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人生之梦三部曲 第17章:缉拿嫌犯

箫支平在一旁气得是无话可说,他只能提醒老韩说;“算了,我们快去报案吧!”

老韩他们无奈地离开了厂里,郑宝玲带着大货车回省城车队结算放空费去了,箫支平、老韩乘“的士”车直奔县城。

七里镇距县城有三十多公里路程,县公安局在县城的最顶端,靠近大山的脚下和看守所在同一个大院内。公安局大门进门的右侧是县公安局办公大楼。

院子面积很大,院内杂草丛生。办公楼为三层的普通大楼。属七十年代办公楼建筑风格。大楼中间是楼梯,正面是走廊。和学校课堂建筑是同种格调。

底楼有治安科、户籍管理科、联防办、接待室等办公室若干,整个二楼是刑警大队,三楼是正副局长、行政科、财务科等办公室。

萧支平、老韩他们来到县公安局办公楼前已快下午五点。他们没去接待室报案,而是直奔二楼的刑警大队。

他们刚走到上楼的梯口,迎面跑来一位敞开衣衫,腰里挂着69式手枪,二十五、六岁的精干小伙子。由于腰部太细,挂枪的皮带没能扎紧,枪套下垂在大腿根部,显得特别潇洒。

来人叫吕亚明,是萧支平在部队服役时,同在一个锅里,吃了两年饭的老战友,老部下,是挺钦佩萧支平的战友之一。萧支平刚下“的士”,站在走廊上的吕亚明就看到了他。

吕亚明非常热情的跑过来握住萧支平手说;“老班长,你怎么来了?我太感意外了。”

萧支平对吕亚明说;“老战友,别提了,我是阴沟里翻船呀!被你们管辖的一个农民骗了钱。”

吕亚明说;“骗了多少?”“十万元。”“那么多哇?我们精明强干的老班长,怎么会被一个农民骗了这么多钱?你老哥这几年发大财了吧?”

萧支平说;“发什么财呀!都是人家的货款,哦,忘了介绍一下,这位是深圳来的韩老板,骗走的钱就是他们公司的货款。”

吕亚明和老韩握过手后,疑惑的说;“到底是骗了你的货款,还是他们公司的货款?”

萧支平说;“确切的说,货款是他们公司的,可是在我帐面上骗走的,当然也属于骗走了我公司的钱了。”

吕亚明说;“哦?是通过银行账户转账骗走了?这就好办了,嘿嘿,我真的感到惊奇了,你的精明强干是大家公认的,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怎么会被一个农民骗走那么多钱?”

萧支平说;“我说老战友,你就别笑话我了,不是我的无能,而是现在的农民太狡猾了。”

吕亚明说;“这人你认识吗?具体是哪儿人你知道吗?”

萧支平说;“人我见过,自称姓唐,三十五六岁,具体哪个村的我不知道,我们是把钱打到唐山信用社唐三保个人账户,估计就是你们县唐山乡人吧。”

吕亚明说;“好,你跟我来。”萧支平、老韩,跟着他来到“侦探六组”办公室。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熊探长,我的兄弟。这位是我在部队的老班长。我最敬仰的大哥。”吕亚明说完,萧支平、熊探长相互握着手说;“你好!”“你好!早就听说过你。”

吕亚明继续说;“兄弟!我老班长好像被你管辖范围的人骗走了很多钱。你帮接下这个案子。”

熊探长对萧支平说;“是吗?说说什么情况?”

老韩、萧支平简单的把情况说了一下,熊探长听后,立即和另外一名警员说;“小余,你马上到一楼户籍科查找一下,看唐山乡大唐村有没有一个叫唐三保的人。”

吕亚明说;“兄弟,这案子就交给你立案侦查了,希望你尽快帮我大哥把这笔款追回来哈!”

熊探长说;“你吕中队长都发话了,我敢怠慢吗?你放心,你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哥。”

……。

小余很快上来了,大唐村确实有位叫唐三保的人,现年35岁,无业、务农。熊探长立刻给唐山乡公安派出所挂了个电话,告诉他们,大唐村的唐三保涉嫌诈骗,如果发现唐三保回家,立即给予拘留。

随后,他叫老韩过来填了张表格,算是正式立案了。萧支平他们向熊探长提供部分证据复印件后,告辞准备回省城。

吕亚明对萧支平说;“吃了饭再走,你老哥难得到我们乡下来,不吃顿饭,我过意的去吗?”

萧支平对吕亚明说;“要吃饭,我也不能让你破费呀!我来请好了!”

吕亚明说;“你就省省吧!在我这小县城,别的好处捞不到,吃顿饭还是用不着我自己来掏腰包的。”

萧支平说;“这怎么好意思呢?”

“没事,你们老战友难得相聚,叫吕队长放点血也是应该的。哈哈哈”熊探长打着哈哈说道。

……。

吕亚明另外又叫了两名刑警队的兄弟,一行六人来到了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酒家。酒家老板对他们非常熟悉,特热情地对吕亚明说;“吕队长来了?来来来、到包厢里去坐。”

萧支平拍拍吕亚明的肩膀说;“你小子混的不错呀!都当上了刑警大队的领导了。”

吕亚明恭谦的对萧支平说;“哪里,哪里,中队长,中队长。”

熊探长对萧支平说;“老班长现在主要做什么生意?”

“哦,搞了个五交化经营部。”萧支平即刻回答道。

熊探长说;“哦?那26型凤凰自行车好搞了?我老婆特想买辆凤凰牌自行车,这种车太紧张,自行车票太难搞了。”

萧支平毫不在意的说;“没问题,过两天我就给你把自行车送来。”

熊探长说;“哦?那太谢谢了,来!我先敬你一杯。”

……。

还没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时期,萧支平到哪去搞那么紧张的自行车票哇!他也不过是花比自行车本身还贵的200多元去买张自行车票,花上相当于5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