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大明:败家?这玩意我会啊 第十七章 是要将国库掏空啊

一口气说完的朱厚照,不由的长呼两口气。

坐在老爷椅上,静等百官们的反应。

此刻的他,说实话真有些乏困,毕竟熬了一夜,又东跑西跑的,不是身体壮实,早就累趴了。

而百官们也在回味着朱厚照的话,没有第一时间接旨。

可不接旨又不行,否则就是抗旨不遵。

只得再次躬身拜道:“臣等遵旨。”

然后,互相对视一眼,又纷纷看向内阁大臣以及六部尚书,意思很明显让他们出头询问他们共同的疑惑。

谁知,内阁首辅刘健,还有李东阳与谢迁,老神在在,似乎不着急的样子,有些意味深长。

而身为吏部尚书,又是少师兼太子太师的马文升,在看看平静的刘大夏后,忍不住站出来朝着朱厚照一拜道:“太子爷,老臣有不解之处,还请太子爷能为老臣解惑。”

“马师傅直言无妨。”朱厚照点点头。

他知道自己的一系列操作,会让朝中的某些人懵逼。

马文升踌躇两下,说道:“恕老臣直言,太子爷的火炉之策,的确对百姓们渡寒有用,不过开矿挖煤,又低价甚至无偿给予百姓,这代价是否太大了?”

“以国库的储存银两来说,虽足以完成,但会造成国库空虚,动摇国之根本啊。”

这一番话,看似并无问题,实则上是在说朱厚照是不是太败家了,是要将国库掏空啊!

以泥火炉的造价,暂定为一百文。

大明如今有一万万人,按照每户五人计算,就是两千万户,需要泥火炉两千万个,也就是二十万万铜钱,换成白银就是两百万两。(一两白银换一千文铜钱)

这么一算,感觉上是不多。

可这只是预算的泥火炉钱,还没算人工月奉,以及补贴的钱,最少还需要几百万两。

而且开矿挖煤才是重头,以马文升换算,如此大规模,至少不低于三千万两白银。

才能让大明所有的百姓,安全的渡过寒冬。

如今国库才多少钱,四千万出头!

太子爷这是要将国库败光,没有这么玩的!

“马师傅,你觉得银钱才是国本吗?”朱厚照反问。

不待马文升回答,朱厚照随即大声喝道:“可本宫觉得,百姓才是国之根本,钱没了可以想想办法,要是因此失了民心,我大明岂能安稳!”

“太子爷,老臣不是这个意思。”马文升也急了,连忙解释道:“老臣的意思是,能否提高泥火炉的价格,提高挖出煤炭的价格,保证百姓们买得起的同时,还能保证国库亏损不多,以防备不时之需。”

“是这样吗?”朱厚照面色缓和起来,当即说道:“那便这样吧,泥火炉图纸广布天下,让百姓们自己制作,实在无力制作的便去各地官府购买,泥火炉的价格上涨到五十文,其他条件不变,核实登记清贫人家免费给予。”

“至于煤炭的价格,每斤涨到十文钱,仅此今年的寒冬价格,待过了寒冬之后,价格另外再定。”

马文升闻言,感觉到还是有些少了,再次出声劝解道:“太子爷,这个价格是否还是太低了,能不能在涨一点?”

“不涨了。”朱厚照直接回绝,带着一丝赌气的情绪说道:“再涨百姓们买得起吗?”

“马师傅你也别在劝了,本宫是寒冬大作战的总指挥,你们大骂本宫败家也好,瞎搞也罢,但本宫明确的告诉你们,这个银钱本宫败定了!”

“纵然是父皇也留不住!”

朱厚照的态度强硬,马文升只得叹气道,“既然太子爷心意已决,老臣希望太子爷不要后悔。”

说完,马文升带着怨怒之色,退回了朝列中。

这事跟朱厚照说不通,他只有去面见弘治皇帝。

他不相信,弘治皇帝会眼睁睁的看着,朱厚照将败光国库!

“马师傅没了意见,各位大人是否对此事还有意见!”马文升被怼了回去,朱厚照以审视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群臣。

败不败家,他朱厚照难道不知道吗?

就算败了又如何,只要他认为自己高兴就好。

而且大明国的一切,早晚都是他的,现在的弘治皇帝以及百官,吃他的用他的,他朱厚照说什么了吗?

再说了,又不是没有办法赚钱。

“太子爷。”兵部尚书刘大夏,顶着黑眼圈走出。

朱厚照见此,面无表情的质问道:“怎么,刘师傅也觉得本宫的决定,也有问题吗!”

内心更是吐槽这老头,有点过份了。

自己可是帮了兵部的大忙,现在你不支持就算了,怎么还跳出来反对他,真是枉费了他的一番“心意”。

“太子爷别误会。”刘大夏摇头说道:“老臣对此事保留意见,老臣是想问太子爷,离初冬还有不到二十几日,我大明真的能完成一系列的渡寒之策吗?”

“以老臣估算,旨意下达各地,以最快的速度就需要一周左右,远的地方需要十日时间。”

“泥火炉的制造不难,百姓自己花费个两日时间,便能做出来,可是这开矿挖煤,在人力的充足下,运输快速的情况下,想要满足大明百姓所用,没有两三个月,恐怕是难以完成。”

“而如今晚秋的天气,就冷的让人刺骨,两三个月的时间已是正值寒冬,太子爷可有想到,百姓们能否支撑得住煤炭到达他们手中?”

“再有,寒冬到来,万物凋零,田地基本上不能耕种,百姓们只能坐吃山空,以百姓现有的余粮又是否能熬过去?”

刘大夏说完这最后一句话,不由的深深叹气。

在他身后的百官闻言,也猛然的反应过来,他们现在的时间不多啊,就算是他们支持朱厚照败家,但似乎还有更困难的事摆在他们眼前。

一时间百官们,垂头頓足,双手紧握在一起。

有的开始埋怨起了钦天监,为什么不早半年预测,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想出周密的计划。

朱厚照也被问了呆滞,陷入了沉思之中。

但很快,朱厚照眼眸一闪,看着束手无策的百官,开口道:“刘师傅所言直指渡寒之策的问题关键。”

“但刘师傅似乎忘记了,大明各地的天气温度,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有着明显的差距。”

“比如北方最冷,南方其次,东部沿海有些地区温度最高,就算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寒冬,对南方与东部的影响会有,但绝不会在初冬到来,便冷得让人受不了。”

“所以这便为我们争取到了时间,开出的煤炭优先满足较为寒冷的北方,其次是南方,最后是东部沿海有些地区。”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