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道教
一、源流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东汉明帝时代产生以来,已近2000多年的历史。那时崆峒山已有道家居住。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方面都曾产生过深刻影响。崆峒山所积存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文化遗产对崆峒道教的发展、兴衰与其道教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道寺观,大多地处名山,只有隐居幽谷,才有可能“远嚣尘,弃人事,绝名利”。从汉魏以来,名山大川被称为道士的洞天福地。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详列名山28座,认为这些名山幽静远俗,“可以精思,合作仙药”。仙人广成子正是这种思欲的先导者,他看准了崆峒这一仙境,入石室修炼。《汉唐地理书钞》所辑的《九州要记》中说:“广成城,广成子为黄帝师,始居此城,后于崆峒山成道,今此城犹有庙像存焉”。这是对广成仙人深居崆峒山的有力佐证。
继广成子之后,相传赤松子到过崆峒山修炼。屈原在《楚辞•远游》中曾以仰羡之情,表示愿意继承赤松子的遗风:“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汉张良更明确表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
还有仙人容成公、韦震等居崆峒山修炼,但在神仙传说中并无其名姓。
广成子、赤松子他们纷纷在崆峒山筑庐凿石为洞结庵,传道弘法,自然环境是原因之一,但主要还因崆峒山处于古文化中心地带使然。有了仙人便有了道家,对道教的形成已有了基础。那么,崆峒山缘何得以美誉天下,须从《庄子》说起。我们知道,《庄子》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的作品集,又称为《南华经》。要了解道家和道教,则不能不读《南华经》。《庄子》书,行文诡谲,立意玄奥。越二千三百年以迄今。它不仅是先秦诸子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构成早期道家的一大奇观,而且被尊为道教的经典之一,对道教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宥》一文对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讲的详细、透彻。为此,讲崆峒道源,探明《庄子》至关重要。为不冲淡主文,把它放在附录中,选了作家流沙河的现代版注释。
庄子《在宥》原文: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曰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剪剪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吾闻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心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曰:“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曰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
继黄帝之后,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慕黄帝事”西巡崆峒,那是为了寻求长寿不死之药。到了西汉武帝刘彻,也曾“至陇西,西登崆峒。”
东汉王朝自顺帝后,政治腐败,后党和宦官交替专权,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酿成了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面对这种现实,人们对社会人生充满了迷惘、恐惧和绝望。人穷则呼天,世乱则言鬼。道教和佛教正是当时混乱动荡的政治局势形成的。
从《道藏》所载,崆峒山道士,大都是关中、陇右、山西、河南之籍,这一带在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北方政治斗争的中心,是历次战争的主要战场。处于这种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中心地带的士大夫和下层民众,当他们被现实生活逼得无路可走,感到厌世、绝望之际,必然会将崆峒山的深谷幽地作为乱世安身之地。他们纷纷从各地来到了崆峒山。
他们一方面日诵五千文,将老庄道论作为根本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将老子、关尹神化,来提高崆峒山道教各派的地位。
