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夏天的麦子 第一卷 懒人的幸福生活 第四十八章 步入正轨

反馈部门成立以后,孙略还没来得及开张呢问题就来了,来人自然也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地方,两院和骑兵第一军。

头一个问题还是军工上的,那就是弹夹,特别是冲锋枪弹夹。

西院卫士手持冲锋枪对燕阀阀主所在阵地展开反冲击的场面已经牢牢印在了所有人的脑子里,甚至街头巷尾的士兵吹起牛皮来都是我认识个兄弟就是两院的谁谁谁等等。

两院卫士战斗力是彪悍,冲锋枪火力是猛,随之而来的也是弹药的大量消耗,子弹是一个方面,冲锋枪弹匣更是一个方面。

在作战中,为了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和士兵动作的敏捷性,士兵们每打空一个弹夹就会将弹匣随手扔掉。

战场上时间非常宝贵,愣神的功夫可能就会把命就给丢了,因此士兵们也不会专门去将打空的弹夹再认真收起来。

而机枪虽然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每挺机枪都会配置不止一个副射手,回收机枪弹匣那是副射手们的基本工作,一般不会存在丢失问题。

何况他们也没枪,除了换弹匣枪管背支架挖工事这些杂活也没太多事让他们干。

其次扔掉弹匣可以减轻单兵负重,使动作更加敏捷。这样的结果就直接造成了弹匣的大量消耗,往往一战下来士兵子弹还能获得充分补充,弹匣没了。

不论是两院卫士还是原骑兵第一师的士兵,配备的冲锋枪弹匣都是随冲锋枪购入的时候一起买进的,原装货扔掉一个就少一个,等打完仗士兵们再满山遍野找弹匣的时候,那遗失数量可就不敢保证了。

至于骑兵战场范围就更大了,想把随手扔掉的冲锋枪弹匣找回来基本上属于天方夜谭。

为了补充现在缺乏的弹匣,孙谋已经紧急从国外订购了一批,但这玩意毕竟是消耗品,不能光指望进口啊,万一仗打的时间长了有钱买人家也送不过来啊。所以自己造才是硬道理。

在孙略的督工下,兵工厂的师傅们也不负众望,在进口弹匣到货后不久,很快就仿造出了自己的冲锋枪弹匣,经过士兵测试整体性能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跟步枪一样,差距也存在,最明显的差距是弹匣容量。

同样的弹匣长度,进口的冲锋枪弹匣都是二十五发装弹,仿造的虽然也能装进二十五发,但士兵们反应,还是装二十二发到二十三发比较合适,问到具体原因,士兵们纷纷表示其实也没啥别的原因,就是装弹时候的手感问题。

感觉,老兵的直觉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兵工厂的师傅们没有迷信,在他们看来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

将自产的弹匣和进口弹匣拆开分析后大家发现,原来问题出在弹簧上,归根结底还是材料的问题。

但目前也没什么好办法,二十二发就二十二发吧,反正到了战场上这东西就是个消耗品,也不必太在乎这些细节了,通过这件事情孙略深切感受到,工业差距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赶上的,这玩意也是存在底蕴的。

这次进口弹匣不仅仅是进了一批弹匣,还有个新玩意,那就是弹鼓。

和弹匣只能装二十五发子弹不同,一个弹鼓可以容纳七十一发子弹,在战场上可以极大的增强火力的持续性。但是弹鼓的缺点也很明显,沉重,装弹复杂,不方便运动。

这对于走高机动路线的骑兵和两院卫士们来说作用比较鸡肋,但进入阵地战以后作用还是相当大的。

骑兵和两院卫士们不感兴趣,不代表普通步兵不感兴趣,哪怕冲锋枪还没有在普通部队大规模列装,弹鼓已经受到了一些军事主官的关注。

而且弹鼓还有个优势,那就是回收方便,阵地战不同于运动战,打来打去也是围绕着那一块地打,弹鼓体积大,造型明显,回收实在是太方便了。

论经济性的话在这方面甚至还要好于弹匣,造弹鼓的时候也可以多耗些材料不必太抠索成本,毕竟可以重复利用嘛。

兵工厂逐渐扩产,自产的步枪也逐步下线,在完成了这些事情之后,手枪和冲锋枪的子弹也完成了通用和配套,除了军官们已经配备的手枪,未来的手枪子弹和冲锋枪子弹将会是完全一样的。

