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别闹,这可是清末 第二十九章 粮食风波

“路生,愚兄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宋嘉兴在解决了宋家最为急切的粮食问题后,

一把握住李路生的手说道。

对于宋嘉兴的突然袭击,

李路生有点防不胜防,心想: “这宋嘉兴不会有龙阳之好吧。”

想到此,李路生就有点后背发冷,连忙挣开他的手说道: “ 叔晦兄,

咱们还是快去看看粮吧,

我都出来有段时间了,再不回去恐怕商队的人会着急,况且此时吕亭县的父老乡亲正在遭受奸商的剥削,咱们早一刻售粮就能多救几家买不起粮食的百姓。”

宋嘉兴听后,称赞了李路生是真君子之类的一番话后便放开了李路生,

和李路生一起走向了外面。

在茶楼,宋嘉兴已经知道了李路生这次带的粮食足足有近五百石,

差不多够宋府维持一天,不过对于财大气粗的宋府来说,一天的时间足够从周围县府购买上足够的粮食了。

“叔晦兄,

前面的商队就是我的。 ” 差不多还有一百米的时候,李路生便指着前面的二十几辆马车说道。

宋嘉兴一看,李路生果然说的是真的,大喜道:“

路生,

你这次可真是帮了愚兄的大忙啊。”

“叔晦兄怎么又客气了

咱俩不是都在茶楼说好了,你买我卖,公平交易,

你要是再这样,我可是要生气了。

”说完,李路生便装出一副不开心的模样。

“好了好了,愚兄不说了,

咱们快快过去看看粮食,

要是没问题,

咱们就赶快回宋府,

我大哥现在可是心急如焚啊。”宋嘉兴笑着说道。

“行,我们的这些粮食都是府上今年的新粮,质量绝对没问题。 ”不过在商言商,李路生见宋嘉兴已经开始将话语转到了粮食上,李路生也就不再客套,恢复了商人的一面。

......

路生,你回来了,咱们是不是也....”

陈玉龙见李路生回来了便迎了上去,

本来想问是不是和福至粮行一样,

高价卖粮,但是看到李路生朝他使了个眼色,他也看见李路生旁边还有一个外人,于是便没有说出口。

“哈哈哈,

玉龙叔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吕亭鼎鼎有名的粮商宋府的三爷。 ” 李路生给陈玉龙介绍道。

陈玉龙一听,

果不其然,

原来李路生已经找好了卖家,怪不得刚刚不让自己说下去,于是陈玉龙朝着宋嘉兴施了一礼。

宋嘉兴回了一礼随便说了俩句后,几人便有说有笑的走向是粮车,抽查着看了几袋后,

果然和李路生说的一样,全是新米。

粮食无误后,宋嘉兴便和李路生交谈起来,

而且说什么也要带李路生去宋府坐坐。

李路生实在是推脱不开,便答应了宋嘉兴,于是李路生带着陈玉龙便跟着宋嘉兴去了宋府,

而剩下的仆从们则在宋嘉兴的吩咐下直接去了宋家的粮店。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

李路生便跟着宋嘉兴走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豪宅前,这可是一座占地差不多有二十亩的巨宅,这让李路生对宋府的财力再一次有了直观的了解。

宋嘉兴见李路生被自家的房子给震撼到了,还有一点点得意,毕竟李路生太优秀了,和他在一起,让宋嘉兴有一种心被看透的感觉,虽然宋嘉兴确实把李路生看作朋友,

但是他还是有一点点芥蒂。不过也是人之常情,我想没有人会不在意自己连点不想让别人看穿的秘密都留不住的那种感觉的。

宋府正堂

此时,在听宋嘉兴说自己家的粮食问题有了解决的渠道后,

宋嘉荣大喜,连忙吩咐府上准备宴席,自己说什么也要好好款待一番贵客。

......

觥笔衣错之间

你来我往,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的李路生甚至有种这一切都是虚假的感觉。

“路生老弟,我代表我们宋府来敬你一杯。 ”说着,

宋嘉荣便朝着李路生举起酒杯。

陈玉龙有点担心,他怕李路生喝酒喝醉了等等不好收场,

便用脚轻轻的踢了李路生一下。

李路生被陈玉龙这么一踢,便清醒过了,

想想刚才自己的作派,也觉的自己有点膨胀,

心想:不行,

自己得低调,虽然我知道自己很行,是年轻俊才,但是自己还是得照顾他人,关爱缺智孩童,

嗯,

就是这样,

低调才是我的本性。

于是,回过神的李路生马上就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睿智。

他拿起酒杯和宋嘉荣微微一碰

在嘴口轻轻一抿便放下了酒杯,

怀着歉意说道:“宋大哥太客气了,只不过小弟我年轻还小,不胜酒力,

唉....”说完李路生便做了个头疼的姿势。

宋嘉荣见李路生果然和自家三弟说的一样,是个不好糊弄的人,便笑着说道:

路生太客气了,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魄力,更为难道的是能忍受住金钱的诱惑,这种人品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是路生你不嫌弃我们宋府简陋,

