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有爱,就有生命 经济见观

信佛不一定要用金钱布施,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心香一瓣,随心、随力、随喜的布施才是最重要的。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

佛经上说,世间的财富是五家所共有,哪五家呢?1.一场水火天灾,疾病人祸的灾难,倾家荡产。2.强盗土匪,劫夺我们的财富。3.贪官污吏以种种的手段侵夺百姓的财产。4.不孝子孙,浪荡家财。5.国家的苛政严税,使民不聊生。

纵使钱赚得再多,也无法预料无常意外何时会发生。世间贫富之别,并非看金钱的多寡,应是看自心能包容多大,欢喜多少、满足多少而定。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财富观》

财富是人人所希求的,财富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有物质的财富,也有精神的财富;有世间的财富,也有出世间的财富;有私有的财富,也有共有的财富;有现世的财富,也有未来的财富;有染污的财富,也有清净的财富;有外在的财富,也有内心的财富;有一时的财富,也有永久的财富;有狭义的财富,也有广义的财富;有有价的财富,也有无价的财富。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财富观》

财富有宿因而来,也有现缘而有的。所谓宿因,就是过去世带来的因缘福报。例如,现在能做大老板,光是有学问,如果因缘不足还是不够的。除了宿因,现世的因缘也很重要,广结善缘,给人一个亲切的微笑,说几句话赞美人、点头、握手,随喜功德,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福德善缘。因此,人生要重视无限的未来,要不断地播种,不断地培养未来的因缘,才会拥有财富。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财富观》

真正的财富在自己的心里。我心里生起智慧,智慧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满足感,满足感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惭愧心,惭愧心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禅定,禅定就是我的财富。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源。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财富观》

所谓感恩的经济生活,是每个人对生活上的一粥一饭,要有当思来处不易的感恩。一条丝、一块布都不是简单的事,我们有衣服穿,是因为有工人织布;我们有饭吃,是因为有农人种田;没有主播、演艺人员,我们就没有电视可看;没有公共汽车司机,我们出门就没有车子可乘。我们所以能生存于人间,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社会大众供给我们的需要;没有社会大众,我们就无法生活。所以我们要把经济道德建立在知足感恩上。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道德观》

过去在佛教界里,一向不喜欢谈金钱、谈财富。提到某某人很富有,有人就会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或者看到某个人很会理财,很欢喜赚钱,就鄙视他。其实,有钱并不是罪过,贫穷才会招致罪恶。所以我们应该导正观念,要发心建设财富丰足的人间佛教,因为:黄金非毒蛇,净财作道粮;外财固然好,内财更微妙;求财要有道,莫取非分财。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建设》

“富人”之名,不是由所拥有的金钱多寡而决定,一个人即使没有很多钱,只要他肯布施给人,他就是富有者;反之,虽然很有钱,却不肯普济于人,则与穷人无异。推行人间佛教,不一定希望人人都有财有势,主要是必须心里富有;有仁爱的心,即能发菩提大愿。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建设》

佛教徒以钱财护持佛教事业,供养布施,不但成为兴隆佛教的净财,同时也为自己广植福德因缘。但是净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不悔施”的条件下,才算合法。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皈依三宝的意义》

佛教是个富有、快乐、幸福的宗教。为了推展佛教,为了在人间建设净土,今日佛教应该重视净财,重视安和乐利的生活,重视现代化的设备与弘化方式,如此才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传统与现代融和》

佛教鼓励在家信众可以荣华富贵,可以营生聚财,但要积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业与正命,如《杂阿含经》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将本求利,勤劳赚取,无论是农牧收成,或是经商贸易、企业经营、投资生息所得等,都是佛教认可的经济营生。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佛教认为财富的获得,应从培福修德、广结善缘而来。一切都有“因缘果报”关系。因此寺院经济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观念与常住观念,例如“有权不可管钱,管钱的没有权”;强调“要用智慧庄严世间,而不要用金钱来堆砌”,“要能运用财富,而不为财富所用”;尤其本着六和僧团的精神,重视“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现代人共有、共荣、共享的观念。这都是佛教经济观的特色。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学道并不一定要贫穷才是有道心;若是心里的贪欲不除,外表装出苦行的样子,也不足取法。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有关佛教的经济来源,在过去印度佛陀时代提倡供养制度,传到中国,历代禅门提倡农林生产,到了近代太虚大师又再提倡工禅合一,现在则有基金制度。往后,以原始佛教的供养制度,结合农禅、工禅生产而发展出适合现代的经济制度,例如:果菜园林、房租田佃、生产事业、佛书出版、书画流通、佛像法物、法会油香、经忏佛事、餐饮素食、推广社教、弘法赞助、参观门票、慈善服务、安单静养、互助标会、护法委员等,则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从大乘佛教的经典来看,例如《阿弥陀经》的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宫殿楼阁皆为七宝所成,极尽庄严堂皇,菩萨莫不宝冠顶戴,璎珞披身,富贵无比。因此,修学佛法不一定要以穷苦为清高。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有了财富,还要懂得规划。佛教徒要如何分配钱财呢?可分为十等分:六分作为家人生活之用,其余四分,一分储蓄,备不时之需;一分作为医疗或娱乐之用;一分帮助亲属或社会福利之用;一分作信仰布施,广植福田之用。来路正当的钱财,只要懂得经营分配,即能成为人间的慈航,救人上岸,解除他人的忧悲苦恼。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家庭》

