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笑读朱元璋 第三章 忍辱偷生

朱元璋所在的寺院名叫:皇觉寺(后来朱元璋赐名:大龙兴寺,现在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寺院地址位于安徽凤阳南六公里处,在朱元璋入寺之前是个破烂不堪的小寺庙,但是当朱元璋发达之后,皇觉寺也一夜之间闻名天下。

元顺帝至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344年,我们的八哥十七岁进入了皇觉寺当上了人生第二个差事:和尚。

法号:元龙(也有的人叫如净,元龙这个法号不一定准确,因为在当时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不过后来他老人家当了皇上,这史书向怎么写就是人家的特权,不然不和他心意的话,宰了你丫的,反正死在朱元璋手下的亡魂没有上万,也肯定上千!)。

虽然名义上他是和尚,但是实际上他连和尚都算不上。

按照事实来说,朱元璋的等级应该是小沙弥,这个级别比和尚还要低一级。

因为在朱重八进入寺庙后的不到两个月,就被轰了出来,成为了赶脚僧,开始四处化缘,也就是要饭。

这种生活绝对不是朱元璋想要的。

但是面对主持和方丈的强权,面对着对方胳膊比自己大腿还要粗的霸权,他只能默默忍耐。

要饭就要饭,又不是没要过!

谁怕谁!

嗯没办法,谁叫他老人家命苦呢,转来转去,又做起了本职工作。

这也就更能够表明他从一个和尚一夜翻身到皇帝之间的变化,不是喝了王八汤,就是变成了超级赛亚人,反正就是不一般的彪悍。

而在这两月的时间里,八哥的工作是除了敲钟就是洗衣和做饭。

至于佛学念经什么的和他根本无关,你哪凉快哪呆着去。

不过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朱元璋所想要的,因为在以前自己是吃不饱饭的,每天除了放牛就是挨揍,别说白面馍馍了,就是棒子面窝窝都不一定见过几回。

他来皇觉寺根本的目的就是找活干吃饱饭。

现在让他来做饭,正和他心意。

因为和尚的饭菜是可以克扣的,和尚的伙食是可以私吞的,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面,自己就能够偷吃一部分,哪怕是个饭渣都是香的。

其实这并不能算是他贪污,因为对于经历过生生被饿死的变故后,对于劫后余生的人来说任何饭菜吃下去都是香的。

只不过唯独不一样的是,朱和尚现在任务变了,变成了一个光头佬眉头一拧,看着眼前这个毛没长齐严重营养不良的黄脸瘪三气不打一出来,弯着嘴掐着腰瞪着眼憋着火指着眼前的小小瘪三怒喊。

去去去,吃饱饭,找活干!

在皇觉寺呆的这段时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这一天,朱元璋外出干活回来晚了,和尚们早早的就山门给关了,任朱元璋怎么叫唤就是不见人来开门。我觉得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人品有些问题,最起码和这些和尚的关系相处的不是很融洽,不然这些个臭光头为什么要难为他。

就在这种叫门不开叫人不应的情况下,朱元璋只好在山门外睡觉。

他躺在地上,看着满天星辰,斗转星移间脱口而出,也许是顺口胡诌道:

天为罗帐地为毡。

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妨长伸脚,

恐踏山河社稷穿。

史书上说,因为这一首诗的脱出,还惊动了寺庙里的伽蓝神。这一段我们就不讲了,因为这一部分太过神话,完全是编出来骗小孩的把戏,我们在这里就不提了。

在这种环境下,朱元璋什么都忍了。

为了吃饱饭听人劝,为了睡好觉忍人言。

为了吃,我忍;

为了睡,我干。

也就是在这种虽然称不上衣食无忧,但也勉强能够填饱肚子的日子里,朱元璋度过了短短的两个月。

【提钵要饭】

两个月之后,寺院的主持和长老眼看着寺庙里的饭菜一天天的减少,生怕自己也被饿着的他们开始要求僧侣们云游四方。

当然了,和尚们可不这么说,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叫他们去要饭。

美其名曰:化缘!

因为皇觉寺是靠收租和香火维持生计的。

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人们死的死散的散,谁还种田,谁还烧香,更别说给香火钱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久后的一天,化缘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终于落在了八哥身上。

迎接他的是一面敲的掉漆的木鱼,和一席破了数个大洞的破烂袈裟。

拜别了师傅和主持。

从此以后,朱元璋又是只身一人,硬着头皮,敲鱼念佛,行走人间!

