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有爱,就有生命 世界观

儒家以世界大同为天下升平和乐的期望,***先生也以“天下为公”做为他草创民国的理想。佛教则以四生九有、法界平等的“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理念,建设人间净土。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佛光学的发展与方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传统的兼爱思想,而佛教除了对人权的维护,更进一步,重视“生权”的平等。此为“众生皆有佛性”、“汝是未来佛”,恭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权利。由于佛教提倡生权的平等,自然跨越国界的藩篱,而能天下一家;泯除同异的分歧,而能人我一如。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佛光学的发展与方向》

《阿弥陀经》里提到,众生“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彼此结缘,彼此赞美,就是充满了国际观。《弥勒菩萨上生经》、《弥勒菩萨下生经》中,弥勒菩萨不但与地球上的人类有来往,甚至天上地下,乃至到三界二十八天、十八层地狱里去度众生。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平等”才能共尊,“和平”才能共荣,今日欲求世界的和平,必先呼吁世人建立平等心,不但大国小国要平等相处,各种族之间要平等相处,尤其要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强尊重弱、以有尊重无、以上尊重下,唯有在平等的观念之下,人人平等共尊,才能进取世界和平。

——《普门学报·佛教对全球问题概观》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彼此尊重、包容、平等、无我、慈悲,这才是民族间、国际间需要的理念。因此,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应以同体共生的地球人自我期许,提倡“生佛平等”、“圣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进而泯除人我界线,打破地域国界,人人具备“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国际宏观,进而以“天下一家”为出发点,让每个人胸怀法界,成为共生的地球人,懂得保护自然,爱惜资源;以“人我一如”的同体观,自觉觉他,升华自我的生命,为自己留下信仰,为众生留下善缘,为社会留下慈悲,为世界留下光明。如此,才能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佛法着重内心的净化,它认清世界不平等的根本,源于人们内在的无明我执,人类贪求权力、名誉的欲望所致;由于贪婪心的占有,彼此就会引起冲突,从而招来不息的斗争。因此,佛教告诉我们要根治世界的乱源,须从人们的心灵净化做起,从众生心中去实现人心的和平,从实践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和平的教义,才能完成世界的真正和平。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由于佛法能不分种族、宗教、国家,因此佛教徒在世界各地都在努力推动净化人心、福利群生的工作,甚至结合各地人士的力量,共同为世界和平、社会福祉而努力,同时更扩大胸襟,包容异己,群策群力,以法界为心,以地球人自居。只要地球上的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都能本着慈悲心,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大家都能做个慈悲的地球人,都能走出国界,自然没有种族的歧视。

——《普门学报·佛教对全球问题概观》

从“缘起”的法则来看,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因相成,众生之间也具有同体共生的关系,因此人类应该摒弃过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概念。大家要发扬互助精神,彼此不要分裂、排挤,让共生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融和共存,都能以共生的理念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让地球成为和平安乐的人间净土,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普门学报·佛教对全球问题概观》

佛光山是宗教团体,我们主张本土化、无国界。我的理念是不分国家大小、种族肤色,在平等下彼此不分大小、上下、强弱,共同来创造人间的和平。我不局限自己要做哪一个国家的人,我是一个“地球人”。

——《星云日记》

尽管外在的花花世界是虚虚假假、争权夺名,只要我们内心的世界无风无浪、无花亦无香,自然会有韩愈所说“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的知足与自在。

——《迷悟之间·花花世界》

所谓“本土化”,包含有:语言本土化,风俗本土化,习惯本土化,教育本土化。本土化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更不是族群的对立,而是放眼国际,展望未来。现代社会由于交通发达,地区与地区之间往来密切,旅游、参访,甚至移民风气普遍频繁。到了一个新地方,想要融入当地生活环境,学习当地的语言、接受当地风俗习惯,就成为必要的条件。

——《星云法语·本土化》

现在是“无国界”的时代,更需要有“天下一家”的恢宏思想。但是有些人经常强调你是南部人、我是北部人、我们是本省人、你们是外省人,这种地域观念,只会造成矛盾和族群排斥的现象,对整体而言并非善事。若能泯除分别,不分彼此,不相阻碍,如重重无碍的灯光,同体共生,社会才会平安和谐。

——《星云法语·健全的思想》

现代的世界由于交通便利、资讯发达,国与国之间的界线,日益淡化,种族与种族之间的距离,渐渐缩小,可说是咫尺天涯,近若比邻,地球村的时代已经来临,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做一个地球人。如何做一个地球人呢?

