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如棋局,国家的地缘战略犹如为了赢得棋局的战术,广袤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就如同偌大的棋盘,棋手要想让自己的战术顺利实施,就必须在这个棋盘上占据有利的支点。麦金德和斯皮克曼等人的理论,深刻影响了之后的布热津斯基。
一、布热津斯基生平
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其波兰姓氏也作brzeziński),是著名的波兰裔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地缘战略家、国务活动家、外交家。他曾担任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7—1981年),是和基辛格并列的美国重量级智囊之一。
布热津斯基1928年3月出生于波兰华沙,其父为波兰驻加拿大蒙特利尔总领事。布热津斯基1938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1949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1950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195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58年加入美国籍;1961年任肯尼迪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1966—1968年任约翰逊政府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成员。1973年与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共同成立美、欧、日“三边委员会”,任主任。
正是布热津斯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了当时任佐治亚州州长、原为花生种植场主的吉米·卡特,推荐给戴维·洛克菲勒等寡头。在国际金融资本的操纵下,本默默无闻的卡特在1976年的总统大选中击败民主党内众多候选人和共和党在职总统福特,成为美国第39届总统,而学者出身的布热津斯基则被任命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深度参与美国的全球战略设计。在卡特黯然下台后,布热津斯基离开了政坛,但仍对美国民主党高层的外交政策设计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2017年布热津斯基逝世,享年89岁。
他出版过多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包括《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大失控与大混乱: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等。
二、“大棋局”
1997年,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出版。在此书中,他坚持一以贯之的战略思维,为美国量体裁衣打造的战略宏图,把世界视为一个棋盘,而美国是一个隐形的霸主棋手。
在20世纪接近尾声时,美国已经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拥有可与美国比拟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也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具有覆盖全球的利益。但美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美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全球战略来维持其在全球的特殊地位?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就直接回答了这一问题。《大棋局》其实是在一个没有苏联的世界里,为美国绘制的2.0版大棋局宏图。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为美国在21世纪保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出了大胆而又可能引起争议的地缘战略设想。布热津斯基中心思想就是,美国应在欧亚这块世界上人口最多、自然资源最丰富、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大地上行使力量。欧亚大陆西起葡萄牙,东至白令海峡,北起拉普兰,南至马来西亚,是一个“大棋盘”。在未来的岁月里,美国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在这个棋盘获得认可和受到挑战。他认为,美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欧、亚和中东的冲突和关系,防止出现任何超级大国对手来威胁美国利益或福祉。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一书的中心部分就是他对欧洲、俄国、中亚和东亚这欧亚大陆的四个关键性地区及上述各个地区对美国利益的影响的分析。
这本小册子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是,美国如何在后苏联时代中当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主。按照布热津斯基的定义,无论是传统的罗马帝国、中华帝国、蒙古帝国,还是现代的大英帝国,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权。在这部书中,布热津斯基开宗明义地阐明,美苏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两个国家的竞争,更是两个帝国体系间的竞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国家为了全球优势而竞争。苏联解体让美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美国进而登顶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球霸主。但同时,也形成了美国难以驾驭的新形势。
