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不知道要讲什么了。我的脑海里只有这样一个画面:故乡的小河岸,下着霏霏细雨,我蹲在树丛里躲雨,有几条鲤鱼从我的头顶飞过去了。
我在雨中发抖,情绪是很坏的,可是当我看见这样的画面,却有了一些激动,或许叫感动。飞鱼是鲤鱼,长期生活在养鱼塘里,它想借着雨势,游到广阔的大河里。因为有一道河埝,鱼从河埝这头飞到另一头,钻进滚滚的大河里了。鱼飞在空中是那样灵动,那样鲜活,那样富有智慧。它充实了我的感知,丰富了我的生活。它使我多年难忘。为什么?我终于在今天找到了答案。
回到学校后,我把这个场面讲给老师听。老师让我把它写成作文,我就写了,当时只是幼稚的描摹。记得有这样一句:“鱼本来是不能够飞翔的,但它真的飞了,而且飞得雄壮,飞得优美,飞得勇敢,飞得成功。它可能厌倦了鱼塘里封闭的生活,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天高任鸟飞’,没有说‘天高任鱼飞’的,它之所以能飞翔在空中,是由于它借了雨的力量。是雨给了它飞翔的氛围。”我仅仅写到这里,老师再次启发我,把想像的空间再放大一点,我们人呢?于是我又加上了这样一句:“我们人也能飞翔,人是借着飞机上天的,当没有飞机的时候,人的精神同样能够飞翔。”回到家里,我就做了这样的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变成了鱼——飞鱼。我飞到了城市,落在城市的一所学校,落在教室窗台的鱼缸里,一会儿探头,一会儿隐蔽,一会儿在水中遨游。我听他们的老师怎样讲课,看他们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看完了,听完了,我自己又飞回来了!
多么像童话?正是它丰富了我的想像力,为我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一点基础。从小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感知力,它能使我们内心丰盈,使我们生命的激情不减。
人在少年时期比成年人更善于观察。从那时起,我对大自然就格外地注意,看见一只蜻蜓落在一枝尖尖的小荷上,到底是蜻蜓依附小荷,还是小荷应该感激蜻蜓?没有小荷,蜻蜓是多么的孤单。没有蜻蜓,小荷是多么的寂寞。有多少次,我的思绪穿行在幽暗的天籁里,凝视月亮在云朵里慢慢游移,梦想便无休止地在心中膨胀,心底也就丰盈广袤,就能够充分挖掘少年感知的敏锐力。
孩童时代,对自然的好奇、探求和幻想的欲望,给我们一种对自然的感知。这种感知是非常灵敏的。一次,我们班到天津蓟县的盘山郊游,当时条件有限,我们顶着月亮出发,步行到公社,再由公社拉石头的货车运送到盘山。我们的平原没有山,第一次见到大山,格外地兴奋。我们在山上看到一种石头,当地百姓叫它麦饭石,可用它洗脚,用它泡水喝,对一些疾病具有极佳的疗效。我和小伙伴们背回了不少麦饭石。我观察,这种石头与别的石头有区别,它的纹路像蝴蝶的花纹。
我和少数几个同学还看见了许多野兔、山鸡、红鸟和梅花鹿。这些动物是隐藏在树丛里的,总是躲着人。回来的路上,我们谈论那天的见闻,好多同学很茫然,几乎搭不上话。他们纷纷喊:“哪有山鸡、红鸟和梅花鹿哇?”老师就问:“你们在盘山上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看到的是石头、树木,还有被日本鬼子炸坏的古庙。”老师就笑了。老师让我回答,我毫不犹豫地描述了这些动物的模样,讲得别的孩子对那些动物那样神往。老师又让别的看见这些动物的孩子讲,与我讲的又不一样,每个人眼睛里的大自然都有各自的特点。
感知大自然所带来的那份欢愉,是任何美事也无法替代的。太阳的抚摩,清风的吹拂,小鸟的啼啭,让我们领略世界的美丽,也给我们一颗透明的心。
我们人类原本就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亲近它,千万别背叛它。三毛有一篇文章《塑料儿童》,讲的就是不愿意亲近大自然的孩子。他们只知道看电视,打电脑,玩电子游戏,翻卡通漫画,却不肯走进大自然,不喜欢小花小草,不喜欢野鸟。这些儿童摆弄着塑料玩具的时候,自己也成了塑料人。现在我就有一种忧虑: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还想从大自然里获取对生命的感知吗?当他们把田野里的麦子说成韭菜的时候,他们心里是怎样的感觉?他们对从头顶飞过的鱼,还有我们当年那样的激动吗?
电子商务时代来临了,我是欢呼的,毕竟是时代的进步。儿童们当然要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生活在今天的儿童是多么幸福。可我要叮嘱的是,当他们从电脑里看见花草,看见动物,看见蓝天白云,那是电脑人复制上去的。即使电视里流动的画面,也与我们隔着一层屏幕。有人说,将来从电脑里就可以嗅到上面动物和植物的气息和味道。这是科学的力量,但是科学进步的负面效应就是人的懒惰,人的迟钝,人的萎缩。
所以,我有一个警告:什么也无法替代真正的大自然。惟有大自然才能真切地给予我们。当你扑进大海,用身体冲浪,面对咆哮的波涛,捕捉那种情景和声响,你会产生一种完整的自然感知,使你的身心也充满灵性,获得充沛的激情。我愿今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有机会,领略一下鱼从头顶飞过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