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别闹,这可是清末 第十三章 夺路而逃

接下来的几日,城外出了奇的安静,就连李路生这样的雏儿都知道这有些反常。

但这却依旧引不来张大人的注意,除了前两日他还来城门视察了两次,其余时刻连个影子都看不见。

所幸城内粮草充足,大家也能吃饱喝足,慢慢的大家也放松下来,再加上城外的长生军一直没有动静,自然而然,舒城的守军也就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虽然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李路生眼里,这种松松垮垮的表现,哪是还有一点像是在求生,反而更像是在求死。

对于其他人的无动于衷,李路生已经麻木了,他已经提醒过和他一起被征上来的壮丁,可是他的好意并没有换来任何的回报,反而是一阵阵嘲笑。

此后,他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每个人的命运都得靠自己去改变去争取,别人并不能代替他。于是李路生想通后便开始默默的做着准备。

就这样,每过一天,李路生都会更谨慎一分,他不停的根据战局的变化,来找准相应合适的时机。假如事情不妙,就立刻溜走。他可不想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战事上。

就在第七日黄昏,李路生正准备去吃饭。因为长生军久久不攻城,于是守城的任务便分成了三波,按照制定的轮换规则,他昨天和今天是休息。除了留在城头上的是由民夫带上去之外,其余的都得自己去领。

......

轰轰轰,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响破天际,紧接着地面便是一阵颤抖。在一刹那的功夫,李路生眼前那长长的城墙顿时裂了条缝,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坍塌。

“坏了,以他这几日对清军的了解,这群穿的破破烂烂还不如乞丐的丘八的德行,长生军只要一个来回,这群家伙就会作鸟兽散,这样的话,就留给自己的时间便不多了。”于是李路生急忙拿了几个馒头塞进怀里跑到一处角落便做好了逃生的准备。

至于去投靠长生军之类的想法,李路生连想都没想过。不说自己全家都死在长生军的手里,就是按照那色鬼的记忆,不出意外,天京被攻陷也就这俩年的事儿。更何况,自己一个小伙子,进了长生军,就得男女分开住,要是达不到一定的爵位还不能行人伦,想想一群老爷们呆在一起,难免时间长了,不会有人产生变态心理,一想到这,李路生就冷不防的打寒颤。

所以,李路生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逃,用尽一切办法活着出去就是李路生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

城外,长生军营地,二千最精锐的长生军已经准备就绪。

随着一声巨响,城墙摇晃了几下,便颓然倒下。

城外的长生军见城墙已倒,瞬间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安王兴奋得骑在马上拔出刀,仰天大笑道:“孩儿们,随大王我去破城,杀光清妖,三天不封刀!”

那些长生军听后,士气大振,自从天京事变后,长生军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对于他们这种非桂南派,更是可怜,动不动就断了粮食供应。

对于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们人人都憋着一股怨气,而现在就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对面这塌了城墙的舒城,一座好比脱光了衣服的女人一样的城池,正等待着他们去发泄,不仅如此,他们对于县城里那唾手可得的财富也一样垂涎不已。

更令那一个个的长生军激动的是。安王竟然下达了不封刀的命令,不封刀,则意味着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为所欲为。这可是对将士而言,最好的奖赏,不仅可以靠抢掠发财,而且还能以杀人减压,至于满城妇女,那就更是盛情难却了。

......

正在李路生想着往哪个方向逃时,只见张大人和他的那俩狗腿子换了一身粗布麻衣,牵着马带着俩个大箱子便往北门逃去。

李路生眼光中闪过一丝阴冷。想到,既然你们不仁义,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于是,趁着长生军还没有进城,李路生便大声喊道:“张大人带着金银珠宝从北门逃走了,大家快跟着张大人逃命啊。”

本来还在犹豫是否逃命的清军,听到主将都跑了,心里的一丝丝犹豫瞬间便没了,当官的都跑了,自己还卖个求的命,纷纷像没了头的苍蝇一般四处跑去逃命了。

当长生军通过那段崩塌的城墙进了舒城后,看了眼前的景象,一个个都傻眼了,原本以为清妖集合好排队等着挨宰这下变成了一群乱跑,毫无队形的散兵,就好比三千头猪,老老实实的放到一起,干什么都来的省时省力,但要是让这三千头猪跑起来,去追着赶着宰它们那就麻烦了。

安王进城后,看着不知所措的长生军和城内的一团乱象,便气愤的说道:“左右,你们去给本王抓几个舌头过来,问问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左右听后,立即驱马朝前面跑去,不一会儿,便带过来俩个清兵。

“大胆清妖,在我家王爷面前,还不快快跪下。”

那俩清兵看着眼前那闪闪发光的大刀,吓得哗啦的跪在地上,哭丧的喊到:“大王饶命,我们俩是老百姓不是清兵啊。”

骑在马上的安王实在受不了这俩怂货的哭哭啼啼,便吼道:“好了,本王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只要从实招来大王我就饶你们一命。”

“谢谢大王,谢谢大王,我们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俩人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般的说道。

......

