,女儿在交给我的时候,里面夹着一封信,上面是女儿的读后感:

“爸爸,您的拼搏之路实在太艰难了……您的这些艰难困苦,我能理解……我替您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爸爸,您为我们增了光,我不会给您丢脸的,您放心吧!爸爸,您没空陪我们玩,您为研究写作和我争一个书桌……这一切我都不怪您。因为您太忙了,因为您为了事业。您不是一个坏爸爸,您是我们的好爸爸。我一定像您那样努力拼搏……”

这是我家庭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一次,面对一个男孩我讲述着一位父亲的故事。

这位父亲也有过学生时代,但那是一个非常的时代。那时候上中学不是凭成绩,而是凭成绩以外的东西。因为家庭出身,他没能走进中学校门。为此他不止一次禁不住偷偷泪洒衣襟。他说:我是多么想读书,多么想走进中学校门啊!我敢说学习是优秀的,是刻苦的,可是……

后来,这位父亲在农村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代。他奋斗,他吃了不少的苦也不退却。但是,在那个时代,他只能娶一个残疾姑娘为妻。成家了,他顽强地挑起生活这副重担。艰难的岁月里,他的家比别人又多了几分艰难。为了孩子能读书成人,他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心甘情愿。孩子该读初中了,又勾起了他当年的中学梦。于是,节衣缩食,尽其所有,让孩子报名考入了重点校。他宁可自己衣衫陈旧,也要让孩子穿好吃好,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中学时代……

“当我听这位父亲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我眼圈红红的,因为我看到这位父亲眼中的泪花闪动。”我对那男孩说,“这是一位很平凡又很伟大的父亲,为了肩上的责任,他勤奋,他刻苦,他拼搏。可是,他的孩子走进中学校门后,此刻却不思进取,跟一些人比吃,比穿,比玩,糟蹋着父亲的血汗……”

这时,那男孩已经泣不成声了——隐约间他听出这就是自己父亲的故事,父亲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从此,他拼搏前进了。

这是我工作中的一个片段。

我们教育孩子,总是愿意援引别人的美德善行以为榜样。这榜样,有的来自古代,那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渊源;有的来自前人,前人伟大的精神,催绽孩子心中美的萌芽;有的来自国外,异国优秀的文化使孩子的人格更完美。这都是好的榜样。但是,当我们心怀崇敬寻遍人间的时候,却常常忘了我们为人父母者自己的故事中,也有那么多孩子可以效法的榜样。

我们应该跟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

不错,为人父母者并非都是贤哲伟人,多是凡夫俗子,并非都是功绩赫赫,多是默默生活。而凡夫俗子人生路上星星点点的花朵,在孩子面前重新抬起时,孩子也会从中看到一个崭新的父母向他们走来。

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禁锢,我们不习惯于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由于现代生活的影响如视听信息等等,又拉大了我们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因而,跟孩子讲自己的故事,就更为必要了。

于是,我常有意地跟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也常建议一些来访的家长朋友跟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

父母跟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这故事有特殊的好处。一是最易接受。父母的凡夫俗子式的故事有一种平凡的美,它离孩子是那么近,最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灵。二是最富亲情。父母夕拾朝花,给家庭带来春光,亲子之间会溶入一种无可比拟的亲切氛围之中,情也浓浓,意也浓浓,是最好的情感的融汇与共鸣。三是最好激励。父母的故事最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父母的故事最好让孩子感悟亲情无限,于是,也就最好成为一种激励,化为一种力量。

跟孩子讲讲您自己的故事吧。这也是您为孩子长大成人提供的一种营养。

1998年7月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