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派克式左轮

十年之前,留学的热潮在我们身边澎湃地汹涌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出国,出去了趾高气扬,没出去的蔫头蔫脑。钻孔打洞,生离死别,人世间为此不知道演出了多少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追你到天涯》和《美满家庭》是两个短篇,写的都是因留学而引出的杀人命案。两个主人公都是很优秀的青年学者,为一个出国不出国的事弄得神魂颠倒,精神失常,最后以死亡来了却一切。我对他们是寄予深深同情和惋惜的。

《飘浮状态》是个中篇,之所以安排在《派克式左轮》之前,是因为可以看做是这个长篇的前奏。费尽心思、倾家荡产地出了国,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呢?自然是有悲有喜,有哭有笑。我曾经出国陪读半年,见多了留学生的人生百态,篇中的这个故事确有其事,就发生在我去那个大学城之前不久。当然,除女主人公跳楼自杀的事件之外,前因后果的那些东西都是我的想象和虚构。

《派克式左轮》也是根据生活中的真事而写成,只不过一旦成了小说,与真实事件中的人物便没有了多大关系,书中的“鲁杭”是从我笔下诞生出来的孩子,我赋予了他血肉、性情、欲望和行动,读者没必要对号入座。

鲁杭是一位学业极其优秀的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博士,他十八岁考入北京大学,二十二岁获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摆在面前的应该是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是什么使他异常冷静地置事业和生命、爱情、父母家人于不顾,枪杀数人而后自杀?我们探寻他生活的足迹,可以看见他灵魂穿越黑暗隧道的漫长过程,中西两种文化背景无法彻底交融的战栗,在美国导师面前完全丧失自我的焦灼,同时同胞的优秀学子们之间为生存而展开的纹杀、搏斗、明枪暗箭,逢场作戏的情欲及烟飞灰灭的真爱。鲁杭应该算是生活的强者,他并不是饥寒交迫走投无路非死不可,灵魂深处的痛苦是大痛苦,他追求精神世界的高质量生活,在他对人对世界彻底绝望之后,他才有杀人和自杀的爆发性行动。当然,鲁杭个性的缺陷和弱点不容否认。小说出版之后,有些青少年教育专家们还拿我的这本小说做参照,分析中国当下教育制度对培养人材所起的利弊作用;也有好些美籍人士搜罗了这本书去,做中西文化之类的研究。实际上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我脑子里根本没有装进那么多深奥的思想,我只是哀痛地写出了一个年轻学者自我毁灭的过程,别人想怎么研究,那是他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