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素闲 默认卷 第二章

混混沌沌中,竟已过了一个寒冬。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浸得地上的草越发绿得刺目。素闲穿着厚厚的棉服,在积雪消融的墓前,一个个地磕过去。母亲,父亲,祖父,大哥,二哥,小妹……这些似乎昨天还在跟她说话的人,如今却已阴阳相隔了。他们在黄泉团聚,却留下她一人孤零零地遗落世间。

“咳咳……”春寒料峭,她忍不住轻咳了几声,身边的男子赶紧将狐裘披风递给她。

素闲感激地朝他一笑:“谢谢。何大哥,我们走吧。”

男子喊了声:“小六!”不远处的一辆马车便驶了过来。他小心翼翼地将素闲搀上马车,自己同那叫小六的男子坐在了车头。

素闲已不知如何报答这个名叫何季伦的男子了。是他,将她从死人堆里挖了出来;是他,访遍名医,她才能黄泉路上回头;也是他,将她的亲人一位位安葬,让他们入土为安。他对她的大恩大德,她没齿难忘。

回到住处,素闲郑重地向何季伦行了一个大礼:“何大哥的恩情,素闲铭记在心,日后定当回报。叨扰多日,我也该离去了。”

“怎么要走啊……”小六的话,被何季伦一个眼风扫断了。

“杨姑娘要去哪,我送你吧。你一个姑娘家,身子又没好透,我实在不放心。”何季伦说得很是诚恳。

素闲想了想,自己这样确实走不了多远,欠了的恩亲以后一并还就是了,便道:“有劳何大哥了。我想去钱塘,知府的二公子,是我未婚夫婿。”在这世上,她已没有亲人了,唯一能依靠的,也只有钱塘陈家了。若换以前,没有家人陪同,她定是羞于上门的,可如今那里却是她最后的归宿了。

何季伦拍拍胸脯,笑道:“真巧了,我也是钱塘人,刚好去探探亲。这事包我身上了!”

行了十几日,三人终于到了钱塘。恰逢晌午,何季伦带素闲去“楼外楼”吃饭,给小二塞了块碎银子,小二屁颠屁颠地带他们进了二楼最好的包间。三人赏着西湖的烟柳春色,品尝着醋鱼、龙井虾仁、叫花童子鸡一众美食,别有一番惬意滋味。

小六一手啃着鸡腿,一手指着隔壁的一座楼,问:“啥啥楼?那字写得挺好看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念,嘿嘿。”

何季伦白了他一眼:“平时让你多读点书,你就知道吃饭和睡觉!”

素闲掩嘴一笑,道:“潋滟楼,取自东坡居士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小六傻笑着摸摸脑袋:“杨姑娘真有学问,知道的真多。不过,那楼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正经的地方,看看那些进出的女子和男子,倒像是妓院。”

何季伦抿了口黄酒:“不是像,就是。这潋滟楼啊,不单单是钱塘,更是江南出了名的青楼。不过人家档次高,接待的不是官家,就是富家。”

小六顿悟地点了点头,指着门口一对搂搂抱抱的男女道:“大哥,你看那男的,是官家还是富家的?”

何季伦瞥了一眼:“官家的。那目中无人的气派一看就是官家才能调教出来的,再看他穿得花里胡哨、一脸纵欲过度的样子,我料定他老子也不是个什么好官——”

话音未落,素闲的筷子掉在了地上。何季伦转头一看,只见她的脸色一片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