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十五年,秋。
李如意坐在屋外的树桩子上,一边喝着从村子里偷来的烧刀子,一边往嘴里扔花生米。
看着天上那轮又大又亮的月亮,李如意幽幽的叹了口气,“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她,李如意,二十一世纪的正直好青年,在本该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的年纪,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来到了大盛王朝。
从一个将人人平等的年代变成了一个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年代。
想到自己前十年的经历,李如意忍不住给自己一巴掌。
好歹也是看过言情,宫斗电视剧的人,怎么还在感情上面犯了蠢。
不过,悬崖勒马,尚未晚矣。
以前的种种,就当是过眼烟云,揭过不提,现在,才是她人生的新篇章。
但是,看着自己身后那个晴天漏风雨天漏雨的屋子,李如意俏脸瞬间皱成一团。
马上就中秋了。
中秋过后,天气转凉,修屋子的事必须尽早提上日程。
她回来就带了几件夏衫,衣服也的再置办几件。
修屋子,买衣服,李如意掰掰手指头,想到自己手里仅有的那几两银子,愁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
这花钱的地方太多,手里钱太少,收支不平衡很容易造成财政赤字,再想不到赚钱的法子,她连这个冬天都挨不过去。
“赚钱赚钱,在不赚钱就的吃土喽。”李如意从树墩子上站起身,摇摇晃晃的朝屋子里走去。
李如意才躺下,门就被人砸的‘哐哐’响。
本就不结实的茅草屋也随着晃了晃,本就不多的茅草更是飞的到处都是。
深夜来人。
李如意披上外套,点亮油灯,拿起自己放在门后用来防身的锄头,这才压低嗓子问,“谁啊?”
“是我。”门外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女声,正是李如意的祖母,王翠花。
王翠花这个祖母,可以说是李如意两辈子里见过最奇葩的人了。
她才穿越过来,就被王翠花三两银子卖给何家当丫鬟。
她脱离奴籍才回来,王翠花又想把她嫁人换彩礼还给她那两个不成器的孙子娶媳妇。
她不愿嫁人,王翠花直接撕破脸将她赶出家门,甚至还当众放话说她什么时候想明白准备嫁人了,再什么时候回去。
这么一个奇葩祖母深夜造访,准没好事。
不等李如意把门完全打开,王翠花便从门缝里挤了进来。
平日见了李如意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王翠花此刻满脸堆笑,笑的一脸谄媚,“如意啊,你今年十七了吧。”
一心想把自己嫁人换彩礼的王翠花突然问自己年纪,李如意心中瞬间拉起警戒线:“刚过十六生辰,还没十七呢。”
对于李如意的反驳王翠花充耳不闻,继续故作慈爱的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有你大姑了。”
李如意静默不语。
“如意你年纪也不小了,也是时候找个人嫁了,你爹娘死的早,你也不懂事,婚姻大事也没人替你操心。
我前几日特意托人给你说门亲事,这人你也认识,就是咱们村口的李猎户,李猎户的年纪是大了些,但年纪大的男人会疼人,而且这李猎户光靠卖皮毛一年都能赚十几两银子,这种好事,打着灯笼也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