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纷争,在思想上太本位主义,在意见上太以我为主,在相处上太接近,故要减少此纷争,在与人有用、有利、有需要时要提起,否则就放下。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不外“融和”,融和国家、民族、学术思想……凡事有了分别、大小,就不能心平。
◎“体”是内涵的精神,“用”是发心做事,每一个人都有体(性能),但用(表现)都不一样,体为用之本,用为体之现,二者缺一不可。
◎一个有用的人,一定对国家、对社会具有信心。
◎一个优秀的人,凡事绝不轻易拒绝,要给人希望。
◎一个能干的人,总是将利益分享大家,要给人欢喜。
◎一个慈悲的人,一定乐于主动服务,要给人方便。
◎孔子讲的是现实人生,道家追求的是超现实的无为思想,佛教则主张出世、入世的融和,比前二者更平和。
◎佛教不会控制人的言行,一切因果全是由“业”在操作,“业”就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