早期的道教支派主要有太平道、五斗米道,崆峒道教则归五斗米道,在五斗米道逐步改为天师道的过程中,葛洪、寇谦之、陶弘景曾起了重大作用。
进入唐代以后,道教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李唐皇室追认老子为远祖。唐宋两朝的不少皇帝特别是唐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大都崇玄重道,好尚神仙,迷信方术丹药,并力图借神权来维护其政权,遂使道教兴盛一时,道观遍天下,崆峒山问道宫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建的。
从崆峒山碑记中看到唐太宗时期给崆峒山敕田产近300余亩,供修行者生活和活动之用。这些田产分布在各村社,每年收割后将粮食运往山上信众食用。
北宋年间,在今隍城建立真武殿,天圣七年(1029),道士陈宗秀与陕西终南山铜匠陈训铸造了一口天圣铜钟。政和年间,知渭州张庄奉旨重修问道宫。至元年间,丹阳宫道士姜公以“教源所在”,憣然前来主持修葺问道宫。明代道士张三丰未上武当山之前,避居崆峒山5年之久,并有不少仙踪轶事。崆峒山道教已兴旺有加为兴盛时期。
明清以后,国家对宗教的管理日趋严密,全真道之所以高标三教合一,提倡返本还原。三教平等,面对现实,在这种思想和观点的影响倡导下,崆峒山道教以几十余年间开挖、修建了三教洞。
嘉靖三十年(1551),平凉韩藩王室对道教极为重视,道教乘势再兴,不但赐以田亩,又大肆整修创建宫观。各宫殿香火旺盛之极,来崆峒山受戒修道者逐年增加,此时崆峒山道教达到鼎盛时期。清初平凉知府杨风起请陕西陇县龙门洞道士苗清阳前来主持重修皇城,后被列为全国道教常住之一。
此后崆峒山的道士全部归属全真道龙门派,与楼观台都是一派。那时并无管理道士的一个真正组织,崆峒山便成立了黄箓会,设立斋醮道场。
光绪二年(1876),陕西道士王义通上山主持斋醮会事,并以华山各派40字排列起名(至一无上道、崇教演全真,冲和将正本,仁义礼智信,嘉祥宗太宁),以此推箕王为第17代传人。十八代传人有杜礼清、郭礼源,十九代有刘智荣、景智瑞等,二十代有王信法、杨信隆,二十一代传人有赵嘉祥、范嘉祯等。1982年平凉县人民政府协调主持成立了道教管理局委员会,此后黄箓会基本停止活动。但道场斋醮活动尚未终止。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道教已呈衰微趋势,经常住在宫观内的职业道士,人数锐减,乾道不多,坤道更少。为了加强道士的自身管理,永葆道教圣地的享誉,1952年平凉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在崆峒山成立了“森林乡”,包括北峒乡龙隐寺的7名道士(隶属崆峒区管辖),由25代传人道长周信存担任乡长。当时有僧道61人(不包括来往挂单的僧道),1953年有僧人10人,道士57人,1954年僧道54人,1955至1957年僧道55人(包括坤道1人),当时的僧道人数比较稳定。到1959年,一场“反宗教特权”运动,崆峒山的僧道遭到了有史以来的空前浩劫、打击。有送去劳教的,有送回原籍还俗的,无处可归者编入当地的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山上只留有9名老弱道士看护寺庙。1979年后落实宗教政策,已近七十岁的道士叶理禄、任信光返回宫观,住隍城和香山,尚未还俗,寄居农村社庙的道士如罗宗杨等逐渐返回山上。开展道务活动。1982年,有重新出家来山的,有其他地方道士迁入本山的,道士人数逐年增加,遂成立平凉县崆峒山道教管理委员会,由道教信徒李兴堂担任主任委员,道士叶理禄、王崇修任副主任委员。1987年改管理委员会为平凉市崆峒山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叶理禄任主任委员,李兴堂任副主任委员。1989年经平凉市宗教局批准正式成立平凉市崆峒山道教协会,王崇修任会长,杜玉仓、刘万江、刘学坤、温崇德任副会长,叶理禄、李兴堂、剡沛霖因年事已高,任名誉会长。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道教斋醮活动日趋旺盛,信士弟子逐年增多,止2003年,已有乾道14人,坤道3人,并在紫霄宫成立了坤道院及崆峒山道教管理委员会。
二、宗派
道教创立后,经过数代演变,到宋代自真宗开始崇信道教以后,正统道家因唐末吕纯阳之肇始,已经迈入道佛合一,禅道同参的正统丹道徒经。儒家有新兴的理学,禅宗有五家的宗风,道家有丹道的嫡传。北宋时期,正统道家嫡派丹道的中心人物,即是后世道教所称南宋丹道祖师的张紫阳。这就是所谓“南宗”,即以紫阳真人为代表的传统,公认其为主张性命双修的丹法。另一嫡传就是“北宗”,即以王重阳弟子丘长春所创道教龙门派的传统,相传为专主修性的道家丹法。
依正统道教的分立宗派,可分为五大道派,在崆峒山修炼有如下两派。
