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才到东蛮没多久,这已经是第二次受伤了……”
紫鸢面带担忧,看着陆清猗手臂上的伤口。
陆清猗吃下一勺茶羹,眉头登时皱了起来。
果然,她还是很难喜欢上茶羹的重口味。
“不是什么严重的伤,你们也别太担忧。”她安抚着紫鸢,正要再说些什么,一阵喧闹声从殿外传来,间或夹杂着几声女子的呵斥声。
努达海看着眼前将鞭子挥舞得虎虎生风的女子,心下就是一惊,这位姑奶奶怎得过来了?不是说被关起来了么?
“努达海!你来得正好,让这些人都给我让开,否则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努达海苦着一张脸,“这……贺小姐,这些侍卫都是殿下安排的,小人实在不敢擅自做主……”
“好你个努达海,几天不见你是长胆子了不成?今天我还就要进这个门,我倒要看看勾走姬殷离的女人是何等花容月貌,你要拦着也没用,我告诉你,今天就算姬殷离来了,我也硬闯不误!”
贺家珍很气,她自幼和姬殷离一起长大,青梅竹马郎才女貌,互相对对方有好感。
原以为凭她的身份,自己肯定是皇妃的不二人选,却没想到被一个异邦女人抢了位置。
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贺家珍不能接受,原想着在大婚当日去质问姬殷离一番,却不料被父亲关在了房里,直至今日,她才找到机会溜了出来,但是事情已成定局。
想到这里,贺家珍眼中划过一丝阴鸷,右手握紧鞭子高高扬起,皮鞭击打在皮肉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守卫吃痛,贺家珍已经趁机进去了。
努达海心下焦急,让一个守卫赶紧去寻姬殷离过来,自己则快步去寻贺家珍。
“你就是姬殷离的皇妃?”她眼中极快地闪过一抹嫉妒之色,“敢不敢出来跟我比试一番?”
贺家珍手腕一动,鞭子落在了一张椅子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这显然是下马威。
大婚当日贺家珍不在场,她以为陆清猗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原以为她能看到陆清猗惊慌失措的神情,但陆清猗显然没让她得逞。
陆清猗依旧坐得端庄,身形都不曾晃动半分。
“阁下想要与我比试,难道不先做一番自我介绍么?”陆清猗面容含笑地看着贺家珍。
她居然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贺家珍目光暗含鄙夷地看着陆清猗,“我是谁你还没资格知道,如果你能赢了我我倒可以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不过我看你是没这个机会了!”
努达海匆匆跑了进来,见事态尚且平稳,心下放松不少,“贺小姐,不知您这次过来贺大人可知道?要不要小的派人去通知一声?”
“你闭嘴!”贺家珍狠狠瞪了他一眼,“别想着拿我爹来压我,这里还轮不到你一个奴才来多嘴!”
“哎呦贺小姐,您可别折煞小的,小的哪敢啊……”努达海脸色有些难看,却还是腆着脸赔罪,“奴才这也是怕贺大人担心……”
贺家珍没再理会努达海,“我在问你话,你到底答不答应?”
“不答应,”陆清猗回答地斩钉截铁,不带半点犹豫,“且不说我来自临沧,本就不是什么善武之人,再者,我也没有理由答应一个素未相识的陌生人的比试。”
陆清猗面含微笑,纤长莹白的指尖捏在杯壁上轻敲了几下。
她的反驳彻底惹恼了贺家珍,贺家珍不管不顾地挥起皮鞭,就在鞭子将要落到陆清猗身上的时候,一抹玄色身影飞身向前,徒手接住了皮鞭的攻势。
陆清猗卸掉手上的力道,看向突然出现的姬殷离。
“姬殷离!”贺家珍气结,“你干嘛拦着我?”
“不拦着你,就眼看着你打孤的皇妃么?”姬殷离挡在陆清猗身前,蹙着眉头看向贺家珍。
贺家珍的神情僵住了,眼中划过不敢置信、痛苦、愤怒、嫉恨等诸多复杂的神色,“她是你的皇妃?那我呢?我是你的什么人?”
她扑到姬殷离身上,拉扯着他的袖口和衣襟,质问道:“你不是说过,我才是你唯一的皇妃么?那你为什么不娶我,反而娶了别人?你说啊!”
姬殷离眼中划过三分怀念、三分不舍,最后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坚毅的神色。
他一把推开了贺家珍,“你想要孤娶你?”姬殷离勾唇,笑了,“可以呀,皇妃的人选是皇叔为孤挑选的,你若是想成为皇妃,那就去求贺大人,让他和皇叔说一说,请皇叔选你做皇妃好了。”
“反正皇妃是何人与孤来说都无所谓。”
姬殷离的姿态让贺家珍觉得他们往日的约定和情谊都变成了一场笑话,无尽的愤怒和失望迷失了贺家珍的机智,她娘都想都不想,一巴掌便就要打上去,姬殷离也半点不曾躲闪,仿佛任由她为所欲为。
姬殷离不想躲,陆清猗却没有任由这一巴掌落在他脸上。
她拽住了姬殷离外袍一角,用力拉了一下姬殷离,贺家珍的一巴掌不出意外地落了空。
“贺小姐,”陆清猗站了起来,“今日贸然闯进来,不知多少人都在留意我这里的一举一动,要是你在这里打了殿下,即便有贺家做靠山,没有人敢当面为难你,但是背地里少不了编排几句,想必贺大人也不愿见到这一幕。”
贺家珍失去的理智一点点回笼,她同样也知道陆清猗说的是实话,可就是不愿低头,仿佛那样就落了下风。
她讥讽道:“你别和我扯这些废话,想来临沧人也和你一样只有嘴皮子利索而已,我突然想问一句,你们临沧的士兵在战场上比的是什么?和敌人讲道理么?真搞不懂你们学那劳什子四书五经有什么用?那些在战场上可以保命么?”
“贺小姐说笑了,”陆清猗的神情有些冷,“临沧虽然没有东蛮这般尚武,但是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临沧的士兵并不逊色于东蛮士兵,他们同样骁勇善战,英勇无畏,他们中有很多人世世代代都在守卫着临沧的安宁。”
“临沧的学子并不只读四书五经,他们还要学习国史等其他书籍,我承认,学这些虽然不可以保命,但是这些却可以使万民开化明智,通晓事理、孝义,更方便君主统治、管理。简言之,武可以安邦,文却可以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