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扬,号婉如,回族人。1894年2月15日生于天津城北郊大沟头的一个穷苦人家。她出生时家里已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全家人都靠她父亲开的小羊肉铺维持生活。一家人生活十分节俭,母亲持家有方,虽多添了一个女儿仍然疼爱百倍,尤其是小婉如从小就聪明伶俐,更加得四个哥哥的喜爱。有几次家里没钱买米下锅了,妈妈牵着她的小手,提着家里冬夏季的衣服到当铺去典当度日的情景,她仍记忆犹新。有一次她父亲刘长发带她到当地回民开的刘记饭庄去办事,婉如看到饭庄的老板对她父亲很热情就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回家后,父亲把离奇苦难的家世慢慢告诉给了6岁的婉如和她的几个哥哥。
刘清扬的家庭是在曾祖时才到天津落户的,曾祖以上的原籍是河北省沧州。某年河北闹特大水灾,全区河水泛滥淹没了村庄、田地,沧州一带几成泽田。在旧封建时代无人救济,被淹死的人畜数以万计。史料记载此次洪水是在清嘉庆六年,即公元1801年6月起大雨五昼夜,前后霪绵二十余日。直隶被水淹没达九十余州县,京城西南几成泽国。曾祖和一个弟弟两人当时都不过七八岁,家里人为了让他俩活命,把两个孩子放在一个大木盆里,顺洪水过运河漂下天津,到达天津郊区。不知过了几天几夜没吃没喝风大浪急的日子,两个孩子居然活了命。曾祖和他的弟弟沿途挨户讨饭,在半路上走失了。两人虽年幼无知,但知道自己姓刘,是回教人,讨饭时不去佛教人家讨,只到门上标有阿拉伯回教经文,即挂有“经字堵阿”的门口要“乜贴”(施舍)。当时天津大户有一家刘姓回教饭庄(刘记饭庄),饭庄比较大,生意比较好,老板又乐善好施,就收留了刘清扬的曾祖当小伙计。由于这孩子勤快聪明很快得到老板的培养,教他读书识字甚至学记账,最后当了饭店的管账先生。长大后,刘老板帮着他娶了媳妇,结了婚,生了刘清扬的祖父,取名刘广升。刘广升小时也为饭庄当伙计。长大后就由曾祖的关系,从刘记饭庄每天批几十斤羊肉,开了一间小羊肉铺。结婚后,生了刘清扬父亲刘长发,由于几代单传他也就继承了祖父的遗业,仍开着这个小羊肉铺。刘清扬小时全家人的生活就赖以为生了。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的高潮。6月17日天津大沽炮台失陷后,天津战役爆发。义和团团民和聂士成部两万余人勇猛顽强,视死如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力战几昼夜,击毙侵略军几百名。7月2日张得成率义和团从马家口向租界猛攻,他大摆“火牛阵”排除地雷封锁,一度攻进紫竹林租界。幼年的刘清扬每日关注战况,她为英勇杀敌的义和团喝彩。7月9日租界联军分路向天津城西南郊进攻。聂士成军与八国联军激战于天津南门外八里台。聂士成战死阵前,侵略军兵临天津城下。
在八国联军入侵天津的日子里,天津城外各路交通中断,牛羊进不了天津,她父亲仅有的一个小羊肉铺维持不了几天,因此很快倒闭了。城外炮火连天,城内物资匮乏,全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可是新任帮办北洋军务大臣宋庆不杀侵略联军,反而伙同马玉崑大杀义和团,数千团民被宋庆杀害,以致无人守城,无人巡街盘查奸细。7月14日凌晨联军骗开天津南门,用炸药炸开城墙,练军守备战死在城墙上。侵略军攻陷了天津后,在城中心鼓楼架炮,向逃难的人群连放排炮,每一排必倒毙十人,又连放开花炮,死伤更多。鼓楼至北门外水阁,积尸数万高数尺。八国联军连日屠杀,天津西门边死尸成山,海河上漂浮的尸体堵塞了河道。幼年刘清扬耳闻目睹了这一切侵略行径,义愤填膺。她在一份回忆录上写道:“敌人站在城墙上对惊惶逃亡的市民,当着活靶子来射击,因而尸体累累惨不忍睹。我当时7岁,但这些灾难的印象深刻在记忆中,永远不能消灭,这是帝国主义给我的幼稚心上的巨大创伤,侵略战争的残酷给我上了第一课。”
侵略军入侵天津后烧杀抢掠。刘长发贫困交加没有生路,于次年1901年患痢疾病故。回教人的丧葬本来很简单,但一时竟无钱料理丧事,最后还是一位非回教的朋友借了钱料理了后事。小小刘清扬在国恨家仇下,从此立志为反帝反侵略奋斗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