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教授,一九六六年出生,是季羡林教授的关门弟子,他曾赴德国留学,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二〇〇五年,我作客在北京钓鱼台宾馆的时候,他特地从上海飞到北京,我非常乐意与之相见。因为钱教授是宜兴人,我正要到宜兴恢复祖庭,当然要获得宜兴人士的支持,何况他又是一位教授呢!
钱文忠教授和他的叔祖钱穆先生同具才华,不但年轻有为,对佛教更是热忱。北京见面的因缘之后,他就常到上海的普门经舍,与我探讨佛法;在宜兴大觉寺未竟工程的简陋工寮里,他也曾数度光临,和我畅谈古今。
记得二〇〇八年七月,大陆和台湾相隔六十年后,首度直航,东方航空公司从南京起飞到台北的首航班机,就是邀约我和钱文忠教授坐在第一排一号和二号的位子。那天,他的心情激动不已,后来特别撰写《首航台湾札记——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充满泪水》一文,发表在《人间福报》上。
他还告诉我,要把这张和我同座的登机证保存下来,因为这是珍贵无比的史料,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那一次,他在佛光山盘桓数日,当他要返回大陆的时候,其他台湾的特产都没有购买,就只携带了《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等出版品,以及多箱的书籍回去,可以看得出,他真是一个爱书如命的读书人。
与钱文忠教授于佛光山传灯楼(二〇〇八年七月九日)
钱文忠教授的文才一等,口才也很相当。二〇〇七年,他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中讲说“玄奘西行记”,当时创下两个纪录:一是开播以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有超过上亿的人口收看;二是以四十一岁的年龄登上《百家讲坛》,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讲主。他后来出版的《玄奘西行记》,听说畅销数百万册,影音光碟就更不计其数,在相关佛教题材的出版品里,可说是数一数二。
二〇〇五年开始,承蒙扬州市政府让我们在市中心一百三十亩的土地,兴建一座“鉴真图书馆”,由慈惠法师负责督工。除了图书馆外,也设有一个可以容纳千人以上的大会堂。在二〇〇八年元旦落成后,举办《扬州讲坛》,每个月两次,邀请两位专家、学者在周末公开讲演,钱文忠、余秋雨、易中天、于丹、余光中等,都是我邀请的对象。
钱教授的讲演不但叫座,并且还承诺做讲坛的护持者,帮助我邀约大江南北的知名学者人士前来开讲。一时之间,“北有百家,南有扬州”的称号,就此传扬开来,扬州文化也好像起飞了一样。
后来,宜兴大觉寺要申请寺院登记,我邀请钱文忠教授做大觉寺的信徒代表,但地方宗教长官以“教授不可以担任代表”为由,未蒙批准,甚为可惜。不过,钱文忠教授已经和佛教结了不解之缘,当然也就不在意是否成为信徒代表了,甚至有什么事情,他也都自愿护持。例如,上海的知名演艺人员周立波先生举行佛化婚礼,邀约我去为他们福证,就是由钱文忠教授所促成的。
想来,钱穆博士虽然没有和我多所交往,应该也会为他这位古道热肠、与佛有缘的孙侄而感到欢喜吧!
而与钱穆教授有关的大儒,同样以新儒家思想学说闻名,共创新亚书院的唐君毅、牟宗三等,也都是佛光山要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