佛教不但重视狭义的金钱财富,尤其重视广义之财,例如:佛法、信仰、慈悲、智慧、健康、欢喜、人缘、自在、惭愧、发心、道德、人格等。这些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好。佛教不但重视私有财富,尤重共有的财富,例如:道路、公园、河川等公共设施,以及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生态维护,并且主张以享有代替拥有、以智慧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思想代替物质,发挥普世的观念,建设共有的胸怀。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人间佛教的事业,不光是文化教育、慈善、社会公益而已,建立现代化的人间佛教,其事业应包括工厂、农场、保险、银行、报纸、电台、公司等等。佛教寺院可以鼓励信徒设立,以佛法精神为原则,僧信合作,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福利,为人间佛教树立楷模。

——《佛教丛书·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事业》

过去,台北某一道场率先使用抽水马桶,在佛教的杂志上引起轩然大波,认为不得了,寺庙居然使用抽水马桶!后来,用太子龙布料做衣服,也说不得了,佛教竟然穿那么好的衣料!用电锅煮饭,也不得了,居然使用电锅煮饭!假使我们都存有这种思想,太子龙的吴修齐居士的子孙,都不做佛教徒了,因为佛教徒都不买他的衣料;大同公司的林挺生居士也不做佛教徒,因为佛教徒都不买电锅。佛教徒硬要逼迫自己走到穷、无、落伍的社会去,佛教要普及社会当然就很困难了。因此,要提倡现代的佛教,必须要有资生利众的事业。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建筑》

佛教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的财富,例如:明理、正见、勤劳、结缘、布施、喜舍、感恩、知足、道德等,才是真正的财富。因为这些财富不但现世受用,来世还可以受用;不但一时受用,终身都能受用;不但一人受用,大众也可以受用。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佛教非常重视均富、共有、施他、利济。佛陀当初实施僧侣托钵乞食制度,主要是因为他对财富的观念,主张“裕财于信众”。僧侣托钵之时,信徒布施饮食,僧侣施予教化,即是所谓的“财法二施,等无差别”。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一般的商业化经营,是以营利、赚钱为目的,但是佛教讲究的是奉献、服务、布施、喜舍。佛教认为人生的目的不在赚取个人有限的金钱财富,甚至财富也不只是有形的金银财宝,应该扩大至善财、圣财、智慧财等。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节流,节什么流?我们要节省我们的用钱,节制我们的贪心,不要好买。我一生自觉自己不要钱,我也不好买;因为我不要钱,我不好买,所以我有钱建设世界,建设佛光山。我“以无为有”,淡泊就是我的节流,爱惜时间就是我的节流,每一个信徒的发心,我珍惜它、宝贵它,就是我的节流。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佛教重视有形的财富,也重视无形的财富;重视外在的财富,也重视内心的财富;重视现在的财富,也重视未来的财富。佛教把财富从前世到今生、来世,看成是一体连贯的。财富不能只看一时,要看各种因缘关系,所以人在开发自己的财富之余,更要创造全民的财富。唯有本着“同体共生”的观念,共创一个均富的社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定生活。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智慧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时候惭愧也是财富,谦卑也是财富,知足也是财富。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因为他有知足的财富。佛门的苦行僧,树下宴坐,洞中一宿,一样生活得非常惬意。贫富只是比较性的说法,贫穷的人内心能安贫乐道,也不差于富者;富者天天妄想、贪欲,不知足,生活也不快乐。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开源节流,这是经济学上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开源节流,到底要开什么源,节什么流呢?

