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方先生觉得,大利于民,有何不好?”
刘哲面色一冷。
他以为这方铭渊,又是那种高高在上,看不起农民的人,心中都有些让他担任司马一职了。
旁边的吕大锤也看到了这份政令,怒视方铭渊:“方先生是看不起我们农民?”
方铭渊苦笑:“非也非也!恰恰相反,我方铭渊也是农户出身,对土地感情颇深。但此时,殿下有点操之过急啊。”
“噢?”
刘哲眉头一皱。
方铭渊点头解释道:“殿下鼓励农民开垦屯田,这是好事儿。但殿下有没有想过,那些豪强望族,如何处之?”
刘哲浑身一震,陷入沉思。
这个还真是个问题。好像在每个朝代,农民的耕地都是不够的。但事实是不够么?不,不是不够,而是大部分土地,都归于官方和望族手中。掌握着最重要的生产工具,自然也就掌控着社会劳动力。
鼓励农民开垦屯田,倒是不会直接侵犯到望族现有的土地利益。
但是,如果农民都有了自己的田种,谁还会去给地主家当佃农?没了农民,你还能指望那些员外老爷,亲身耕地?
若是刘哲现在王府强盛,自然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但至少现在,他还要仰仗这些望族,一方面,他要借助他们的销售网络,让自己变得富可敌国。这些东西,可不是一朝一夕自己就能建成的。另一方面,这个年代的豪强望族,本身就是社会三大体系之一,他若贸然动手,定会引起社会不安。
对于羽翼未丰的他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莫非这个政令,就不能施行了吗?”
刘哲有些不甘。
方铭渊呵呵一笑:“殿下,目前情况,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噢?”
刘哲大喜。
看来自己招人才,果然有用!
他毕竟不是万能的,多一个更了解这个社会的人帮他想办法,自然是事半功倍。
方铭渊道:“其一,开垦屯田,望族占其三!”
刘哲怒道:“绝不可以!”
方铭渊的意思就是,农民开垦出来的田地,要让望族占去三分?这个刘哲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殿下听我说完,其二,望族占其三,但土地继承法,需要得到变更!”
刘哲浑身一震。
土地继承法!
这可是掌管一块儿领地的大事!这里面的学问可多了。毕竟自古以来,土地都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东西。
在古代,那些望族为什么会一直延绵发展,经久不息?一是因为他们对原石土地的占有,对社会资源的掌控。另一方面,就是长子继承法!
自古以来的长子继承法,严重阻碍了土地通过继承进行分割,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让土地很快重新分割,重新交易。
这是历代统治者都忽视了的一个问题,当然,更多可能,是因为他们还要仰仗这些望族,帮助他们统治。
但是……
刘哲不需要!
他兴奋地看着方铭渊:“方先生继续!”
方铭渊呵呵一笑:“殿下第一条政令,应该加上一条,土地将由长子继承法,更为自然继承法!望族子嗣,不分老幼,不分尊卑,平均分配,长此以往……”
大才!
这是一个大才啊!
刘哲激动无比。看来这个方铭渊,并非一个简简单单的教书先生。对当今天下局势,都有一定的理解和剖析!
自然继承法!
这便是一个高招!
杀人不见血!分割望族土地,就在无形之间。别看这一个小小的继承法更改,这会让土地重新流动起来!谁家没有个败家子?谁家都是争气的娃?
没钱了怎么办?
卖田!
一些努力的农民,可以买来,社会经济,一下子就盘活了。
这招就叫,让土地流动起来!
把经济盘活起来!
“哈哈哈哈好!”
刘哲放肆大笑。
沈若愚听了也深深吸了一口气:“方先生,此法可行!”
方铭渊笑道:“那就要看这些望族上不上当了!”
刘哲神秘一笑:“容不得他们犹豫,因为我还有第三招!政令发下去,佃农开垦农田,望族占其三!”
“是!”
刚刚重建的王府,忙活起来。
很快,第一条政令,就被贴在城门口。
“开垦屯田!”
全场震动。
百姓们纷纷涌来。
“开垦屯田?这……这意思是,我们可有自己的土地了?”
“真的假的?”
“殿下这是疯了吗?好事儿啊,天大好事儿!”
“只是望族三成,哎,果然还是一丘之貉!”