1.做一个平等的地球人:对于所有人等,能尊重爱护,没有纷争;对于不同种族,能用心平等,没有歧视;对于世界上大小国家,不管是强者或是弱者,能互通往来,没有排挤,体认万法缘生,彼此密切,才能做一个平等的地球人。

2.做一个共生的地球人:每一个人都不能离开别人而存在,都无法离开因缘而独立。我们的衣食住行,随时随地都仰赖着社会大众的供应,生病时有医师疗护,学习技能知识,也要有老师先辈教导。所以,我们要大其心,厚其德,认知大家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彼此互助合作,彼此心怀感恩,才能共生共存。

3.做一个尊重的地球人:地球上的人类,虽然有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的不同,虽然有人种、肤色、性情的不同,但是人格一样,都应该受到尊重。

4.做一个包容的地球人:世界上遍布着众多的不同,举凡生活环境、民情风俗、语言文字、思维模式皆不同,但也因为各种“不同”,而展现世界多彩多姿的风貌。所以,人在思想上要建立包容的观念,才能将自己融入世界里。

——《星云法语·学做地球人》

不杀生而护生,进而倡导生权平等,这是最合乎现代举世所关心的生态保育,也是最积极的重视环保。因此,唯有唤起现代人的共识,大家共同重视生权的提升,共同保护环境生态,才能还给人类一个健康美好的地球与未来。

——《星云法语·本土化》

人,应该扩大自己的领域,扩大自己的世界,全人类应该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地球村”。大家要做一个“地球人”,在地球村里,共同和平生活,彼此携手合作,相互包容。

——《星云法语·地球人》

我们在生活里,把好和坏,分得很清楚,把有和无、生和死也分得很清楚。所谓不二法门的世界,是生死、善恶、因果,都是不二的。现实的世界,“有”的时候很欢喜,“无”的时候很悲伤;但在《维摩经》里的世界,有和无都是一样的,“有”的世界固然很好,“无”的世界更好,因为无可以无限无量。另外,我们认为善的是好,恶的是坏,但是真正有修行的人,善的固然是好,恶的他也当作是一个借镜;所谓逆增上缘,恶人也能是一个善知识。

——《人间佛教系列·缘起与还灭·从现实的世界到理想的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种种改善虽然仅仅踏出自我的一小步,但只要大家肯持之有恒,在教育上,注重大悲力、宽容心的培养;在文化上,推展人我共尊、立场互易的美德;在社会上,发挥万法缘生、一多不异的真理;在处事上,消除我执,携手合作,以期从时间的共荣、空间的共荣,达到人间的共荣,那么,建立平等社会、达到世界和平将是指日可待之事!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今日的社会因为缺少“同体平等”的认知,因此乱象迭起;当前的环境因为没有“共生慈悲”的观念,因此遭到破坏。我们要努力实践同体共生的理念,推动戒烟毒、戒色情、戒暴力、戒偷盗、戒赌博、戒酗酒、戒恶口的新生活七诫运动,净化社会人心。积极响应世界环保运动,不滥伐、不滥垦、不滥杀、不滥建、不滥丢,来挽救我们的地球。

——《当代人心思潮·同体与共生》

两个人在一起,各有我执就不能和平;一个家庭若各有我执,如选举时每个分子所支持的对象不同,就会造成家庭纠纷;社会国家若有太强的理念我执,就无法和平。去除我执,并非无我,而是从小我到大我,从私我到公我。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陀提出:“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主张。由此可以了解到,在佛教教义里,对于不同国家、种族、阶级、性别、年龄的人们,均能赋予尊重,一律平等对待。正因为佛教拥有“人我共尊”的平等特性,心物一体的平等主张,因此,佛法得以迅速风行印度,乃至流传世界,并且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和,彼此尊重。在历史上,唯有佛教在流传的过程中未曾发生过战争流血的冲突。可见“人我共尊”是平等互惠的基石,也是世界和平进步的良方。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我们感谢世间在种族上有黄、白、黑、红多彩多姿的肤色;感谢有一百多个国家可以共同往来,建立美好的友谊;感谢世间上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各种不同的宗教,让众多不同信仰的人们,各有其精神的依托。世界各地依其地理环境,出产不同的金银铜铁,生长不同的花草植物;依个人喜好有酸甜辛辣之味,依个人习惯有面饭饮食。天地间都供应着我们所需,我们怎能不共同建立集体创作的共荣观念?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人间佛教的国际观,就是要打破人我的界限,本着“同体共生”的认识,互相包容、尊重,彼此平等、融和,大家共荣、共有。例如:在佛教里,讲到时间都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讲到空间都是此方、他方、十方无量世界;讲到人间,都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是无量无数。所以,佛教的国际观已经泯除了时空的界限。

——《如是说》

平等是佛教最殊胜的教义之一。这个世界之所以纷扰不安,不外是各种不平等所引起的。佛陀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外在的世界或许有诸多不圆满的地方,但是我们内在的佛性,却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果人人都能从根本上认识众生平等的真谛,以平等心来接引十方,则世界和平将指日可待。

——《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