问题在于,美国远离欧亚大陆,而苏联则雄踞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相对于美国的鞭长莫及,活跃在这块大陆边缘地带的强国们,其实从中获得了更大、更直接的地缘收益。如果欧亚大陆并不重要,那么也就无所谓了。然而,问题恰恰在于欧亚大陆至关重要。
在布热津斯基眼中,欧亚大陆是全球霸权角逐的决胜场:“欧亚大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和地缘政治中轴。主宰欧亚大陆的国家将能控制世界最先进和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中的两个。看一下地图就会知道,控制了欧亚大陆就几乎自然而然地控制了非洲,并使西半球和大洋洲在地缘政治上成为这个世界中心大陆的周边地带。欧亚大陆拥有世界人口的约75%。它的企业和地下矿藏在全世界物质财富中占有大部分份额。欧亚大陆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约60%。世界已知能源资源的四分之三左右也在欧亚大陆。”
“欧亚大陆集中了世界上大多数在政治上非常自信和富有活力的国家。排在美国后面的六个世界经济大国都在欧亚大陆。公开的核大国只有一个不是欧亚国家,不公开的核国家也只有一个不是欧亚国家。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并有意谋求地区霸权和/或全球影响的国家也都是欧亚国家。所有可能在政治和/或经济上对美国的首要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也都是欧亚国家。欧亚国家的力量加在一起远远超过美国。”
历史上,“欧亚大国和欧亚民族主导世界事务达五百年之久,其间它们为了争夺地区主导权而相互争斗并力争成为全球性大国。”因而,“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总之,和麦金德一样,布热津斯基也相信,谁掌握欧亚大陆这个中心地带,谁就控制了全世界,而东欧是重中之重。在这个全球性竞争中,欧亚大陆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美苏争霸虽然是全球范围的,但有其中心重点:欧亚大陆。这个大陆是这场争夺的地缘战略的焦点,也是地缘政治的目标。”“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支配了全球。”
美国作为一个远离欧亚大陆的国家,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战略宿命。这种远离,既是美国的最大优势,也是美国的最大劣势。其弱点在于容易遭到孤立,优点在于便于制衡。
当年大英帝国通过扮演离岸平衡手,玩转了欧洲棋局,进而玩转了全球棋局。作为放大版的英帝国,美国现在要通过更高明的制衡战略,玩转欧亚大陆。这就是布热津斯基在书中所说的,“美国如何驾驭管理欧亚大陆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要想玩赢这场制衡游戏,首先要先看清棋盘。布热津斯基在书中表示,“对美国来说,幸运的是欧亚大陆太大,无法在政治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辽阔和分裂,为美国的介入提供了极佳抓手。但同时,也是因为这种辽阔性,使得参与这场棋局的国家并非两个或两派,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元属性。美国的巨大力量是改变这些国家间关系的有力砝码,然而,如果放得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故而,在看清棋盘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在棋盘上甄别棋手。布热津斯基认为,参与这场大棋局,要精确区分出两类最重要的国家。在《大棋局》中,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地缘战略棋手国家”与“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的概念。
地缘战略棋手国家,指的是“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至影响美国的利益的国家。”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的“重要性不是来自它们的力量和动机,而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造成的影响。”
每一类国家的名单均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变动。布热津斯基认为,当下存在五个最重要的地缘棋手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五个最重要的地缘支轴国(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伊朗)。
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作为历史上首个来自欧亚大陆之外的全球霸主国,为了主导这个“世界岛”,需要与法国、德国、中国、印度等地缘战略国家合作,也需要重视乌克兰、土耳其、伊朗、韩国等地缘支轴国家的意义。
甄别了对手之后,则要分割棋盘。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布热津斯基进一步将欧亚大棋盘划分为四个区域:中央区、西部区、南部区、东部区。中央区和东部区几乎各被一个棋手大国所控制,这两个国家就是俄罗斯与中国。西部区则存在着两个互相制衡的棋手大国——法国和德国。在南部区与东部区的交界处,则活跃着第五个棋手大国——印度。
在明确了前述一个目标(掌控欧亚大陆)、两类国家(地缘战略棋手国、地缘政治支轴国)、四个区域(中央区、西部区、南部区、东部区)后,布热津斯基为美国设置了五大战略任务:第一个任务是继续挤压俄罗斯。第二个任务是阻挠法德联合,掌控西部区。第三个任务是控制,分裂东部区。第四个任务是利用南部区的全球巴尔干化,推动欧亚大陆上的各强国展开向心竞争。若前述四个任务发展顺利,美国就可以考虑启动第五个任务: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各发展出一个新的地区组织,进而在推动前述各国向心竞争的过程中,将这个组织深入覆盖整个欧亚大陆,最终全面改造甚至替代在他看来早已过时的联合国。
他一直主张要尊重中国,与中国进行对话,“没有美国和中国之间战略理解的深化,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多元化将既不能实现也不能稳定发展”。
布热津斯基虽已辞世,但其思想和学说仍在影响着世界。他在1997年能提出如此全面、深远的战略策论,可谓智深谋远。但是,现实世界的形势发展却超出了布热津斯基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