正一道 据《元史•释老志》记载:“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相传至三十六代宗演……”。这是龙虎山张天师称“正一真人”之始。《通鉴•辑揽》称:“元世祖诏封张宗演为嗣汉天师,演道灵应仲和真人”。此实为张氏世袭天师之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张宗演次子张与材(第三十八代天师)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或正一教。正一道主要从事符箓斋醮。演变到平凉,人称为阴阳,按三教九流去分,又称为阴阳家,无论他们怎么分与变,都归宗为正一道。正一道在平凉与全真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崆峒山的道士在作道场斋醮活动中,从来少不了正一派的阴阳。这些阴阳家,除了参与道家庙院的打醮活动外,民间的丧葬、丧礼活动也少不了他们。目前平凉的东川、西川、北塬等地有正一道士近60余人。
全真道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也有记载为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创始人便是陕西终南山下刘蒋村中的出家道士王喆,道号重阳,其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王重阳说:“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其教规与正一道不相同:不娶妻室,不茹荤腥,一般多住宫观内,以清修炼养为主。
元代后,其支派很多,其中以丘处机(号长春子)所开创之龙门派最为隆盛。他在陇县龙门洞创立了“太上混元宗派龙门正宗”,常居于崆峒山的道士均系龙门派,其延续按100字排列,取名“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任义,趋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常住崆峒山的代表人物有:第六代传人霍真祥、张常明,第十代传人苗清阳,第十一代传人范一圣,第十二代传人杨阳和,第十三代传人赵来佩、王来佑,第十四代马复洞,第十五代杨本义,第十六代潘和靖,第十七代段教义,第十八代朱永福,第十九代苏元明,第二十代杨明堃、钟明亮,第二十一代王至慧、杜至诚、张至道、张至达、同至安、孙至觉,第二十二代陈理浩、史理安、杨理海、叶理录,第二十三代杜宗霭、李宗让、郭宗尧、罗宗阳、李宗清、张嗣真、方嗣贤、文明心,第二十四代冯至忠,第二十五代任信光,第二十六代王崇修、温崇德。
三、组织
黄箓会 崆峒山的黄箓会,其宗旨和本义到底是什么似不明确。据史载,唐玄宗、睿宗时的道士张万福编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杜光庭(850—933)编辑整理的《广成集》、清代龙虎山正一道士娄近垣的《黄箓科仪》12卷,都称为“科仪”组织,在道教的三箓(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七品本义中称:“黄箓斋,济生度死,下拨地狱九出之苦,士庶通用之。”这里明确指出黄箓斋是为超度亡魂而作的度亡道场。而明、清两次编的《山志》中均未提及。据太和宫现藏石碑记载:“山之中峰大顶有太上皇箓圣会,溯源由来,始自大明”。这个组织,其他地方尚未看到记载,据《明史•方伎传》说,正一派道士大都是“专恃符箓,祈雨驱鬼”。一般说,正一道主要从事符箓斋醮。看来这便是正一派的一个主要组织,道士也参与其活动。平凉、固原十城信善会众每于农历十二月,建立黄箓清醮胜会,信士必先斋戒沐浴,于二十三日谨备香烛,齐集山林,二十四日建醮诵经,祈福延祥。其主要目的是:“元旦良辰,进表上答诸天护佑之宏恩,下祈黎庶之清平,历年风调雨顺,岁稔年丰,冰雹化散,瘟疫潜消,虫蝗不起,六畜平安”。其斋醮之规模,已不是一般的神祗诞辰圣会,醮事分数由十二分增至四十八分,金神灵应普化善信者较前增加多倍,总社已由三社而扩分为五社,醮事扩展到一百二十分为三年。明嘉靖末年在隍城创建黄箓殿,各社各村都有专门为黄箓会化缘、布施香烛等物的腊匣,年年到时专人送至崆峒黄箓会首。
该组织在陇东17县城镇乡村盛行不断,清同治二年(1863)兵燹后基本中断,以后逐渐有所恢复。光绪二年,华山道士王义通赴崆峒山又将黄箓会扶起,主持斋醮仪事活动。以华山支派在全真道排名为17代传人,18代传人有杜礼清、郭礼源,19代传人有刘智荣、马智坤、郭智广、杜智伦,20代传人有王信法、杨德隆、徐信浩、郭信泽、剡信德,21代传人有赵嘉祥、范嘉祯、杨嘉猷、徐嘉禄。民国37年,黄箓会众又普及到陇东各县,分东西南北中五社,斋醮活动初具规模,声势较大,诵经活动由当初的十二分增至120分醮缘。1958年后由于政治原因,活动由明转暗。
1982年成立崆峒山道教管理委员会,至此,黄箓基本未活动。
水会 崆峒山特有的道教组织之一,据康熙十九年道府前水会碑记载“饮食之所需,往往艰于得水,郡人苟君名志善者善士也,乃立水会,率里中之好义善信千人,各置水桶至泾流,而肩挑以给之。以告来者,而征言于余”。看来他们成立水会的目的和意图主要是解决崆峒山用水困难。此前山上僧道及游人香客的生活用水全部是窖水,每个庙院都有一至两个收集雨水的水窖,所收的水要用至来年春夏之交。如遇天旱,不要说建筑用水,就是生活用水也是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善士苟志善发起成立了水会,每年四月八庙会之前后,率众数百人从山下的泾河向山上挑水。这种善举挑水行动延续了数十年,后来,庙院的水窖增多了,水量储存随之增大,并在隍城西侧下挖出了黄龙泉,这种挑水行动至此基本终止。但每年的四月八都要进行一次祈雨纪念活动,由正一道士诵经从山下步行上山至龙君殿和雷祖殿朝拜,以求风调雨顺。(参看第十一章第五节刻石碑文)