钢铁厂的扩建也稳步进行着,其他配套的工厂也稳步建立起来,以目前的进度来看,在未来的一年里如果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的话。齐阀的子弹将会完成逐步完成自给自足,老十三式步枪也可以在三两年里逐渐淘汰了。

以后不管是后勤部也好,战场士兵也罢,再也不用为子弹供应问题而骂娘了。

夏天再次来临的时候,冲锋枪的试制已经提上日程,大批量生产的日子即将到来。而迫击炮掷弹筒已经开始小规模试产,甚至连七十五毫米山炮的仿造计划也已经提上案头。

孙谋已经派人去搜集一零五毫米榴弹炮的资料,因为齐阀目前的经济问题一零五毫米榴弹炮和一五零毫米以上榴弹炮的实物还没有购买,但是炮弹制造的研究已经列入到议题中去。炮弹车的样品已经生产出来了。

而士兵们最信任的黄鼠狼式轻机枪因为其需要的迫切性,其生产计划直接压过了冲锋枪,现在齐阀仿造的黄鼠狼式轻机枪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了。至于通用机枪是否取代轻重机枪的问题则直接被压到了脑后。

这里面也出现了些不和谐的声音,黄鼠狼式轻机枪虽然跟普通步枪的子弹通用性非常好,但既然能够自产了,士兵们还是希望能给轻机枪配备专用子弹,这再次涉及到成本了问题。

在军方和兵工厂数次扯皮无果后,孙略拍了桌子:让部队先忍一忍,现在什么都缺你们还挑肥拣瘦的,以前连步枪都不统一的时候你们咋没那么多毛病。轻机枪就先这么用着,以后有了条件再改。

嫌弃火力不够没问题,重机枪的仿制工作明年也就提上来了,嫌火力不够的等将来给你们补充重机枪。

孙略拍了桌子也许下了未来,将领们也没啥好说的,抱怨是少不了,可万一让孙略听见抱怨后在分配的时候给他们小鞋穿那就大大不妙了。牢骚只敢在领位背地里发,哪怕领位脾气再好也不行。

惹谁也不能惹着管仓库的啊。

这还不算,在士兵们的提议和孙略的指引下,平射速射炮的研究也被列入到议题中来。在山地战和攻坚战中,以机枪为核心的火力点是战士们面对的一大问题。迫击炮掷弹筒弹道曲折,在很多地方效果并不佳,

而特别是暗堡的存在,让步兵冲锋的时候更加郁闷。暗堡开火的时候炮火准备一般已经结束了,而攻击距离较近,火力又较为猛烈。

伴随攻击的轻机枪火力不足以压制暗堡配备的重机枪,如果角度刁钻,迫击炮掷弹筒等曲射炮火对暗堡的威胁也不够。最可气的是手榴弹还够不着,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轻量型直射火炮。如果能够单兵携带那就太好了。

可惜的是,连迫击炮都刚刚走上仿制工作的齐阀兵工厂并不具备这样的科研创新实力,研究工作自然不会放下,现实问题还是让战士们先用炸药包吧。

别的东西兵工厂都处于初级阶段,炸药雷管可是绝对管够的。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好的方向在发展,趋于平稳的军阀关系也没齐阀本就捉襟见肘的财物状况更加糟糕。随着其他矿厂的加大采伐和新一季粮食的收获,齐阀的财政状况逐渐从危险中摆脱出来。

如果没有战争,估计再有两年时间,齐阀将会完全从先前换届的动荡中走出来,随着军队的逐步完成换装和第一骑兵军的改编完成,齐阀的军事实力将会更加强大。

届时孙谋将无惧于任何门阀的挑衅,燕阀再想打过来孙谋就未必只是采取守势了,按照他的性格说不定会将战火燃烧到燕阀的领地上去,别忘了这家伙可是骑兵出身的。

不过经过了先前一战,对于其他阀门大佬们来说,欺负齐阀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了。

而这个孙谋早在储位的时候就是个有名的天不怕地不怕,听说以前在阿斯罗菲克边境领兵的时候就整天带着帮骑兵去人家地头打秋风,让这家伙缓过气来,别说主动去欺负他,这家伙别自己打上门来就谢天谢地了。

能够坐在阀主位置上的其实哪个都不是简单角色,打仗是不怕的,但整天上门踢馆子惹事的,那就很烦了,关键问题是这个踢馆子的自己还不敢保证一定能打得过他。

讨厌的家伙往往不是因为他多有本事,而是因为他很烦很难缠。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