佛法就是我们的源头,有佛法就有慈悲,就有智慧。一个人即使物质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会变得充实、富有。所以我们要有佛法,要点亮一盏欢喜的灯,点亮一盏信仰的灯,内心有了欢喜、信仰,比世界上有形的财富更为重要。

开源节流也不一定只限于经济能源上,平时多结交一些朋友,多发心担任义工,多培养与别人互动的因缘,这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开源节流。甚至对自己不当看的东西不看,免得视力疲倦;不当听的语言不听,免得听出是非烦恼;不当做的事不做,免得造业;不当想的不想,免得心烦意乱。节制我们的贪欲、瞋恨心,节制我们的口德,不要乱说话,这都是身体的节流。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人心、命运、金钱”,这三者其实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心好命就好,命好钱就多。真正的财富在身体的健康、内心的满足、前途的美好、生活的幸福、眷属的和谐、正确的信仰、包容的心胸、灵巧的智慧及发掘自我本性的能源,只要心灵能够净化,这些内财自然具备。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当初我创建佛光山的时候,一开始就先确立佛教处理钱财的方法。我告诉佛光山的徒众,佛教振兴之道,在于佛教有人才、有净财、有道业、有事业,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净财,无法成事。此外,我手拟佛光人守则,明订佛光人不能私自化缘、私建道场、私置产业、私蓄钱财,而且申令管钱的人不可掌权,掌权的人不能管钱。大职事有权,小职事管钱。有钱,要为佛教和社会所用,不可以储存。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说到均富的社会,经济、财富要像活水一样,流动的活水才不会发臭。钱财也要让它流动,富人的钱财,要造福平民;平民的努力,也可以换取富人的财富,贫富要相互支应。佛教所讲的布施、喜舍,就是要让钱财互相回馈,并成为人间爱心的交流。

——《普门学报·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我们在“日日难过日日过”的生活下,将每一分净财都用在培养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上。因此佛光山并不矫情地视金钱为罪恶,也不滥用金钱、积聚金钱,使金钱成为罪恶的渊源,我们的信念是要借着佛教的力量,把苦难的娑婆世界建设成富乐的人间净土。所以钱财的处理运用,不在有无多少,而在观念的正不正确,以及会不会用钱。有钱而不会用钱,和贫穷一样匮乏,因此我常说“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

——《普门学报·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社会上富有的穷人很多,因为不知足,不懂得回馈国家大众,虽有财富,也只是贫者。我们希望社会上多一些经济上虽贫乏但人格高尚的富豪,让人不只是贪求,全民大众不要只是向“钱”看,人人都应该具有道德、和谐、责任、包容,彼此互相尊重。无论大集团、小企业,不投机取巧,不贪赃枉法,不要借势苟得,不要非法经营,大家都做一个诚信的国民,如此,才是国家真正的经济复苏。

——《普门学报·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佛教也曾以实际行动,帮助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北魏的僧祇粟与僧祇户,协助当时政府解决人民的饥馑;南北朝的寺库、唐代三阶教的无尽藏院,以及历代所从事的油坊、当铺、旅店、碾硙业(灌溉设备业)等,都在繁荣经济、便民利国。现代的佛教,则是帮助政府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世道人心,以教化来辅助经济的发展。

——《普门学报·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史,举凡日常的食衣住行娱乐,没有一项可以离开经济。经济与民生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厚实经济,富国裕民,则仁义道德也难以获得推行。经济可以改变世界,经济也可以改变人生。经济繁荣的地方,其文化、道德必然提升;若无知贫穷,就会衍生许多的罪恶。所以,现代的佛教,应协助政府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世道人心,以教化来辅助经济的发展。

经济不只是金钱而已,如果扩大财富的内容,诸如我们的智慧、健康、道德、思想、观念、礼貌,甚至我们的平安、技能、明理、善缘、信仰、满足、惭愧、勤劳、节俭、计划、开源、节流、教育等,件件都是有形与无形的经济。遗憾的是,人类只把钱财、物质规范到经济的内容,没有把道德仁义也看成是经济的价值。

——《星云日记》

金钱固然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但净财也是学佛修道的资粮,佛教并不排斥清净的富有。佛陀固然曾以毒蛇来比喻黄金,但也主张赚取净财,拥有适当的物质生活。在《六方礼经》中,佛陀指导善生如何运用金钱;在《弥陀经》、《药师经》等宝典中,他描绘诸佛的净土都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可以说人间的佛陀正是富贵人生的提倡者。

——《往事百语·贫穷就是罪恶》

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有什么差别呢?拥有财物而不会用,和“无用”有什么不同呢?一心想要“拥有”,不如提倡“用有”。像冯欢散财于民,让孟尝君拥有人心,只是懂得“用有”的初步;更高一层,应如爱迪生将发明创造所得的专利用于为众生谋福;松下幸之助将企业所有盈余用于教育文化上,让社会蒙利,这些都是“用有”。

