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个孩子在俄罗斯中部卡卢加州的一个偏远森林中被发现。经过检查,医生们发现,该男孩的生活习性与狼非常相似:他移动的时候腿部呈半弯曲状,显然这与他经常与狼一起奔跑、觅食有关;他有着非常坚硬而锋利的牙齿,人一旦被他咬到将非常危险;他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长得非常像狼爪。警方人员为男孩取名为“利奥哈”,可是当有人叫他的时候,他却根本没有任何反应。而当医生给他穿衣服的时候,他竟然迅速弹跳起来,像一只动物那样逃走了。
这个案例说明环境造就了人。当孩子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的成长轨迹肯定是不一样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它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90%取决于家庭,8%取决于学校,而剩余的2%取决于社会。
上学前,孩子的神是家长,当他们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时,他们会哭着说“我要告诉我妈”或“我要告诉我爸”;上学以后,孩子的神迅速变成老师,当他们与家长有意见分歧时,他们常常会说“这是老师说的,我必须这样做”;但在13岁以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神变成了他们自己。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不再遵循世俗道理,不愿意根据别人的要求做事,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可见,孩子在13岁之前,他们的习惯、思维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极大影响。
第二,有着非常明显的阶段性特征。0~7岁是智力形成期,8~12岁是习惯养成期,13~18岁是性格形成期。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在0~18岁时,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类人动物。他在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中形成人格,形成习惯,最终形成性格。”
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是这样说的:“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可见,未来孩子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现在家长之间的竞争。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树,那么孩子的身体就是这棵树的树干,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则是树的果实。
在孩子上小学以前,家长的专注重心是孩子的智力是否发育良好,身体是否强壮;孩子上学之后,家长就希望孩子在学习成绩、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得非常好。但是家长忽略了一点:孩子的成长,既不在于树干,也不在于果实,而是取决于树根。树根是什么?是孩子的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程度。
我常常看到一些家长由于不懂正确的家庭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却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已经给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多么坏的影响,结果家庭教育的失败是必然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深刻的;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孩子性格、能力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家长类型决定孩子的命运”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