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蒋子龙文集.11,恨郎不狼 人民币上的味道

每一次拿到工资,我都要粗略地读一读人民币上的内容。也只有人民币上才有这么丰富的内容:这一张上油脂麻花,显然是从卖肉的人手里流通过,他们切完肉不擦手就摸钱,才使人民币这么黏腻腻充满肉感。或者人们刚抓完油条、吃完手扒肉、啃过猪蹄,就掏钱付账,用钱当擦手纸,从纸币上可以刮下一层油泥,可见人们的生活多么富足油腻。

这一张带着鱼腥味儿,上面还粘着一片干鱼鳞,我仿佛看见无数只手,抓完各种各样的鱼鳖虾蟹,湿漉漉地就把水产品的全部味道又印到了人民币上。这一张则皱皱巴巴从中间断开,它的前主人从报纸上撕下一条带着铅字的纸,又把两半糊在一起。说它不是钱吧,银行是把它当钱给了我。说它是钱吧,人民币本来的面孔被破坏了,至少中间那一条报纸不能算是钱。这样的钱接受容易,再把它流通出去就难了。

另一张掉了一个角儿,好像是前主人不忍撒手,恶狠狠地咬下一口留做纪念。还有的钱币上记了一串串数字,甚至还在上面演算过加减乘除。这说明有人挣钱很多,手、脚、脑加在一块也算不过来,身上又从来不带别的纸,或者带了也懒得拿出来,索性在人民币上演算,既方便,又是一种炫耀。

于是人民币被涂抹、揉搓得面目全非了,更委屈了印在上面的名人头像……总之,人民币在流通过程中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每一张纸币似乎都有一串故事,最后失去了自己本来的面孔、应有的面孔,变得脏兮兮、滑腻腻、皱巴巴、灰突突,成了最脏的纸。难怪人们都爱钱却又喜欢说:“钱这种东西很脏!”你拿着一沓钱很容易就能闻出自由市场的味道、农贸市场的味道、骡马大市的味道、乡村集市的味道……一种经济活跃的味道。再仔细闻,还会闻出生活的其他味道,如烟鬼的味道、酒色财气的味道……

这是不爱人民币,还是太爱人民币了?我曾就此请教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他说从表面看,民间流通的货币没有比人民币更脏、破损率更高的了。如果说我们人多,流通快,倒手多,美元、英镑等货币世界通用,使用的人不比我们少。当然他们使用信用卡的人也多,那对货币是一种保护,更主要的还是人家对货币的尊重和爱护。

前不久,我路过香港,想买胶卷,见柜台上立一小牌,上写可以付人民币,便掏出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递过去,这张钱很干净、很新,只在边上裂开一个小口,售货员就拒收,我问她是只对人民币这么挑剔,还是对所有货币一视同仁?她讲不论什么钱,破损的或太脏的都不收。而这张钱回国后就很好用,于是我就开始注意各式各样的外币,果然未见破损或脏得太不像样子的,到换币处换来的钱几乎都是崭新的。

渐渐地我发现,即便同是人民币,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命运也不一样。在有的城市买东西找回的钱,要相对干净得多,比如深圳、大连。我想,钱不仅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发达程度,还表达了当地的人文素质。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