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三国军神 第25章 龙凤初会

孔明自撒豆成兵之后,回到书房,闭门不出,仍旧研究兵书战策。

一日,已在名士中成名的凤雏庞统,来诸葛草庐登门求见。

庞统,字士元,生于公元179年,比诸葛亮大两岁。

诸葛亮在书房里,放下书本,接见了他:“士元兄大驾光临,弟未及远迎,失礼失礼!”

说着,招呼他坐下,为他端上一杯清茶,他自己也端茶一杯,与凤雏对坐。

庞统喝了一口清茶,打量了孔明的书房一眼,问:“孔明弟,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乎?”

孔明摇摇头,说:“书山有路,当以思为径;学海无涯,应以乐为舟。”

庞统问:“这话怎讲?”

诸葛亮说:“佛家云:吃饭喝茶睡觉都是禅。如此说来,坐立行走之中,贯注着深思,如此这般胜似读书,何苦把读书限定在书斋里?当冥思渗透在吃喝玩乐之中以后,思即是乐,书上知识莫过于在快乐中来得丰足。”

庞统听罢,连连颔首:“听你一言,读书之勤融于举手投足中,化为快乐,确实,读书不必以苦为舟,以苦为舟,行于书海,必不得知识,儒生苦读,必成腐儒。”

诸葛亮问:“士元兄对书有何看法?”

庞统回答:“书如人也,善恶两分。善书犹如良药,读之可以医愚;恶书犹如毒药,读之则被愚治。”

孔明乃有同感,好书医治人的愚蠢,坏书培养人的愚蠢。谁说开卷有益?著书立说的人太多了,大多数是傻子,读傻子写的书则开卷有害。

不过,诸葛亮从庞统的神情上看,他肯定不是来跟自己谈读书的,就问:“不知士元兄此来所为何事?”

庞统喝了一口清茶,放下茶杯,淡淡地说:“刘备,你可曾听说?”

诸葛亮一听,就在脑海里收集刘备的资料。

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比孔明大20岁,字玄德,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乃当今皇帝宗室,此人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礼贤下士,宽以待人。

最初,刘备率关张兄弟,引兵攻打黄巾余孽,劳苦功高,可惜不得重用,先后依附于袁绍,袁术,吕布,曹操,现如今引军不过三千,依附于刘表。

诸葛亮略略想了一想,就回答庞统:“我早就听说此人了,士元兄何以谈起此人?”

庞统说:“刘备乃皇室后裔,仁义备至,礼贤下士,现今立志平定乱世,匡扶汉室。你我如玉在匣中求善价,何不投其麾下?一展平生所学。一则助其复兴正统,二则不负平生抱负。”

诸葛亮怔了怔,没想到对方竟说出如此辱没尊严的话语,真令人大倒胃口,大丈夫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动投效他人麾下,甘受他人驱使,岂是大丈夫所为?

不过,他没有轻易露出对庞统的不满,恬淡地说:“当今乃乱世,弟之抱负乃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庞统说:“现今刘备麾下兵马仅仅三千、文臣仅糜、孙、简,大将仅关、张,赵,所占城池唯有新野,向北不足以抵挡有兵马数十万,良将数千的曹操,向东不足以抗拒拥有江东的孙权,但其仁义备至,宽厚待士,大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足以成就大业,你我若不辅佐之,岂不埋没了他?”

诸葛亮听了,缄口沉默,他认同庞统对刘备的看法。

庞统深深吸了口气,正色说:“昔日项羽引八千子弟过江东,破釜沉舟,一举灭秦,今日之刘备胜过项羽多矣,必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终成气候。”

诸葛亮说:“士元兄,你既然如此笈笈于功业,不妨自去投效刘备,何必带上我?”

庞统说:“你莫非要刘备亲自请你出山相助,你才愿意?”

诸葛亮说:“我与刘备素无瓜葛,他不会请我,我也不会接受他的邀请。”

庞统舍弃了关于投效于刘备的话题,说起另一件事,问诸葛亮:“听说你兄长在江东谋事?”

诸葛亮一听,想起了自己的兄长诸葛瑾。

说起来,这已是多年前的事了,当年,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病逝,他的叔父诸葛玄领养了诸葛亮的兄弟姐妹,包括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诸葛兰。

后来,叔父诸葛玄为躲避战乱,携带诸葛氏一家辗转逃往庐江一带。

在庐江,叔父曾受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那时,诸葛瑾不相信袁术,离开了诸葛氏一家,独自前往江东谋事。

这么多年了,诸葛亮也不知道至亲的兄长诸葛瑾在江东孙权的麾下官至何职,生活得怎么样?

他只知道孙权,孙权,字仲谋,继承父业和兄业,占据江东,目前,对诸侯虎视眈眈,雄霸天下之心日益壮大。

诸葛亮沉吟半晌后,回答庞统:“家兄诸葛瑾离开我多年,在江东辅佐孙权,也许明珠不曾暗投吧?”

庞统说:“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是,你兄长却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你们兄弟之主张,岂不是背道而驰?你如何解释?”

诸葛亮被庞统将了一军,怔了怔,一笑,淡淡地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本人不求出仕,但家兄主动求官,各自成理,我不反对家兄,想必家兄也不会拉我去辅佐孙权吧?”

庞统说:“孔明弟,我拉你去辅佐刘备,就像你兄长主动去投奔孙权一样,想必你不会怪我吧?”

诸葛亮说:“不怪,不怪,你就像我兄长一样,你和他都有道理,如果你去投效刘备,我竭力支持。”

庞统说:“我也是摇摆不定,既然你不笈笈于功业,我也深受感染,望峰息心,所谓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唉唉,还是算了吧。”

诸葛亮接过对方的意思,忽然冒出一句,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然而,这句话却被庞统抓到了把柄。

庞统一笑,说:“你宁静致远的远大志向是什么?你不是自比管仲、乐毅吗?你的志向就是像管仲、乐毅那样辅佐明君,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你又说不求闻名显达,岂不是自相矛盾,自扇耳光,自欺欺人?”

这番话的最后三句反问,如同三记响亮的耳光,啪啪啪,狠狠扇在诸葛亮的脸上,给予他最沉重的迎头痛击。

诸葛亮顿时脸红了,无言以对,自思这么多年来,读兵书战策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何况他自比管乐,早已名声在外,想抵赖也抵赖不了,管仲、乐毅就是极力追求闻名显达的贤士,而他所谓的甘于淡泊和不求闻达,确实是违背了自己最初的志愿,是自扇耳光之举。

庞统见孔明尴尬不已,就说:“呵呵,你就当我说的话没说一样,明天,我们出去散散心,你以为如何?”

诸葛亮点了点头,最后不得不承认,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这句话是彻头彻尾的自欺欺人?

人为什么安守淡泊而不能趋向富贵?

人一富贵了就不能明志吗?富贵难道有错,错得让人失去了志向,只有穷人才有志向?

不是说人穷志短吗?

妈的,富贵可以明志,向着宏伟的志向进军吧,志向就是强国富民。

不甘淡泊,这就是英雄之志。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