以后只要你来了吕亭,我们宋府的大门随时为你而开。

“大哥说的没错,路生,以后你可不能忘了我们啊。”宋嘉兴笑呵呵的说道。

至于宋家老二,就他那脾气,估计上了酒桌也要坏事,于是一早便被宋嘉荣打发去安庆收购粮食去了。

当然,这是李路生不知道的。李路生见这俩兄弟人也多很热情,便或多或少的喝了几杯。

不过出奇的是李路生的酒量就和无师自通是的,大的惊人,面对宋家兄弟和陈玉龙那好奇的眼神,李路生只能耸了耸肩,摆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心想:

“天地良心,自己从小只喝过俩次酒,一次是自己成了李老财学徒的时候,和自家嫂子喝了一次,第二次便是在宋府的这次。”

夜晚,宋府书房。

“大哥,据咱家粮行的管事说,李路生带来的粮食都是好米,重量有五百一十二石,按照我和李路生的约定,一斗米两百钱,

那咱们差不多得给他1024000钱,不过按现在的银价,一两银子可以换差不多2000钱,那咱们给他五百一十二两就好。

”宋嘉兴算了算说道。

宋嘉荣听后,笑着拍了拍自己三弟的肩膀说道:“三弟 ,

你什么都好,

就是在这些方面太较真,

既然你都认为李路生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璞玉,

那何必计算的这么细,况且这次李路生不管怎么说,都算是帮了我们宋府的大忙,于情于理都应该有所答谢,听我的,

明天就按一两一千钱的比例给李路生,

另外,将那块和田玉也送给他,就当作是我宋家给他的谢礼。

宋嘉兴听后,虽然有点不知道大哥为什么突然这么大方,可还是照着他的吩咐交代给了帐房。

而李路生可不管这些,交代了陈玉龙晚上注意安全后便呼呲呼呲的睡着了。

......

一夜无话,东方既白,当差不多早晨6点之时,李路生便已经洗漱穿戴整齐。

“叔晦兄,早啊。”

李路生朝着宋嘉兴挥了挥手说道。

“哈哈,

路生你也起的挺早,若是路生无事,愚兄正好要去粮店看看,

要不你也一起去看看。 ” 宋嘉兴说道。

“好啊,正好咱们看看那福至粮行今天怎么灰溜溜的回去。 ” 李路生笑着说道。

宋家粮店位于吕亭县的偏北的位置,这儿居住的大多都是不事生产的百工之人。

当李路生和宋嘉兴到了之时,宋家店铺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四处都是对宋家的歌功颂德。

“这老宋家就是厚道,心里关心着咱们吕亭的父老乡亲。”

“就是,今天我听说那西门的福至粮行已经涨到了一千钱一斗粮食,

这不是想杀死我们嘛。”

是啊,你看人家宋家,粮食才二百钱一 斗,

和福至粮行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就是不知道宋府准备的粮食多不多,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过这个月。

“放心吧,我听我表姑家儿子说,官府已经知道了咱们吕亭的事情,估摸着不出一周,安庆就会给咱吕亭发来救灾粮了。 ”

“太好了,要是一周的话,一天喝点稀粥也差不多,都怪福至粮行,

我昨天在他那儿买了两斗,要是换成宋家的话,

我估计能吃三天的干饭。”

你一言我一语的声音不断的传入李路生的耳朵里。

李路生笑着和宋嘉兴说道:“贤兄,看来宋府于当地的功绩不久就能传遍吕亭,传到安庆,

这样,宋兄估计不久就能以举人的身份进入官场了。”

宋嘉兴听李路生这么一说,才明白过来昨晚自家大哥的话, 想到自己可以入仕为官,宋嘉兴一下变得更加高兴,也更加感激李路生。

“路生,你都多亏了你啊。”

宋嘉兴由衷的说道。

“叔晦兄就不要客气了,

要不是叔晦兄你的那番爱民之心,说愿意两百钱一斗卖粮,我也不会将粮 食转卖于你。

” 李路生一脸正色的说道。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

随着宋府低价卖粮的消息不断传出,越来越多的人都跑到了宋家粮店。

城西,

福至粮行

一个穿着体面,

留着两瓣胡须的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躺在马车上,看着粮车前的人越来越少,心里很是郁闷,

便和旁边给他扇风的小厮说道:

“你去给老爷我看看那些人都去哪儿了,要是都饿死了话,咱们可得赶快走。”

“是,

老爷,

我这就去。”

那小厮恭恭敬敬的放下扇子便朝着县城里面走去。

就在小厮刚走了几步,便看到前面情况有些不妙,于是高喊:“老爷,不好了,不好了,那些吕亭的人疯了,一个个的拿着棍子不由分说的就打我,我问他们,他们就说,福至粮行的人都是奸商,你看,我这脸上胳膊上都是被他们打的伤。”那小厮连滚带爬的跑到那奸诈主事的马车下说道。

那男子看了看,果然如小厮所说,而且伤的挺重。

便问道:

“难道他们不怕赶走了我们,他们就没有粮食吃饭了。”

“老爷,吕亭的宋家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粮食,而且比咱便宜的多。”小厮哭丧着脸说道。

“那你还等啥,快带着老爷我走啊。”

那主事惊恐的说道。

就在福至粮行的的商队准备走时,一群气愤的吕亭百姓便把他们围上说道:“ 乡亲们,他们在这儿,不要让他们跑了。”

在经过一阵摩擦摩擦后, 当城西口的尘埃落定,当地只剩下被凑的估计连亲娘都不认识的主事和那小厮,至于挣的黑心钱也早就在混乱中消失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