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美丽的战争 §国人的卫生观

扯这个话题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我终于忍不住想发泄自己的偏见——某些中国人的辞典里是没有“卫生”这两个字的。咱们的标准是干净与否,干净与否的标准是“眼不见为净”。而更受推崇的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甚而至之,讲不讲卫生一度成为划分阶级、路线的一大标志:“文革”中,我下放在煤矿接受再教育。对苍蝇哄哄的食堂和随便喝我杯中水之人曾啧有怨言。讲用会上便被斥为小资产阶段思想,吓得我从此也端起别人水杯就喝,不洗手就抓馒头,总算又被认为树立了无产阶级思想,不幸的是我付出了慢性肠炎的代价。

令我佩服的是,不少人的肠胃的确了得。我认识一个自称铜肠铁胃的家伙。亲眼见他表演了就生水吃肥肉的绝技,果然安然无恙。遗憾的是此公的肝却不是铁的,他到底因肝炎住进了传染病医院。这并非个别例子。有资料表明,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是咱们国家的几项居世界领先地位的项目之一。不过更使我佩服的是许多人的勇气和信奉祖训的至诚。他们不怕得病,得了病也照上餐馆不误。反正也很少有人怕他们传染。传染了也只会怪自己运气不好。

金圣叹曾列举一些“煞风景”的事,如花间晾裤之类。其实生活中煞风景的事何止千万!夜游归来,灯彩如波,摊点殷殷,正思来点宵夜,忽见那洗碗的桶,水色如酱,其浓如糊,那碗洗了怕比不洗还让人恶心。岂非煞风景乎?出差投宿,一掀被褥,一股恶气,亦非煞风景乎?寿筵喜宴,觥筹交错,不亦乐乎;岂料席终,抢厕所的抢厕所,挂盐水的挂盐水,岂止是煞风景乎?此类事俯拾皆是,多说倒人胃口。但我发现一个怪现象:越是那些难如人意之处,人丁越是兴旺。便宜?好吃?有情趣?皆有道理,皆不成理由。关键是不以为然,愿打愿挨。这种事看似个人自由,无庸我来置喙。但窃以为,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卫生岂复是个人之事?假如爱滋病可经口传染,不须多久,不少国人恐非常人也!不卫生者,往小里说是不良习惯,往大里说是不文明,甚至不道德,甚至有辱民族尊严。有单位请几位驻华外商品尝街头风味小吃。外商正色摆手曰:不不不,我不想生病。并非所有老外都这么不识抬举。但所有来华的老外对咱们的卫生状况都不敢恭维也是事实。《参考消息》曾载美联社记者报道云:在中国最方便的事是找厕所,只须凭嗅觉便可以了。他还如此“赞叹”曰:许多办公场所的墙上都可看到一幅幅抽象画作,那是斑斑痰迹绘成;有位小伙子能从四层楼上将一口痰准确地吐到楼下的花盆里,令他叹为观止……未知同胞对此作何感想,反正我不想为此喝上一杯。

半个世纪前,蔡元培先生说:“华人素以不洁闻于世界:体不常浴,衣不时浣,咯痰于地,拭涕以袖,道路不加洒扫,厕所任其熏蒸,饮用之水不经渗漉,传染之病不知隔离。”以今观之,中国之经济文化、身体素质总体上已是面目一新,唯“不洁”之冠,似仍稳稳地戴在头上。此外,条件好了,进补、运动、讲究养生之人是成几何级数增加了,但是否科学,是否得法呢?比如学气功,当然是有益健康。时下更多见的却是近似于儿戏的学法。比如时下正红极一时的“香功”。“大师”吼一声:香不香?台下一片吼:香!手指长没长?长!……真香吗?真长吗?真真吗?管它呢!

呜呼!“眼不见为净”……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