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重生之相公我又来了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封为郡主

楚琰听李敏君说轮换制,心中一下子就明了了。不由得笑出了声音:“李姑娘此计甚妙,可解我大历国之危。明日我便上朝去将这问题与应对计策细细整理一番交与圣上。你此番,是要立大功了。”

李敏君听楚琰夸赞自己,露出小女子的模样,谦虚道:“小女愚见,当不得大人如此夸赞。”

看楚琰的问题也解决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就算是达到了。于是李敏君准备打道回府。

“大人,天色不早了,此番我来此的目的已经到达,如此这般,小女便先告退了。”李敏君起身对楚琰说道。

楚琰见李敏君要走,便也起身:“好,我去送送小姐。”

两人走在镇国公府中之时,丫鬟和小厮跟在后面,李敏君与楚琰走在前面。楚琰有心试探李敏君,于是不经意的落后李敏君半步。却见李敏君轻车熟路的走着。

走了一会,李敏君才发现自己竟然是走在前头的。暗骂自己愚蠢,若是让人觉得自己对镇国公府的路十分熟悉可就不好了。一定会引来别人不好的猜测。

于是李敏君赶紧不动声色的减慢了脚步,默默地走在楚琰的身后。

到了镇国公府大门口,看着李敏君上轿子离去。楚琰才若有所思的进了府。

晚间,楚琰用过了晚膳之后便扎头在书房之中,将此去南巡所听所见整理在奏折之上,并将李敏君的整治之策一同整理在上。

第二日清早,楚琰早早地就进了宫。早朝之时,楚琰站在众位大臣之中,跟随着众人行礼问安。

“楚爱卿南归来,甚是辛苦。可有见到了些什么?有折子要报吗?”皇上见楚琰站在众臣之列中,开口问道。

楚琰等的就是皇上的问话,随即向前一步,出了列,走到大堂中央,回话:“臣有事启奏”随后将整理好的折子双手捧起。

皇帝侧头看了一眼身边侍奉的承德公公,承德公公随即踩着小碎步子走到楚琰身边,将楚琰手中的折子接了过来。

而此刻站同样站在堂下的平远将军江衍明却是知道折子之中所述何事,只是,楚琰怎么快就想到了万全之策?

只见承德将折子呈给了皇上,而后再次站立在皇上身侧。接过折子的皇上翻开折子看了起来。

可看了折子的皇上脸色却越发的不好,隐隐有要发怒的态势。殿下的众位大臣皆是噤若寒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有一会,只听“砰”的一声,却是皇上将那折子狠狠的拍在了桌案之上。殿下的众位大臣听了,皆是身体一震,而后齐齐跪下。

楚琰与江衍生知道皇上为何震怒,却也只能跟着众位大臣一起跪下,等候皇上说话。

“多年四海无战事,朕本以为朕的江山应该是国富民强,天下太平,却不知,那天平的景象都是做给朕看的,你们身为父母官,却上下蛇鼠一窝。朕的江山竟然已经如蚁穴一般千疮百孔。”皇帝说的越来越激动,竟然气的咳嗽了好久。

众臣听得一脸雾水,但却人人自危。谁知道那奏章之中写的是谁的事情。

皇帝略微压制了一下自己心中的怒火,说道:“楚大人,你倒是说说此去江南的所见,给各位端坐高堂的大人听一听。”

楚琰站起身来,回了一句:“是,皇上。”

“诸位同僚可知,我此去南巡,一路上路过了大小州县数十,见得最多的是什么?”

说到这里这里,楚琰顿了顿,目光铮铮的从自己面前的一班大臣脸上扫过。

还不待有人发问,楚琰声色俱厉道“:是乞丐,是饿殍,是成千上百的的穷苦百姓!我大历国近年来并无战事,国库充盈,百姓赋税也有所减免,按理来说当不至于会有百姓因吃不上饭而饿死,但是我眼见的并不是国泰民安,丰衣足食!一路所见,尸横遍野,百姓易子而食,买卖儿女就为一口饭吃,更有甚者竟有人吃人的惨事!”

楚琰越说越激动,迈出步子,走到当中,高声说道“:这都是因为地方官员剥削鱼肉,压榨百姓!而评级考核弄虚作假,上下官员串通一气蒙蔽圣听,臣恳请陛下,严查此事!”

