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上帝位后,把政敌一个个铲除。他的八弟允禩,在康熙朝两废太子之后,曾经露骨地觊觎太子之位。雍正登基之初,故意提升允禩的地位,但很快就抓住把柄加以惩治,先削爵,再革出皇族降为庶人,这样觉得还不解恨,就让人叫允禩“阿其那”。民间传说,阿其那是狗的意思。但清史专家据满语考证,含义应是“俎上冻鱼”。已经贬得连人都不是了,严加圈禁,雍正还是觉得留着终究是个祸患,于是把他毒死了。九弟允禟,雍正斥他为“痴肥臃肿矫诬妄作狂悖下贱无耻之人”,也是先削爵,再逐出皇族废为庶人,再让人叫他“塞思黑”。民间传说,塞思黑是猪的意思。也是专家考证出,其准确的含义是“讨人嫌”。允禟被安置到大同管制,最后也被毒死了。雍正对三哥允祉和与他同母的十四弟允禵也进行了无情打击。当年康熙给儿子们取名全用一个“胤”字,雍正名胤禛,十四阿哥名胤祯,两个人的名字字形和字音都非常接近。康熙大概是觉得二人既为一母所生,这样命名可以显得更亲密一点。没想到他驾崩以后,这嫡亲的哥儿俩在权力斗争中撕破了脸。雍正当然占据了上风,不仅让胤祯和别的兄弟一样,不许再使用他专享的“胤”字,而且连“祯”这个字也不让他用了,改为允禵。
八阿哥允禩大概从容貌到才能都确实比较突出,而且很会笼络人心,早年也颇受康熙青睐。二阿哥允礽因为是皇后所生,自幼立为太子,康熙对他精心培养,甚至在亲征时让他代理朝政。但是康熙长寿,太子接班心切,皇帝与皇储之间终于爆发了冲突。经过两立两废,康熙心力交瘁,但他还是请权贵朝臣议立新太子。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康熙不可能听取任何人的建议,不过是故作姿态的测试,没想到最后权贵朝臣几乎一致推举了胤禩。这还了得!这样的结果,第一说明那些臣属互相串联自以为是,第二说明允禩心思不正暗中活动。于是康熙大怒,不但直到临终也没有再立储君,而且对八阿哥深为厌恶。
康熙一生生育了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儿子里有二十四个养到了八岁以上并予以排序,大阿哥和二十四阿哥相差四十一岁。康熙在世时,前面十几个儿子都已经娶妻生子。当然这些阿哥都不止一个老婆,但正妻只有一位,称嫡福晋(或写作福金,是满语音译)。尽管康熙日理万机,国务繁冗,但是他仍有精力关注每位阿哥各方面的情况。他后来对允禩的恶感,也波及了允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在《清圣祖实录》第二百三十五卷中,记载着康熙对允禩家庭状况的评议,说允禩“素受制于妻”。
在清代官方档案里,皇阿哥之妻鲜有被记述者,但允禩这位妻子却几次被记载,甚至被描述。康熙让大儒何焯教导允禩,师生对谈时,允禩的嫡福晋从屋门外走过,她不仅朝里面窥视,而且,可能是觉得何焯的酸腐神态腔调很滑稽,就纵声大笑,其洪亮的笑声甚至传到了院外,当时和事后允禩都没有对她的行为有所指责。虽说满洲八旗妇女在生活习俗上一贯较汉族妇女少些约束,比如保持天足,在家族事务里发言权略大,但如此放肆的做派,还是绝对不允许的。雍正登基后,先故作姿态,让允禩入阁襄理政务,嫡福晋娘家人来表示祝贺,她居然把对雍正的质疑大声说了出来:“道什么喜?还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掉脑袋哩!”果然很快允禩就遭到一连串打击。夫妇均被废为庶人后,她竟对监视的太监说:“原来我每餐只吃一碗饭,今天你再给我加上两碗,我死了不是全尸也没关系,吃到那天再说!”雍正知道后即勒令她自尽,死后“散骨以伏其辜”。她死了以后允禩才被叫作阿其那,但我们也无妨称她为阿其那之妻。
曹雪芹的祖父、伯父、父亲,生时都与允禩、允禟交好。雍正下令查抄曹家,负责查抄的官员后来专门报奏,从曹家家庙里抄出了一对高大的金狮子,那本是皇帝才能享用的,曹□供认是代允禟藏匿的。曹□大难不死,到乾隆朝初年又回到内务府当差,那时候曹雪芹已具备写作能力,在家族的私密交谈里,曹雪芹应该从父母那里听到过关于阿其那之妻的事情,这也许对他创作《红楼梦》、塑造王熙凤那样的艺术形象有所帮助。想想王熙凤的言谈做派:“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他是哪吒,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去,看给你一顿好嘴巴子!”这个角色应该是以曹氏家族的某一女性为原型,但作为一个艺术典型,里头是否也多少含有阿其那之妻的元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