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超级忽悠 第1卷:正文 第112章 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见人都到齐了,余慎言走上了讲台。

他打开课件,显示出了第一页,“乐学——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看着投影出来的课件,台下的学生和家长们“啪啪啪”地鼓起了掌。

尤其是陆小角和他妈妈王女士,掌声最为热烈。

甚至连他老爸也很卖力。

余慎言心下纳闷。

他们全家为什么都这么卖力?

自己在给陆小角当家教期间也就是为了增加经验值,稍微强化了一下对他的教育引导而已,甚至当时自己的做派,连一个合格的家教都算不上。

谁知他们对自己竟然如此认可。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余慎言习惯性地开启“察言观色”对着众人扫视了一圈儿。

台下的家长和孩子们头顶气柱的粗细程度都很一般,没什么特殊强悍的人才。

余慎言失望地关闭了“察言观色”。

看着台下的人都在期盼地看着自己,他迅速将自己调整到“蛊惑人心”的模拟状态,开口说道:

“各位家长和同学们,很高兴大家今天能够参加这这个交流活动。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快乐学习——让学习变成一种快乐’。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或许会不以为然。

尤其是一些小同学,心里是不是在想,学习怎么能够使人快乐呢?我一直都讨厌学习好不好?这怎么可能变成一种快乐?

其实,这种想法是很让人悲哀的。

学习究竟能不能变成一种快乐?

我给大家的答案是:这是肯定的!肯定的!肯定的!

读一本好书,心灵得到慰藉,我们会感觉舒爽。

学一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会有一种成就感……”

余慎言模拟“蛊惑人心”状态,侃侃而谈,向台下的家长和孩子们大灌心灵鸡汤。

一边灌,他一边点击课件,课件上出现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

少年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解答着习题集。

“这个小帅哥是我的堂弟,”余慎言将鼠标点到少年身上,说道:“他和大家一样,也是位初中生,不过比你们低一届,下学期该上初二了。他有一个很奇葩的爱好,那就是做题,做各种练习题,尤其是数学练习题。”

这是余慎言当时随手拍的一个照片,感觉不错,就做入了课件中。

余慎言缓缓说道:“他最喜欢的礼物是——别人送给他的习题集。在做习题的时候,他会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包括他自己。”

“大家会不会感觉这小家伙有点儿奇葩?有时我会问他:‘弟弟,你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做练习题呢?’”

“他会用一种看白痴的目光看着我,不屑地说:‘因为那是一种乐趣啊!每当解出一道习题,我就有一种成就感,越难的题,我的成就感就越强,那种乐趣就更大。’”

世上还有这样的人?

台下的少男少女们目中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光芒。

家长们心中则暗暗惋惜,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是这种奇葩?

余慎言继续一边点击课件,一边阐述着学习的乐趣。

因为他一直处于“蛊惑人心”的模拟状态下,所以大家都听得如醉如痴。

甚至包括张洋和梅心龄两位辅导班的老师,也都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心神随着他的阐述而波动。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分心走神、更没有人打断余慎言的讲解。

“好了!”说了许久,余慎言总结道:“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不会再疑惑学习为什么会使人快乐这个问题了。我们这个教育班之所以叫‘乐学’,就是为了培养大家学习的兴趣,使学习不再让人感到是一种痛苦。”

“可以说,现在市面上的绝大多数辅导班仍然还在采取常规的灌输式教学,这对于学生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对这种教学方式,我不想作过多的批判,只是想说他们对我们这些花朵般的少年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多么美妙的青春、多么美好的年华,我们怎能摧残这些可爱的、天真烂漫的灵魂……这简直就是犯罪啊!”

余慎言痛心疾首地说完,用一种极为悲伤的目光对台下的家长和学生扫视了一圈儿。

台下众人俱觉心神一颤。

余慎言继续慷慨激昂地说道:“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现在,是和这种现象‘说不’的时候了。你们今天能来这里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送给孩子的一件最大的礼物。我们‘乐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寻找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的一生都与快乐的学习相伴!对于我们‘乐学’教育来说,学习成绩的提高只不过是一个副产品而已……”

台下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好了,既然是交流,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不妨畅所欲言。”

等了良久,下面的激情才渐渐消退。一位男家长迟疑地站了起来,问道:“余老师,您也知道的,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多变的、不稳定的,如何巩固住他们学习的兴趣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余慎言示意这位男家长坐下,十分郑重地说道:“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习惯。”

顿了顿,见男家长有想站起身追问的打算,余慎言微微向下压了压手掌,示意他稍安勿躁,“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呢?也许有家长和同学知道,据科学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我们这个教学班采取的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能将这个时间缩短一半,大约12天左右。”

“那我们教学班的一个教学周期是不是12天?”一位女家长问道。

“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将这个周期定为15天!”余慎言含笑答道:“也就是说,我们能在半个月内,让孩子们将热爱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固化下来。以后,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再也不是一种烦恼,而是一种终生相伴的乐趣!”

……

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询问了起来。

有些余慎言自己给予了回答,有些则由张洋和梅心龄作了回答。

最后有家长问道:“请问教学班是如何收费的?”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