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北濒长江,东接番阳湖,暝雪空暖,腾云变幻,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为这美丽高深的庐山神驰向往,创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文词。日照香炉指的是庐山暮霭沉沉,紫阳缤纷,浮起浮落的云霓时似鲸鱼,庞据着四面八方的天空;时如大鹏,凝瞬万息,“朝发白帝,千里江陵一日还矣”。瀑布飞旋,猿鸟相亲,不怪乎以李白的旷逸绝代的胸怀,看到兼具“雄、奇、挺、劲”于一身的庐山美景也要啧啧称奇,酡醉不已,向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谓
夕阳西斜,时维三月,春意盎然,万花竞芳。一务农农夫靴声橐橐,负锄归来,边走嘴边高唱道:“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农夫所念叨的桃花源自然是远离纷争,不谙世故的人间圣土,又言芳草多姿,刹那风烟,如落霞的蒲公英般纷然飘羽,不知所去。踌躇志满,声调昂壮,却正是陶渊明普传后世之《桃花源记》中对隐逸世外之景的描写,那陶潜定居此间,与庐山山水结下切斩不去的血脉缘分,而其所撰之《桃花源记更是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形成鲜明的对应,上有湍流旋飞似银河之瀑布,下有尘遁静谧人迹绝之桃花林,一动一静、一宁一激,大起相互印鉴的功能。为波澜起伏的庐山平添几分恬淡世外的朦胧之景。
千百年来,无数清霜高洁之士终其一生所探访的,便是桃花源的所在,暮晚辰风,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右手持枪,枪柄稳入尘土,跪倒在一人坟墓之前,掩面大哭起来;;另一个稍大的男子身着素衣,面如孤月,虽然强忍泪水,但肌肉抽搐,显然是经受极大的悲伤所致。背负一具阔大的剑匣,剑匣之外嵌有白玉羊脂的雕纹,掩住剑匣之内剑锋的光芒,饶是如此,仍然能令人感受到一股强烈而巨大的肃杀之感。
“天轩师弟,师傅一病故去,已是寿命终归;你若是心志消沉,不复振作,却如何能让师傅的在天灵魂得以安寝?
“天远师兄,你说的话我不是不懂。只是好好一个大活人,突然消失得无踪无影;远山寂寂,记得去年师傅还带着你我登高望远,眺望北方的土地,一看就是大半天,除了叹息,还是叹息,你说,这是为什么?说罢,望着雁来徘徊的凌燕,也是一阵叹息。
“你我原本是异途陌路人,还记得七岁那年,女真鞑子侵占我大宋疆土,掠抢盛行,你我躲在一个陋棚茅草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四目含泪、眸子相应,默不作声,方才挽得性命。而后你、我又趁乱架船出海,却又不幸卷入波澜漩涡中,若非师傅相救,你我生机只怕早在那时便阻绝了吧。
“正是,师傅行事隐秘,有心事却从来不对你、我师兄二人提起。只是一心传授我们武艺,偌,这柄斩龙枪我已经习练到熟练自如的境界,师兄你剑匣内七星剑也都是师傅给的宝贝。只可惜,就是到了寿终的边缘缝儿,对于师傅的真实姓名,我们还是一直所知。说罢,天轩舞着小脚踏地,只搅得满灰尘土,显然懊悔不已。
“遗民泪尽胡尘里,北望王师又一年。小天轩,师傅对于自我的身世虽然从不提及。但对于这句诗词却时常吟咏在心,依我看呐,这句诗词是我朝爱国诗人陆游所著,主要说明宋朝土地沦缺,大好河山尽属胡虏的痛惜,北方人民的苦难以及渴盼的南宋靖难王师收复失地、复我河山的心情。师傅登高眺望北方,说明心系百姓,又常常将这诗句拿来咏记,必是大大的忠良之人,可叹赵宋官家无能,师傅多方努力皆成泡影,心灰意冷下远遁世外,不谙世故。
天轩默默点头,努着小嘴嗫嚅道:“其实呢,对于师傅身世,像本公子这么英明神武的人,早就知晓了。只不过呢,看你这厮傻头傻脑的样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这厮资质太低级,所以才会出个难题考考你。本公子一片良苦用心,你可不许辜负哦。”
天远淡淡一笑,举起醋钵大小的拳头,迎头便是一记道:“我是你师兄,你这个笨蛋!你这嫩小鬼头再插大葱装象,下次就把你揍成粗老馒头,明白了吗?
天轩摸着红一块、青一块的面皮,朝天远伸出舌头,扮了个鬼脸道:坏师兄,臭师兄,你那么粗暴,小心到头来独自一个人,没人敢要!
天远道:现在师傅去了我就是老大。我说啥是啥。你再不闭上那张鸟嘴脸,我揍得你东爬西歪,精神恍惚满头栽。
两人正说话间,忽从远方滚滚尘土中掩卷着旗帜飘动,战马嘶鸣的声音,天远匆忙道:天轩,有人入侵,小心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