无论是哪个时代,要饭都是不好过的,朱元璋在两个月前父母双亡的时候,就曾要过饭,对于要发他应该也是掌握了一些要饭的技巧的,现在重拾饭碗比那些生猫子要强上一些是自然的。况且在寺院里面呆的久了,那些从前游方的和尚也会不时宣扬自己的云游经历,这些事情朱元璋记在心里,现在只不过是从理论进入实践。

***大人不是说过嘛,一切思想都要从实践出发,脱离实践的思想是空想主义。

还是那句话,为了吃,我忍,

为了睡,我干。

不就是要饭么,别人能要,我也能要。

朱元璋记得那些老和尚说过,要饭的人不能在穷乡僻壤里转悠,那些地方虽然老百姓实在,但是能施舍的也很有限。

所以八哥选择的就是那些富庶的大户人家。

而这些大户人家多半家里都养着条恶狗看门,这些个畜生比人的眼睛要尖的多。看着你穿的破烂不堪,衣衫不整,就龇牙咧嘴,张牙舞爪的狂吼。

主人在旁边,吼的更欢,狗仗人势毕竟有它的道理。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点,所以到了临近大户家院门的时候,就玩命的敲木鱼,高喊着佛家口号,虽然没学过经文,但是阿弥陀佛还是会来上几句。

哄哄这些野路子也是没问题的。

况且能做大户的人,底子大多都不干净,在那个人吃人,鬼吃鬼,畜生比人活得都滋润的年代,没有点势力,你有再多的家财也能给你榨干。

而这些大户越是有钱就越迷信,他们平日里坏事做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暂且不说,就说当地主榨取租户的血汗钱这一块,他们心里就很是发毛。

他们也怕哪天向阎王爷报道的时候,被上刀山下油锅,永世不得翻身。所以他们在活着的时候,也都敬畏菩萨,这也是为何寺庙能够比较长时间维持生计的缘由所在。

就是在这种漏洞之下,那些个地主大户见到和尚也大多客客气气,从自己家狗嘴里掏出一星半点白红不清猫不理狗不叼的玩意儿出来,舍给前来化缘的和尚,也算是给自己为佛家修了一些善事,片面的贿赂贿赂佛祖,让他老人家在坏人名册上给自己少记上一笔。

所以八哥所到之处虽然不敢说酒足饭饱,起码不至于曝尸街头。

在这种走走停停中,朱重八一路向南,先到合肥,再到淮阳,后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凭借着他的十一路汽车,就这么一路走下来,所到之处也大多是赤贫一片。富户富得流油,穷人穷的要饭。

虽然受尽的他人的白眼和热讽,但是也同时见了世面,扩大了眼界,锻炼身体的同时,长了很多见识。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轰动全国的大事很快传遍了淮西大片地区。

公元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在颍州起兵造反。

起义的教化:白莲教;

宣传:弥勒佛降生;

自称:明王出世。

这也是第一个举起反元大旗的人物。

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虽然他们的起义很快就被元军所镇压,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存在的历史地位。

有人开了头,就好办了。

在韩山童和刘福通造反后不久,另外一个人物也揭竿而起,他的名字叫:彭莹玉(因为他也曾当过和尚,所以有的人叫他彭和尚)。

也许单单说这个名字我们还不太容易记住他,好吧,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为我们所熟知,那就是:五散人(出自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它是其中一个,也就是那个脑门上长个包,圆脸乐呵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每天出门背个麻袋走哪背到哪的布袋和尚,说不得。)

姓名:彭莹玉;

性别:男;

民族:汉;

破壳出生地:袁州(今江西宜春);

宗教信仰:白莲教;

彭莹玉传教范围是淮西,传教名字:弥勒教。因传教范围在南边,所以被称为南派。

而韩山童和刘福通被称为北派。

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都是相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推翻元朝这个操蛋政府,干掉元朝这群混蛋统治者。所以他们很自然的就合二为一,都宣传弥勒佛和明王,起义的教徒都用红巾裹头,以此来区别元军。

也因为这样,他们还被人们称为红巾军,或者是香军。

他们信奉的是白莲教,又被称之为弥勒教,宣传明王出世,后来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名字,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明教!

而我们的八哥,现在所游方的地区就在他们起义的势力影响范围之内。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