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星云日记.34,领众之道 三月 六日 星期一

在都监院的安排下,今起一连三天,将在本山举行“佛光山派下台湾别分院住持及单位主管会议”。由于平常各人工作内容不同,时间上也往往不能配合,要集合大家在一起开会,实在很不容易。印象中,以往开住持会议的场地是在麻竹园双圆堂(可容八十人),后来改在法轮堂(可容一百八十人),前几年起已改在东禅楼礼堂(可容三百人),由此可见本山历年主管的成长率。另外在人多繁杂的事务中,必须要借着开会来交流,才能达成共识。

这次会议特别改变形式,以座谈方式来交换心得,希望凝聚大家的看法和意见,取得共识。

我告诉大家,佛光山今日的成就,都是过去三十多年来的播种,才有今日的规模,各住持主管弘化一方,也要辛勤播种。佛光山和各别分院,如同“合伙人”,共同为常住的使命与目标努力,将世间法转成佛法,用佛法来化导世间法,以接引更多信众,成就更大的佛教事业。一件事情的成就,背后要累积多少辛苦耕耘才有成果展现,这些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达成的。

在“《中国时报》”南部版的总编辑李彪先生的陪同下,下午会见来台参加“变迁中两岸经贸关系研讨会”的大陆学者、企业界领袖、媒体工作者,计有:中国新闻社港台海外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流昌、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郭伟锋、办公室主任杨首民、新闻部副主任耿军、专稿部副主任章新新、香港分社社长王瑾希、《福建日报》总编辑黄种生、主任编辑程云、厦门记者站站长李宇思、记者黄世宏以及广州绿丹兰集团总裁李贵辉、北京商品交易所董事长乔刚、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萧灼基、国务院研究室研究员李晓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魏杰等多人。

我觉得海峡两岸对谈再怎么热烈,都不及亲自来访重要;科技再怎么发达,也不及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可贵。我抱持中国心、台湾情,非常关心大陆的开放政策及经贸发展,尤其是大陆人民的生活。大陆新一代的领导人如***、李*、***等所实施的开放政策,颇符合中国人民利益,让全世界的中国人都能安心幸福。今后两岸的联系,除了海基会、海协会外,像“《中国时报》”举办的加强两岸交流的宗教、文化、体育等活动,值得鼓励。大陆方面对台湾各种情况,只能从资讯上推测,若能实地了解是比较切实的。

我在一九八九年到大陆弘法探亲时,与李**先生见面,邀请他来台。李先生回答说:“我等得及吗?”确实是的,四十几年前从事政治者真的是等不及,人为的限制应尽量开放。

两岸关系应是“同体共生”,没有种族的障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过去在国际上都要学西方语言才能沟通,近几十年由佛光山承办不少的国际性会议或活动,很多外籍人士都很努力在学中国语言。很希望能为两岸人民多尽一些心力,共同来做共生的中国人。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