问完后,安王的左右问道:“大王,那这俩人该如何处置?”

安王瞟了那俩个已经吓得尿了裤子的人说道:“哪里有人,在大王我面前的分明是俩清妖,对于清妖的处置办法,还用本王来教你们吗?”

左右相视一眼,便知道了安王的意思,刷的挥了一刀,手起刀落,那俩清兵就成了无头死尸。

随即安王便说道:“你俩去传我王命,大军分成五队,分别负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清妖,至于另一队则由你俩负责,你们出北门,去给我追那几人,得到的财富,大王允许你们留一半。”

俩人听后大喜,那北门逃走的不过百十人,可据那清妖说的,那逃走之人正是舒城县令,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想想那家伙的财富也肯定不会少。

........

舒城西门外大约五里外,一个少年正坐在一草丛里狼吞虎咽的吃着馒头。

仔细一看,那不就是在舒城混水摸鱼,逃出来的李路生。

只见他趴在那儿,汗一滴一滴从脸颊上落下,打在干涸,有些苍白的嘴唇上。衣服也因跑的太急,摔了几个跟头的缘故,本来就破破烂烂的衣服更显得有些无话可说。

待李路生休息了大约半个时辰,想起家里的嫂嫂肯定正在着急,而且自己目前还在危险之中,他便不由的来了动力继续往李家庄赶去。

就在李路生又走了差不多五公里,只见前方有一匹马朝着自己跑来。

李路生怕遇到太平军,便偷偷的藏了起来,待那马跑近,李路生也认出来了骑马之人。

不会这么巧哇。她不是早走了吗?原来骑马的人正是李依伊。

李路生从草丛里跑了出来,朝着李依伊招了招手,而李依伊也看见这边有人,见是李路生也停下马来。

俩人一见面便异口同声的说道:“你怎么在这。”,“你先说。”接着俩人便哈哈笑了起来。

李路生便问道:“依伊,你和老财叔不是早回去了,怎么会在这儿遇见你,还有,老财叔呢。”

本来李依伊见到李路生还活着,心里还算高兴,可以听到李路生提到自己父亲,李依伊便伤心的说道:“这事说来话长,当日你和仆从们都被留下守城,而且药材也被那守城的给征了去。为了按时给知府送去药材,父亲决定去府城采购。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无非就是赔了点钱,不曾想,刚到达霍山和舒城的交界地,就遇到了长生匪的骑兵。父亲为了减轻马车的负担,便拿刀砍断缰绳,让我先走了。”

说完李依伊便忍不住的哭了起来。

李路生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安慰道:“依伊你就放心哇,老财叔吉人自有天相,肯定能够逢凶化吉的,说不准咱们回去的时候,老财叔已经早咱们一步回去了,你说是不是呢。”

李依伊听后,露出哭成了小花猫的可爱面庞,说道:“你说的可是真的,你可不许骗我。”

李路生不由的摸了摸李依伊的脑袋说道:“那是自然,大丈夫说话从来不骗人。”

“好,那咱们拉勾。”李依伊化啼为笑的伸出小拇指说道。

李路生勾住李依伊那纤细的手指,俩人便一起说:“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王八蛋。”

拉完勾,李路生把自己唯一的馒头给了李依伊。

李依伊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由于逃的时候有些匆忙,所以除了一袋水,她什么也没有带上。

李依伊见李路生正在旁边偷偷发笑,突然想起自己刚刚那狼吞虎咽的不雅吃相,就举起拳头做出张牙舞爪的动作,连忙说道:“你快转过去,不许看。”

过了一小会儿,李依伊看见李路生乖乖的转过身子,她才满意的放下拳头。

待李依伊吃完后,打了个饱嗝,擦了擦嘴,想起刚刚自己的失态,就有点羞涩的说道:“路生,那你呢,你不是在守城吗,怎么跑到这儿了。”

就在李路生准备和李依伊说自己的事儿时。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些跑马的动静。

待李路生看清楚后,连忙拉着李依伊就躲在一边,说道:“依伊,不好了,有长生匪发现咱们了。”

李依伊回过身子看了看远处,见前方三里外,有俩个穿着长生军装扮的骑兵正朝着自己这边跑来。

李依伊有点害怕的说道:“路生,现在咱们该怎么办呢?”

时间已经不容他多想,李路生只是看了看自己后面两里外大山,便说道:“依伊,咱俩先骑马去那儿,然后就弃马进山,只要咱们上了山,我想他们便没有必要为了咱们两人而大费周章。”

李依伊看了看一脸镇定的李路生,什么也没有说,直接就骑上马,让李路生坐在自己后面,李路生刚坐上去,只觉身子不稳,忙不迭地一把搂住了李依伊的纤腰。

李依伊突然被男子搂住了腰肢,虽然她早有准备,但是真的挨住时,李依伊还是不由的脊背一僵,腹部绷紧了起来。

李依伊长长的吸了口气,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捡起缰绳道:“路生,你可抱紧了,我骑马可是很快的。”

说完,便驾的一声奔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