“自然继承法?哼,这岂不是依然禁锢着农民土地?”
虽然如此,人人还是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很快,这道政令,就被快马加鞭传递到江州制下的七个州县。
先不管各大望族如何在想。
刘哲这边刚刚传达政令,就骑着马,再次来到他的天工坊。今天得到方铭渊这个人才,他是开心极了。
和他交流之后,刘哲突然悟出来一个办法。
也就是他说的,第三个办法!
那就是改进生产工具,彻底打消望族们会因此导致人手不足,没有佃农的情况。以前十个劳动力可以干的活,如果一个人可以干呢?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个方向想都不敢想,所以方铭渊没有考虑这些。
但是刘哲就不一样了!
他是可以实现的!
“把城中有名的木匠,都给我叫来!”
刘哲吩咐苏屠。
苏屠马上去办,半个时辰之后,稀稀拉拉十几个木匠,出现在天工坊的院子中……毕竟他们暂时还是外人,里面的机密工厂,自然不能让他们看到。
刘哲已经在草纸上,尽量画出一个图形来。
估摸着差不多了,才拿到这帮木匠跟前,问道:谁能造出这样的东西来?”
众木匠一看,纷纷道:“殿下,这个不难!”
刘哲开心道:“好,每人发给足够的材料,做出来给我看看!”
苏屠好奇问道:“殿下,这是何物?”
刘哲神秘一笑:“让望族无法拒绝的最后一击!”
苏屠挠挠头,表示不明白。
这个东西,确实不很复杂,但是在农耕历史上,却有着重大意义!
这就是代耕架!
“代耕”即“代耕架”,又称“人力耕架”,顾名思义,是一种依靠人力牵引取代畜力牵引的耕地机械。
在历史上,代耕架最早出现在唐代,“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省力而功倍”,可以证实当时代耕架的出现。但代耕架却是在明代才得到较大发展,明代一个奇人固定了“代耕架”的样式。
此人便是明代有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王微!
王徵在《代耕图说》中写道:“先为两辘轳架,两辘轳系两长索,贯犁其中。两人递转辘轳之索,一人扶犁往来,自可耕也。”
用一根长索将两个辘轳连接在一起,两人分别站于辘轳两侧,一人于其后持犁保持犁前进的方向。辘轳两头安装十字交叉的橛木,两人通过手扳橛木,使得“代耕架”带动着犁向前进。手扳橛木,辘轳滚动代替纯粹的人力拉犁,如此便达到了节省体力的目的。同时三角形的人字架有利于保持架子的稳定性。三人合作,轮流协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后世,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农耕工具,是因为这种代耕架制作成本较高,切用途单一,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但是……
现在情况却是不同?
首先,精通杠杆原理的刘哲,对代耕架进行了一些改进和简化,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极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成品大小。
其次,因为这是江州!
蜀中多丘陵之地,各种大型农具运输不便,整个社会普遍都是人多牛少,指望畜力更是不太可能。
于是,代耕架的普及,还是相当有市场的!
刘哲稍微计算一下,之前十个劳动力的工作量,三个人就可以完成。
如此一来,那些望族还有什么理由埋怨劳力不够,来拒绝他的政令?
很快,十几个木匠,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刘哲检查了一下,留下其中做得最好的三个人,因为他们对杠杆原理,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其他的人,都各自给了一些钱,打发回家。
三个匠人,在刘哲的“威逼利诱”下,又成了天工坊的木匠。
加班加点,第一台刘哲真正满意的代耕架,终于出炉。
这个时候。
幺蛾子也如期而至。
先来的,果然是黄世祥。
他听闻殿下刚到家,马不停蹄赶来,一脸清泪纵横跪在地上:“殿下,殿下,您这自然继承法,万万使不得,使不得啊!殿下您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他抱着刘哲大腿,就是不松手。
为了表示着急,鞋子都穿反了。
刘哲冷冷一笑。
使不得?
他自然之道黄世祥为什么来,因为他是家中长子!按照以前法律,他是可以全盘继承家中产业的,现在搞这么一个自然继承法,岂不是把他的利益全部分给那帮兄弟姐妹?
刘哲哈哈大笑:“黄兄啊,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怎如此看不通透呢?此事对你是有利的啊!”
“此话怎讲?殿下务必教我!.”
黄世祥擦擦眼泪,看着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