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百姓适当地买几注彩票碰碰运气,并无不妥。但如果发展到“迷”甚至是“痴”的地步,那就会适得其反。
彩票虽然单注价值只需2元钱,但如果不顾实际大量购买,盲目碰运气,就很可能是有去无回,满盘皆输。
成都有个妇女,曾跑到成都某报社去控诉她的丈夫因为买彩票而搞得倾家荡产。据那位妇女介绍,从前她和丈夫在一起做生意,总共积攒了10多万元钱。她丈夫自从迷上彩票之后,一心总想靠摸奖来发财,做生意也没有心思了,似乎只要买彩票,百万富翁便伸手可及了。家中10多万元钱都用来买彩票了,存折上只还剩下1元钱,可到现在不要说大奖与他无缘,就连二等、二三等奖也没有中过。事已至此,他仍旧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到处借钱要通过买彩票来扳回成本。那位妇女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求助记者写文章来说服她丈夫。
一位刚刚退休的家庭妇女,自从迷上彩票后,买菜、做饭、洗衣全都不干了,整天在家里摆弄着7个麻将骰子掷来掷去,琢磨、研究中彩号码,希望能够“研究”出什么中奖规律来。家哩人怎么劝,她也不听,一家人的生活全给搅乱了。
有位男士给电台热线打电话,说是他算出了下期中奖的特奖号码,记者便去他家里看,一到家只看到了一堆由他演算、设计出来的“彩票号码频率表”、“数码平均率上下振动图”、“中奖常变数位次数码坐标刚”等等煞有其事而又莫名其妙的东西。可想而知,搞这些研究、统计,要耗费他多少的生命。
一群高校大学生个个冲着巨奖去买彩票,希冀把彩票当作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富裕的“捷径”,每晚宿舍“卧谈会”都是彩票话题。每期彩票少则5注、多则10多注,屡买屡败,屡败屡买,大有“我不中奖准中奖”、“不中大奖不罢手”之势。结果,学业荒废了,有的同学连买饭菜票的钱都成了问题。
最令人吃惊和忧虑的是,不少小学生和儿章也加入到彩民一族一某寄宿小学的晚自习课简直就是一个“彩票沙龙”。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们,每人手中都有一把彩票,对着上面的数字指指点点、交流经验。一些中过奖的学生俨然成了“彩评家”,有的零用钱不够便向同学借“高利贷”,有的竞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求神拜佛保佑自己中奖……结果,第二天一早竟有60%的同学没有完成预定作业。还有一个小学,有一天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发觉有2/3的座位空着,便不解地问学生他们到哪里去了?有同学指了指校门对面的彩票投注站,因为当期彩票特等奖额已累积到2000多万元,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正在那里一个挨着一个排队下注呢!事后,有记者对这群学生投注族进行了采访,当问及买彩动机时,有的说,“报纸上登过小学生中大奖的故事。要是我也中了大奖,就小用辛辛苦苦念书了,该有多好呀。”还有的说,“读书太辛苦,打工更辛苦,画上几个囤就能中几百万兀,太过瘾了。”应该说,小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浮躁思想,主要是来自家长的影响。为此,从2000年9月1日起,根据《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福利彩票的通知》,我国正式规定福利彩票不得向18岁以下的来成年人出售。
某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某天晚上的彩票还未开奖时,就有一位彩民打电话给报社,询问本期中奖号码是多少?接电话的编辑反问他:不是要等到晚上才开奖吗?那位彩民叹了一口气说:“唉!其实我也知道没有开奖呀!只因为这次我买了5万元彩票,心里急得像猫抓一样。没办法,是想打这个电话稳定一下情绪呀!”
买彩票买到痴迷、买到家中无柴米、买到不想读书、买到寝食不安的地步,无疑足误人歧途月病人膏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