说完楚琰跪倒在地。大殿仿佛置入冷空气一般寂静,只依稀还回响着楚琰振聋发聩的声音。

此番,还跪着的大臣都知道了皇上是因为什么如此动怒,一个个噤若寒蝉,将头压的低低的。

皇上恼怒的从殿下跪着的一干臣子身上扫过,落在楚琰身上,面色稍霁。

“楚爱卿,你此言可否属实?”皇帝平复了刚刚激动的心情。

“皇上,臣说的话句句属实。此去南巡,臣见那些乞丐如老鼠一般被四处驱赶,只觉得心痛。皇上如此大好江山,怎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臣觉得此事事关重大,应立即解决。如今国家安定,却也不应存在这种让百姓无家无所的生活。”

“爱卿所言极是,只是……”皇上面露沉思,看了一眼奏折上的内容。

“众爱卿可有解决的办法?”

底下爱卿面面相觑,低声言语,却也无人起身相应。

“既然爱卿们没有解决办法,那朕觉得楚爱卿的折子上面写的解决办法不错,楚爱卿给大家说一下你的办法。”皇上欣赏的看了看楚琰。

众人看了皇上面露欣赏看了楚琰,都很好奇是何方法,竟让皇上如此看重。

“是,皇上。”楚琰不卑不亢。

“臣以为重税的地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贪官污吏横行,治理贪污才是目前主要要做的事情。臣南巡的几个地方已经写入奏折,贪官之人还需深拔,之后还应设立监管之人,但要实行轮换制,以防有新上任的人去贿赂官员,可避免贪污受贿的事情发生。”

“朕觉得此法甚好,众爱卿觉得呢?”

“皇上,此法确实好,不紧解决贪欲之人,还让更多的人才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楚大人果真智勇双全之人。”

“王大人所言极是,朕也这么觉得,楚爱卿,这次你又立了大功,可想要什么封赏?”皇上面展笑颜。

“臣不敢领此封赏。”众人皆有些惊异,楚琰竟然要推了封赏。

“这计谋虽是臣献给皇上,但却不是臣所想出。”此言一出,顿时众人哗然。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是谁能够想出如此办法。

皇上自然也不例外:“哦,竟不是爱卿所想,那朕倒是想知道是何人所想?”

“是皇商李德之女李敏君,臣与此女有所交集,她听闻臣为此事烦忧,特出此计策为皇上分忧。”楚琰此时想到李敏君又想起园中行走之时之事,更觉得自己心中所想的事越发真实。

“竟是一名女子,有此想法,可见也是十分聪慧之人。为朕解决了这一难题,朕倒是想见一见这女子。”皇上十分好奇。

“臣也觉得此女子十分聪颖,胆识过人。所以臣斗胆为这女子要些封赏。”楚琰此刻想的就是努力的抬高李敏君的身价,若是有朝一日自己又出了问题,李敏君便有些能力自保,这样自己也可以安心一些。

“好,好,好。你不说朕也要赏,朕怎会让国家错过如此聪慧之人。来人,封李氏之女李敏君为郡主,封号安宁。楚爱卿举荐有功,赐黄金万俩”皇上连说三个好,此事的功劳极大,说得夸张一些甚至是稳固了国之根本,所以皇上十分高兴。

楚琰见自己已经成功了,心中十分开心:“臣替安宁公主先谢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皇帝将这个计策交于大学士订立完善,而后准备正式在大历国施行。

却说那大学士看到李敏君献出来的计策,心中觉得甚妙,竟然隐隐约约的好像与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辙,产生了某些共鸣。不由得对李敏君这个女子都高看了眼。

可是他怎么会知道,李敏君的计策本就是他的,只不过是上一世他想的,此世的大学士还没有机会知道这贪污腐败之事连整治之策都出来了,根本没给他发挥的机会。

却说这计策整理完毕,在大历国施行之后,竟然颇见成效,搜刮民脂民膏之事果然少了许多。天下的百姓皆称赞当今圣上的英明。说圣上是一届明君,对皇上十分爱戴。

皇上知道了心中自然是满意的,一个君主最喜欢的就是别人说他是明君了。于是皇上决定要给李敏君办一场宴会,正正式式的授予她郡主的身份。

这个想法上午才有,下午皇帝便派身边的承德公公去宣了旨。

承德公公到了李家门口却不入门,府门处的小厮看是宫里来了人急忙跑去府内通报。

“老爷,皇宫里的公公来了,就在府门外。”小厮看见李德急忙说。

李德一听心中有些奇怪,这宫中的人怎么来自己家门口了?

但是宫中的人就是宫中的,身份即使低贱也比自己这一届普通老百姓尊贵的很,于是连忙唤了一家子前去府门外迎接。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