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在新疆长大 序 在荒原上浅吟低唱的歌者

董立勃

读完长篇小说《在新疆长大》,才想起了解一下作者,知道他已经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与人合作编写了两部已公映的三十集新疆南疆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作家,被媒体称为“南疆的歌者”,让人联想起那些在荒漠戈壁怒放的红柳花,在寂静的荒原顽强生存,在苍茫大地倾泻生命之美。

文学作品能经受历史的检验,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似乎当下轰轰烈烈,而斗转星移,却销声匿迹,是大多数写作者尴尬的结局。能够传下去的杰作,都离不开一块土地,一段生活,一种风格。叙述一个普通的故事,饱含时代的精气神,深藏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崭新的视角塑造一个喜怒哀乐的世界,审美愉悦穿越时空,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成为久久流传的著作。这才是艺术的生命力!

新疆文学虽然繁荣,但小说创作始终是个弱项,写南疆的长篇小说屈指可数。鞠利先生的三部长篇小说都是根植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南疆地域,实属不易,独树一帜。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时代的步伐,血脉的跃动。他为人们打开了那片辽阔土地上不同族群的奇异风情,大西北隐秘的生活一角。总有一种阅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走进塔克拉玛干边缘的那群人。在呼吼的大漠沙暴中,我们能清晰地分辨出浅吟低唱的歌声。

《在新疆长大》,其实是一个孩子眼里的成人世界,南疆兵团是他的故乡本土,一群孩子的命运从那里出发。在新疆,有一批批出生于六十年代的孩子,被称为“疆二代”,这具有时段表述的意义。他们的父辈来自五湖四海,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成家立业以后,养育了新中国的新新疆人。而他们的声音却异常微弱,似乎即将被遗忘,其实他们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也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这一代人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成长经历,当他们长大后又面临另一种不可言说的困惑,他们企图摆脱自己眼里的父辈悲苦命运,探寻远方的梦想,走到天涯海角,最后,他们驻足回望,恋恋不舍,因为这是他们的家园。在艰辛的途中,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几乎无人知晓。而这部小说却描绘了那群真实的人们的凄美故事,弥漫着辽远的大漠沙尘,镌刻着醒目的时光烙印,飘洒着浓郁的新疆气息。在广袤荒蛮的雄浑背景下展开的人与自然的搏击,生存与生命的杀伐,生活与人性的抗争,一幅幅画卷在绿洲、戈壁铺展开来,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悲情和巨变时代的悲壮,人物形象熠熠生辉。数度让我难抑悲欢,怆然泪下,喜极欢笑,仿佛置身于那个曾经波澜壮阔的年代。我喜欢它。

小说是说事、写人,写生活在一个地域人们的传奇故事,除了深邃的思想,人性的感悟,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技巧精通的手法,才能完成一次审美的创造。生活的真实、审美的真实和情节的真实,构筑结构的真实,环环相扣,才会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泥土气息的大地,生生不息的魅力。这部小说里散发出的人性温馨、乡土芬芳,缭绕于心,几乎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看到邻家姑娘,一次次把人拉回到久远的时代,读出了感动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好一派南疆风情!作者用一种独特叙事的调子,将语言简洁组合,又不失冲击力,独到的故事叙述和情节设计,引人入胜,把最边远、最底层新疆孩子的成长写得痛彻骨髓,看似不事雕琢,却把握了较好的文本技巧,有一种烈烈大漠的风骨。

新疆的长篇小说作者一直在艰难地跋涉,文坛需要一批有才情、有使命的作家。这是一个辉煌伟大的时代,需要有人发声,记录她、描绘她、叙述她。鞠利默默走在长篇小说的创作道路上,孤独和冷落似乎没有对他有多大影响,我想,他一定怀揣着一个坚定如铁的志向,一直朝着圣洁的雪山之巅奔跑。

是为序。

2016年4月18日于乌鲁木齐

(董立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