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三月 八日 星期一

早晨从鸟叫虫鸣中醒来,推开阳台的拉门,看到满园绿意盎然的景致:有蓊郁稠密的林木,色彩艳丽的花朵,水光漾然潋滟的花池,悠然自得的小鱼,加上线条朴素典雅的建筑物,这一切都闪耀在春阳的金光下,真是美不胜收,令人舒服极了!昨晚近十一时才到,来不及浏览,朝晨才发现,反让人惊喜。亚洲科技研究所(ait)设在如此优美的地方,真是莫大的福报!

副住持达特吉佛法师、弥达难陀法师、禅智法师、禅祥法师来陪我们用早餐,还有多位信徒和优婆夷来招呼,如此劳师动众,实在不敢当,也不习惯;但又不能请大家一起用餐,因为在泰国在家众是不可和出家众同桌进食,或较早进食的,只好入乡随俗了。

从用餐完到出发前去法身寺之间大约还有两个小时,法师们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国际佛教如何发展?国际佛教组织如何合作?佛教所面对的现代社会问题,如何提出看法和解决之道?佛教本身如何现代化?佛教界的领袖们如何联谊?南传教区如何处理比丘尼教团重建的问题?在提倡平等民主的时代,佛教妇女如何定位?大家如此勇敢面对现实,关心佛教的千秋大计,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这样想,佛教的现代化、国际化必定很有希望。

九时余来到法身寺,住持苏达玛雅那法师、多位法师和多位白衣干部在会议室门外相迎。住持一见面便说:“从昨天见面以来,便感觉大师的来到,好像一位年久未见的家中长者,像父亲回来一样,好温馨!”而我自己也觉得好似回家一般,我以为佛光山就是法身寺,法身寺就是佛光山,只要是秉持佛陀教法成立的弘法教团,对我来说便是我的家,法身慧命之家。

住持在会谈一个小时,陪我看幻灯简介,互赠礼品后,因须主持在泰北山区的禅修法会,就先行告辞。法身寺住持每个月只在法身寺三天,以听取报告和主持会议,其余时间全在丛林道场负责教育人才。而行政工作全权委由副住持管理。这和中国佛教的大丛林,住持只负责领众梵修的情形相同,也和我的理念一样。我一再告诫佛光山已当住持的徒众:“住持要管法,不要管事。”尤其男众,不要认为没管经济和人事的事务,就是没权,就不像住持。我当佛光山的宗长三任,从来也没管过钱;住持管的是政策、原则、如何培养人才?如何用人?当然当家的也应秉持住持的意见办事。当我得知法身寺如此有制度后,变成我催住持赶快走,以免耽误事情。

中餐后,休息到下午两点,正式举行座谈会。经过热烈的讨论,达成多项协议——

一、佛光山与法身寺缔结为兄弟寺,并分别于今年十月在佛光山和明年此时在法身寺签约。

二、双方交换所有的出版品,包含书籍、期刊、录音带、录影带等等出版品。

三、在双方的期刊上互相介绍彼此的活动和言论。

四、交换国际弘法的各项资讯。

五、交换教授和学生,促进教育交流。

六、派员互相访问或参加对方的活动。

七、共同举办国际性的学术或联谊活动。

座谈会结束,分乘七八辆车参观法身寺各项设施。

法身寺创建至今二十三年,由现任住持的禅坐老师,一位终身的优婆夷所创立。秉持着佛陀的本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做为创寺的基本理念,故以“法身”为名;不执表相,直指本体。多年来注重在人才的培育、制度的建立、信徒的教育和社会的福利上。住众成员大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常常为公务员、军官、大学生、高中生、企业职员代训禅坐和佛法,也时常举办短期出家修道会,平时周末每每有近万人参与法会,所以他们为这座距曼谷只有十六公里的法身寺,取名休闲禅修中心,是曼谷市民假日休养身心的最佳去处。

法身寺占地约三百多甲,有佛光山的六倍大,是水源充沛,绿草如茵的平地。目前除有庄严的大殿、简单的客堂、会议室、办公室外,还有二十一座比丘的僧寮,数十栋沙弥、优婆塞、优婆夷的寮房,更特殊的是有十多个固定铁架的大帐篷;大的可容上万人,小的也有数千人。这么简易的设备,就能有如此巨大的弘法效果,让住在台湾的我们不禁赞叹:没有台风真好!另外就是昨夜举行法会的大广场,可容纳十万人以上,很有原始佛教旷野说法的风味。几年前,在台湾办“回归佛陀时代”时,就希望能有这样的场地,在泰国看到了,一样高兴。但是纵然有天时和地利,也要有人和才能发挥啊!

法身寺开发以来,饱受媒体的攻击、社会的批评,甚至同门的质疑。起因都是他们想要有所作为,他们重视信徒,重视社会,积极推动文化教育;可视为一老干新枝的温和改革团体。对这些批评,现在当然都不足为虑了。但为什么世间都是一样,想做事、有力量的都要受到毁谤?或许这就是佛法上所说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法身寺有些情况跟佛光山完全一模一样,任何时候都有说词批评。为什么见不得别人好?不过,后来我也释怀了。谁叫我们做得太好?占了别人的光。让人家说一说,平衡一下情绪,也是应该的。

我最有兴趣的是寮房和起居生活。沙弥的寮房都是用茅草搭建而成的高脚屋;在家众的稍微好一点,建材是木材和铁皮。都是十六人一间,每人只有一张草席、一件毯子、一把雨伞、一张蚊帐和少许的私人物品;在家众多一个枕头而已。起居时间则是:五时起床禅坐,六时外出托钵,七时用餐,八时上课或工作,十一时午餐,十四时上课或工作,十七时自由活动,十八时晚课,二十时禅坐说法,二十二时养息。如此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是我们修道人的本分。

下午五时离开法身寺,到古典饭店与印度朝圣团会合晚餐。路上塞车塞得很严重,据说曾有过七分钟的路程却花了两个小时的纪录,所以迟到了一会儿。

餐后,跟信徒讲话,将自己六次朝圣的体验说给他们听,还给他们三个习题,要他们好好参访。祝福他们此去圣地,一切顺利,信心增上,法喜充满。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