背光会 全称为“背光香灯会”。它并没严密组织,只是一种庙会形式。碑文载:“中峰大顶,昔有背光香灯会,设自大明,每岁三月三日,值逢王母元君、玄天上帝圣寿华辰,众善齐集,虔备香供,建醮诵经,庆祝朝贺。”又称“内信士王霖、宋存等大发诚心,磬囊捐资虔于祖师,置造背光、眼光、耳光。对照铜镜四圆,并双龙戏珠一圆,铜匾一方,铁灯一对,香炉香甬烛台全副”。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年于是日先期三日斋戒沐浴,同至大顶,并力将宝镜照珠刮垢磨光,俾倍朗耀,仰见明霞夺目,精彩射人。其目的是让其神恩之庇佑,仰报上帝已庇之厚泽,俯赐庶未来之洪庥,风调雨顺,岁稔年丰,处处不遭冰雹,人人不染瘟疫,虫蝗远去,家宅恒安,幸由作福降祥,逢凶化吉。后来,由于民众祈求平安,连年收成之丰,感动了韩王,遂给祖师敬献了直径一米多的青铜镜一面。此后善信弟子更是朝拜不断,其盛会规模不亚于其他神祇诞辰的规模。1958年后,自动消失。
四、活动
全真道小庙与正一道宫观,一般宗教生活并不严格,而全真道十方丛林对道众宗教生活则要求十分严格,这里仅就十方丛林中日常的重要项目作简略记述:
功课:宫观内,以敲钟、击鼓、打云板为日常生活。每天五更“开清”,或称开静,洒扫庭院殿堂,整齐冠服之后,道众便齐集七真殿(或常住宫观内的大殿)拈香行礼,念诵早坛功课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无上玉皇心印妙经》等,一般主要念《清静经》、《心印妙经》。早坛功课之后,列队入斋堂用膳,念化斋咒。早餐后便各司殿堂,各执其事。午餐前上殿诵经,一般念《三官经》,晚上诵《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等。晚上起更止静。丛林内每月的初一、十五为朔望斋日,早晚功课还要诵念《玉皇经》、《三官经》、《真武经》等。
宫观内还有一个规定,这些时间内不作宗教活动,不上殿烧香诵经,亦不建斋设醮,以免犯忌。犯忌就会遭天谴。这些口诀为:“正羊未二犬厂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十猪亥十一兔,十二头牛重千斤”。
节日:道教以神、仙之诞辰为节日,到时要举行隆重斋醮,包括祭星与设坛诵经。五大社的村庙,大都有庙会集市、商贸活动。到时也要请崆峒山道士去作道场诵经。崆峒山的主要节日庙会有:正月初二元始天尊万寿日,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万寿日,正月十五为张天师诞辰,十九为长春真人诞辰,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诞辰,十五为太上老君圣诞,十九为观音菩萨诞,二十一为普贤菩萨诞,二十六为真武大帝诞,三月二十为子孙娘娘诞,二十八为东岳大帝诞,四月初八为佛祖释迦牟尼万寿,五月十三为关圣帝君诞,六月十五为王灵官诞,二十四日为雷祖大帝诞,南极大帝圣诞,二十六为二郎神诞,七月十八为王母娘娘圣诞,九月初九为酆都大帝诞,十月十五为下元水官大帝圣诞,十一月十一日为太乙救苦天尊圣诞。除此外,还有部分民俗节,如农村的火神诞辰,鲁班诞辰,城市里的城隍诞辰等。总之,每逢节日,十方丛林都必定要设坛庆贺,不过其规模有大有小。
斋醮:是从古代祀神、祈福等巫术仪式中发展起来的。《礼记•祭法》中说:“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也。”《礼记•曲法》:“齐戒以告鬼神。”《孟子离娄》:“齐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道教的斋便是这种巫仪好祭祀仪里派生出来的一种仪式。各教派的斋法不尽相同,繁简不一。
崆峒山的道教徒的斋戒简化到为:在某神祗的诞辰之前三天或七天即行斋戒,不食荤腥、烟酒,不行房事等,而正一派的道士因要与道士们共同诵经,要求则严,七天之前就开始斋戒。有的则戒长斋,就是长期不动荤,不饮酒,不吸烟,有的是短斋,只忌初一、十五这两天。
醮,同样是古代一种祷神的祭祀礼仪,分阳事(清蘸)与阴事(幽蘸)两种。早期的斋仪,大体是祈福者或申请入道者自己入坛“首过”、“祈禳”,道士只是在一旁主持仪式,帮助斋主通神致意,而“醮”则主要是道士们祭祀神祗的仪式,所以,《道门定制》卷六引杜光庭语说:“醮,祭之别名也。”
打醮,是一件比较复杂而麻烦的事,作起斋醮来,一般是三天、五天或七天甚至十四天,除白天进行三次诵经外,在夜深人静,星光灿烂时分,道士们祭祀五岳之神,四周香烟缭绕,象征星辰—神祗的灯火摇曳明灭,摆下敬神的精米佳肴,道士们存想思神,在幻觉中,神仙们仿佛降临,五岳之神驾着龙辇,十洲仙人跨着鸾凤,在阵阵摄入心魄的音乐中冉冉而至,道士们依世俗见尊上之礼,叩首跪拜,呈上醮文。此外,在“法师”与“都讲”外,还有许多道士执威仪,唱经赞,还有许多道士专司职事,如管理钟的“知钟”,管磬的“知磬”,管点灯燃香的“侍灯”、侍香……,而这种教仪又根据主要祭祀对象与目的的不同 而各有分别,例如以“三官(天、地、水)”为主祭神的叫“三官醮”,而普祭主神的叫“罗天大醮”……