如能以“用有”的胸怀,印证真理;以“用有”的财富,顺应人间,让因缘有、共同有,来取代私有的狭隘;让惜福有,感恩有,来消除占有的偏执,所谓“拥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富而有智,岂不善矣。

——《迷悟之间·从拥有到用有》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世间并没有穷人。有时间的人,用时间去帮助别人,这不就是时间的富者吗?善于言词,用语言来赞美鼓励别人,不就是语言的富者吗?用微笑、欢喜、礼敬待人,不就是内心充实的富者吗?用力气帮助别人,服务他人,这不也是有力的富者吗?所以,贪心不足永远是贫穷的人,乐于助人则永远都是富贵的人。

——《迷悟之间·贫穷与富有》

财神是谁?财神当然就是自己!我们的双手劳动,辛勤奋发赚钱,双手就是我们的财神爷;我们的双腿勤于走路,开发财源,双腿就是我们的财神爷;我们耳聪目明,我们满面笑容,我们口中多说好话,我们肯向人点头示好,它们都能为我们带来财富;我们的五根六识,不就是我们的财神爷吗?

——《迷悟之间·财神爷》

佛教不反对人拥有财富、赚取财富,世间的财富对现世的生活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发掘心里的宝藏,开发心里的能源,更为重要。因此,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甚至肯定众生皆有佛性的人,才是真正拥有财富。能够发掘人人本具的佛性,当下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迷悟之间·发掘内心之宝》

佛教虽然主张出家人可以清茶淡饭,所谓“三衣一钵”、“衣单二斤半”、“头陀十八物”,但对广大的佛教徒要给予新的生活观念,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贫贱夫妻百事哀”。一个在家修行的人不能没有钱财,否则如何孝养父母,如何安顿家庭的生活?何况修行办道、布施救济,都需要钱财作为助缘资粮。还有,国家社会的各项发展,也需要丰实的国库作为后盾。而佛教本身必须提供弘法利生、医疗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务来净化社会,造福人群,如果没有净财,又怎能承办这些佛教事业呢?因此,佛教不排斥钱财,只要是来路明白、用途正当的“净财”、“善财”、“圣财”,都是佛教所容许的。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佛教不是叫人不要钱财、不可以享乐;佛教要我们获得净财愈多愈好,享受禅悦越妙越好。即使世间的福乐财富有限,我们也可以体会佛法里的法喜,探索信仰里的财富,享受心里的世界,拥有全面的人生,这才是建设真正福乐财富的人间。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长久以来有一点令人疑惑不解,许多佛教徒轻视当前的福乐财富,而把希望寄托在琉璃净土或极乐世界。今生贫穷不要紧,只愿未来能生到他方世界,享受福乐财富。因此不少佛教徒以苦行为修行,以贫穷为有道,在此理念之下,也使得佛教的传播受到很多的障碍。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所有的财富,要能与福慧建立关系,福慧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财富。佛陀是福慧具足的两足尊;福慧事业不能发展,人生就不能圆满。所以,为了要福慧具足,要发展圣者的财富。所谓圣者的财富,例如般若禅定的财富、法喜禅悦的财富、惭愧感恩的财富、慈悲智慧的财富,也就是净财、善财、法财。

——《当代人心思潮·发心与发展》

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经济财富,要先建立满足、享有、共有的观念,如此,我们就能运用财富,而不被财富所用;以智慧来庄严世界,而不是用财富庄严世界。拥有金钱是福气,会用钱是智慧,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做个拥有多少财富的人,能够做一个善用财富的人更重要。

——《如是说》

现代人过分浪费、消耗,不懂节约,这是一种危机。世界的资源有限,大家应该有所节制,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些财富。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家应该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就是开发心里的能源;“节流”,就是节约外在的物欲。

——《如是说》

有钱可以买到美食,买不到食欲;有钱可以买到医药,买不到健康;

有钱可以买到床铺,买不到睡眠;有钱可以买到赞誉,买不到知己。

——《佛光菜根谭》

何谓“净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净财;“用得合理,用得得当”,就是净财。净财又称“善财”,把钱财用来行善,就是善财;用得不当或是来处不净,都是不净之财。如何才名为净财?工人用时间劳力赚取生活所需,公司行号将本求利,乃至士农工商,只要是合法的职业所赚得的钱财,都是净财。反之,非法的占有,如窃盗、贪污、赖账、诈骗、侵占、苟得、非法经营、吞没寄存等,都不可名为“净财”。

——《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