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宝庆印记 §认识北塔

我以为自己早就认识北塔。它站在资江边已经很多年了。当我十几年前登上卓立高地的东塔,就曾远远地俯瞰过北塔。俯瞰是一个很轻松也很有气概的姿态。不管俯瞰者认为自己的目光何等客观公正,总难免带点居高临下的意味。那样观望,站在江边低地上的北塔身影就显得格外瘦小,虽然腰杆挺得笔直,但绝无凌云之势,几乎被四周高地上的房屋淹没。很多人上了地处闹市的东塔,远远地瞄上两眼,就算见识过北塔了。于是乎虽与北塔同处一市,却有可能终生不相亲近。如果仅止于此,我不会说自己认识北塔。后来的许多年中,我时常去江对面的双清公园游玩。站在高耸江边的砥柱矶上,凭栏隔江而望,北塔依然是站在低处,模样朴实,很谦虚的样子。我能看清楚它有七层,顶着个球状的铁宝瓶。当风刮得足够大时,可以听到塔顶翼角所悬铁铃振动的声音。我还晓得身边亭外亭所刻的名联: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其中所说的塔就是指北塔。如果还要抖一下学识,那么,我还可以流畅地背诵出车万有的佳句:一塔影眠寒水碧,两江波撼夕阳红,告诉你这“一塔”也是指北塔。就这样,我看清了北塔的大致模样,听到了它发出的声音,甚至还通过诗词触摸到生活在往昔的它,于是就很有自信,以为自己真的认识北塔了。很多年过去了,我都没动过去江那边走走的念头。

这种虚妄的自信一直维持到二○一○年四月六日。

这天下午,我随车插进了资江一桥边那片拥挤凌乱的民居区。绕了几个弯后,就滑入一片开阔的荒地。北塔直愣愣地闯进眼帘,让我吃了一惊——原来它也是位伟丈夫。在远处看着矮,是因为它所处的地势低,真正到了它面前,才发现先前全是错觉。三十七米高的巨人,气度沉稳威严,是让人只能仰望的。另一个错觉是:曾以为它外形朴素,甚至有些简陋,趋近了看,才明白它跟某些国际名牌服装的风格一致,那做工的考究是落在了细处的。别的不说,单看一、二、三层塔檐上的如意斗拱,宛如纯青色莲花悬浮半空,簇拥着塔身,显示出精湛的工艺。塔旁有一黑色石碑,上面标明北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这样高的荣誉,它却不怎么声张,很像某种大器量的人,绝不会因为有点小成就便跳起三尺高的。它的根基深着呢,入地数丈。看来古人造塔参照了树木生长的原理:根深方可致高。浮浅之辈总是站不稳脚的,风一刮就倒。石碑上的铭文还记载了北塔出生的年份:始建于万历元年,竣工于万历十年。也就是说,它在四百二十七年前就站在这了,经历了明朝的风清朝的雨,看过了民国的云和月,悠然傲然地活到了今天。在它啸傲风云的时候,今天的东塔和亭外亭都还没有影子呢。凭这份资历,这种韧性,它就堪为湘西南现存诸塔之祖。

尽管收获的观感,比站在江对面打量要扎实得多,但如果现在掉头而去,我绝不敢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北塔。它像一位深藏若虚的高人,很久以前就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却因我的轻慢而被忽略。如今机缘已到,我领略了它的非凡,却不能说已然了解了它。我只有怀着惭愧和虔诚的心,放轻了步子,放低了身段,踏上厚实的青石塔基,推开尘封已久的竹门,去寻找和领受那隐于寂静之中的诸多高妙之处。

北塔外观为七层,其内却只有四层,每层由外墙、甬道、内墙和塔心室构成。每层塔心室的高度差不多等于塔外的两层。这是因为室顶为叠梁式穹隆顶,占了很大空间。所谓穹隆顶,是指内表面呈半球形或者近乎半球形的多面曲面体顶盖。它首先出现于古代亚述、波斯,后来在罗马得到完善。中国古建筑采用穹隆顶的很少,多见于墓室。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遍地开花的清真教堂普遍采用此种宏阔的建筑手法,以营造崇高旷远的宗教氛围。考虑到回族在元末时就已经入邵,邵阳是湖南回族的主要聚集区之一,有不少清真古寺,那么,万历年间修建此塔的工匠,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影响。只是他们把八卦形状暗暗融入了穹隆顶,因此这塔心室也可算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吧。

漫步在塔心室里,一点都没有压抑之感。而沿甬道而上,转折之间,也不觉得如何逼仄。历史的幽光点点滴滴落在那些古老而依然硬朗的青砖上,脚踏上去,抬起来,留不下半点痕迹。也有霸蛮的人,用刀在砖上歪歪斜斜刻下自己的名字,这可笑的举动后面,其实隐藏着人类与时间较量的永恒冲动。甬道一边的外墙上开着拱形门窗,透过门窗,能看到叠梁式塔檐。那些小青瓦,在时光中酿成一种让人看了觉得心怡又有些心酸的颜色,仿佛迟暮美人的黛眉。还有檐口滴水瓦、勾头瓦、压脊瓦上的图案,那些花草与走兽,似乎立刻就要挣脱时间的束缚,自由地舒展开身子——或许它们一直都是活着的。

走到顶层后,俯瞰资邵二水在此汇成一道舒缓开阔的大流,再折而往洞庭湖方向奔去,想到当年的宝庆才子、万历年间的名臣车大任为了“培风水而振人文”,与宝庆知府胡梗合力促成此塔最终落成,不禁为古人的用心而感慨。北塔建成后,邵阳文风确实较前大为昌盛,起码出了好几位在全国称得上第一流的文人学者,像魏源、邓辅纶、吕振羽。而在资江风浪里讨生活的船夫,则认此塔为出入邵阳的标记。所以北塔虽是风水塔,却从一落成时就兼职做了航标,既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内显身手,又服务了民生,可谓德盛而才全。

从塔中走出来后,我仍频频回望,不忍立刻上车。我想这次总算真正认识了北塔。但在生活中,还有多少类似北塔的事物,因为世人的“我慢”、“我执”,而遭到轻视、忽略。所幸北塔已告诉了我,要想真正认识一个人,一件事物,就要除去轻慢、偏执和懒惰,放轻了脚步,放低了身段,怀着一颗诚心慢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