斋醮都是从早期巫仪中演化而来的,所以它不免有很浓重的巫术色采,尽管道士们在理论上很强调“心斋”,即“澡雪精神”,“掊击其智”,“无嗜无欲”称之为“上士所行”,但事实上更主要的还是“左佩黄神印,右佩越章印,后中天部霆司印,身立园景之中,足履九台之象,”(《道藏》正一部)画符念咒,祈禳颂赞,作鬼弄神。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斋”、“醮”中许许多多的巫仪孑遗,例如,道士们在设斋打醮时,主持的法师如高功、都讲、监斋、监坛都要“头戴宝冠,身披霞帙,手持玉简”,装扮得威严庄重,而且两旁还要设置若干象征神祗或手持威仪的助手,就是楚巫的翻版,斋醮时吹吹打打,钟磬齐奏,弦歌鼓舞,烹杀六畜,就是楚巫的孑遗。”(《后三天内解经》卷上)
传戒:全真派正式道士,必须经过受戒仪式,受戒即表示接法,为正式之法嗣。道童受戒后便名入《登真箓》,取得戒衣、戒谍,便成了道士。传戒的高道都是方丈或称道长、监院,有的称“传戒律师”。出家人有两种:一为童子出家,即在十多岁后出家当道人,一为半路出家,这种人大部都有家室妻儿,因各种原因所致,出家为道。崆峒山的道家传戒,过去比较严格,但对常期在宫观服务、诵经的善男信女,家庭可以离开者,也给传戒。接法后,要拜师学经,畜发结辫,诵习《早晚功课经》、《三官经》、《玉泉经》。
炼丹:在笄头山西侧的峰顶高阜上有一平台,据传这里是仙人和方士炼丹之地。原有炼丹亭、炼丹炉,现已不复存在。而这块地方却有着较神秘的色彩,因此地炼过长生不老的药,得到药的可能性绝对没有,而这里的土却被不少人采回家中治病。崆峒乃仙人聚集之地,仙人不在,仙气犹存,人们把它迷信到了何等地步。
炼丹术包括金丹术和黄白术,后因要与兴起的内丹术相区别,炼丹术又被称为外丹术。所谓“金丹”是指在古代神仙信仰的基础上,企图通过金石药物的炼制而获得的一种“服食成仙”的“长生药”,而制取“长生药”的方技即“金丹术”。所谓“黄白”按《抱朴子•内篇》的解释:“黄者,金也;白者,银也;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因此,“黄白”就是企图通过药物的点化,使铜、铅、锡等贱金属能成为金黄色或银白色的能“发财致富”的各种合金,而制取黄金(称药金)、白银(称药银)的方技即“黄白术”。
东晋著名道士葛洪,世称小仙翁,自号抱朴子,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这样讲:“金丹之为物,炼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药,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有了这种理论根据,道士们对炼丹术无不实践与服用。这种炼丹术虽然只不过是在人类的生存欲望与亨乐欲望支配下产生的一种虚妄的狂想,但它却歪打正着地在人类智慧的发达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当道士们郑重其事、满面灰垢地在深山里挖灶安鼎,在毒烟笼罩、酷热难当的丹房里炼金烧丹时,在一次次的试验中沮丧、狂喜时,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已经在从事着化学史上的开创工作了。
崆峒道士们除了承袭古人的炼丹术外,再就是寻找仙药。“中国人自古就相信茯苓、蟠桃、龟是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常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而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道教与中国文化》)。崆峒山上产有大量的茯苓,虽无蟠桃,山下水中却有乌龟,他们将其它草药配制成丸,服用之后可以长生久视,肉身永固。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寻求这种长生之药。
为此,崆峒山的仙人、道士在过去数千年中由于炼丹,也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和中药作出了贡献。
五、文化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它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有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是我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可见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崆峒山由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又是黄帝问道、秦始皇、汉武帝西巡之地,道源深厚,玄风广被,因而具有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体现了典型的道教风采。
教理教义是道教文化的中心内容。道家之源,出于老子,老子学说是道教教理教义的根本渊源和理论基础。崆峒道于此表现得最为突出。老子去周入秦,西出函谷关,在楼观台著《道德经》五千言,崆峒道士也以此为荣,都能自尊自重,忠实地坚守和弘扬老子的道法传统。《道德经》一直被奉为根本经典,道士所修,师徒所授,都以五千言为根本。全真道创立后,又提出了返回老庄本旨的口号,强调老子学说是道教的大本大源,全真门人必须“遵随太上五千言”,“立起大根源”。
养生学和长生修炼方法是道教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崆峒山之道士多数都服食山上所产之黄精、天门冬、五味子、茯苓、松籽、淫羊藿等草木药物,兼行导引按摩。
宫观建筑和文物胜迹是道教文化综合性的物化形态。崆峒山的古典建筑,从东台至隍城这一中轴线上,每座庙宇都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的方正严整、中轴突出、纵深成串、左右对称、主次分明、高下错落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道教宫观建筑以神殿为主,以道众居室为辅的特色。1990年10月,中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朱畅中、北大建筑学教授谢凝高对崆峒山建筑的评价为:“奇险灵秀,古朴精巧”。雷声峰的建筑群,依山就势,布局灵活,朴素自然,较少人工雕凿、强化安排的痕迹。更近于道家自然无为本色。充分反映了道教崇尚自然、超脱尘俗、云水逍遥、寻幽探奇的旨趣。
历代高道及名人的题咏是崆峒山道教文化中最重要而又颇具特色的一部分。唐、宋、元、明、清各代名人的诗词百余首,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在群众中广为传布,脍炙人口。崆峒山不少石刻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低估,道教神学、道教哲学、道教医学、道教音乐、道教与文学艺术、道教与气功都在国外的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法国、美国、日本、东北亚、东南亚等国相继都成立了中国道教研究所、研究会等机构。并召开过数次道教文化研讨会。
道教经典是道教文化的主要部分,从这些经典中,可以了解到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关系。
道教经书繁多,一般道士都只念诵《玉皇经》,全名《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玉皇经》,每举办一次较大一点的道场,都要念诵此经。《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又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道德经》,这是文化高一点的道士才奉习的一部经文,还有《南华经》、《黄庭经》、《悟真篇》、《参同契》等。除此,还有《上清大洞真经》、《开元道藏》、《天宫宝藏》、《万寿道藏》、《太平经》、《正统道藏》、《云笈七签》、《度人经》、《三皇文》、《阴符经》、《心印妙经》等等。
从道教的思想渊源来看,首先是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本来是有区别的,先秦道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一个哲学派别,而道教乃是东汉形成的一种宗教。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道家哲学乃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它从宗教的角度把道说成是“神异之物,灵而有信”、“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玄纲论)。道教还把老子看作道的化身,把道与老子合二而一。这种思想在道教成立之前就有了。其次,道教还吸收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这种伦理纲常的核心是“三纲五常”,这是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关系。南宋朱熹说:“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并把它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永恒不变的“天理”,谁也不能违犯。此外,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东汉时候的《太平经》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家,而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乃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来论述修仙的方法,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道教也吸收了墨家思想。墨子是提倡尊天明鬼,这种思想显然是被道教所吸收。墨子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反对“不与其葛获其实”。强调“夫人各自衣食其力”,主张有财物的人应当“乐以养人”、“周穷救急”。它认为天地间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气”所生,应属于社会公有,不应为任何私人所独占。所以,崆峒山的道士和其它地方的道士一样“耕种自养”。可见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跪拜礼仪也是一种文化吧,它发源于五千年前的崆峒山,源于道家和道教。《庄子•在宥》记载,在轩辕黄帝去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便是“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回”此后,历朝历代,下跪成了一种尊卑之礼而广为流传。官员上朝,百姓见到“老爷”后“扑通”一声跪倒于地,而且越是五体投地越是常跪不起,就越能显示下跪者的一腔“赤诚”。
上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提倡以鞠躬握手取代跪拜,跪文化本应同封建帝制一道“寿终正寝”,然而积重难返,下跪之习依然“此伏彼起”。如今又过了一个世纪,下跪之风仍未消声匿迹。道、佛两教跪地诵经叩首,似是一条永远不能改变的定律,尤其是道长收授徒弟、法师给僧徒受戒,都是要三跪九拜。
六、管理
在历史上,道教宫观的组织与管理体制,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为子孙庙。庙产公有,师徒代代相传,徒弟既继承师父之法嗣,也继承师父之产业。子孙庙规模有大有小,都可以收徒弟,住持称当家,一般居庙的人少,无复杂组织,颇类似一个家庭。另一种则是十方丛林,亦称十方常住,庙产属于道教徒或某一道派所公有,凡是道教徒皆有在此挂单(或挂褡)居留的权利,但居留必须经过考核手续。在法嗣方面也有规定,如正一派道士便不能作全真派十方丛林的方丈、律师。十方丛林可以传戒,但是不能收徒弟,丛林宣布传戒时,皆其他庙里推荐徒弟去十方丛林,集中接受三堂大戒,即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十方丛林的常住道众,大都是从挂单道众中择优留居。十方丛林的另一特点是悬挂钟板,以钟板声为日常作息号令。十方丛林的规模一般都较大,产业多,道士也多。故它有一整套组织机构和管理规制。
十方丛林的组织与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教团集体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体制。它的财产属教团道众所公有,它的主要执行如方丈、监院、都管皆由道众选举产生,即使是一般执事,也都由道众公议推举。执事皆有一定的任期,连选可以连任,对不称职的或渎职者,道众可以公议罢免,还可以按清规戒律予以处罚。
一座十方丛林其首领为方丈,其次为监院,再次为都管。在监院下设有客堂、寮房、库房、帐房、经堂、大厨房、堂主、号房等八大执事部门。其执事人员有“三都”(都管、都讲、都厨)、“五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静主)、“十八头(库头、庄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茶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圆头、圊头、槽头、净头)”之称。
方丈为一观之主,实际上是一种荣誉职务。只有受过三堂大戒,接受过律师传法的德高望重的高道,才有条件被推选为方丈。方丈可以传戒,在开期传戒时,方丈称作律师。
以上所说是指全国各地道观正统的组织机构,而崆峒山则在以上的基础上与斋醮诵经合并一起作了修订,其组织是:道正统摄,下设监院、总理、教管、高功、提科、经主、表白、殿主、化主、堂主、都讲、书记、公务、账房、库头、迎宾、知客、执事等。
崆峒山的各个宫、观、院、殿,除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外,其它小庙自古以来也有自己的管理办法,以约束道士和善男信女,俗家善人(称会长)的行为。如,太清宫、太和宫、子孙宫、三清宫、静乐宫、紫霄宫、飞升宫、通天观、老英宫、问道宫、王母宫、五龙宫、十方院、七真观、三教洞、雷祖殿、三官殿、龙君殿、玉皇殿等;因为这些大的庙院都是由陇东十七县各自分管的。他们把每年收入的布施、香火钱,除留有小部分自用外,大部分都要上交管理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