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上古遗咒 017 远山镇

带着这些疑问,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下一篇残页。说实话,我的内心有些激动,是哪种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和兴奋,这让我的手指都有些颤抖。

接下来的一张,内容更令我惊讶不已,石重睿在日记中写道:

1968年12月14日

天气 晴好

我终于成为了硕士生导师,很令人高兴的事情。

可是我高兴不起来,我想起了我的导师,我人生的引路人,我敬佩的长辈,吴金鼎先生。

时局终于稳定下来了,经过了这个十年,像我这个岁数的人都会感慨万千。如果我不是在抗日战争中做过联络员,恐怕我也挨不到今日。

现在我终于能够提起笔,将我经历的那些不寻常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在这之前,我当然是要祭奠一下我的恩师吴金鼎先生,因为他在协和医院因胃癌逝世之时,我却跟着解放军横渡长江。我非常敬重先生的为人,并且正是他才将我引入“天书石板”的研究中去。

1937年,也就是七七事变前后,我跟随着先生在四川探访当地乡村的民俗民风。再回去的路上,风雨大作,我和先生被浇成了落汤鸡。当时天雷滚滚,威势骇人,我们不敢前行,只能在一个山洞里过夜。

那一夜,狂风不止,暴雨如注,更兼有雷暴频频落地。我惊悸不已,先生去看起来异常兴奋。

翌日,雨霁天未晴,天降大雾,一米之外不能视物。先生害怕荒野多野兽,带着我离开洞穴,接着指南针向南进发,试图回到昨天采风的小村子,以求果腹。

走了将近半日,天气逐渐闷热,我和先生汗流浃背,忽然如同旭日东升,眼前红光万丈,浓厚的雾气似乎也沾染了红色,血红一片。

在红雾之中,指南针狂转不止,我和先生失去方向。我们渴得要命,更加乏力,找到巨石休息。

恍惚中,我看见远处雾气减淡,似乎有飞檐斗拱若隐若现。先生喜出望外,带着我向着建筑走去。

那是个十分古朴的小村子,村头矗立着一处高高的牌匾,上边正楷镂金大字——远山镇。

进村之后,红雾当即散去。村里的人多为女性,看着我们两个出奇,看她们的着装,按照后来先生的推测,应该属于战国末年或是先秦时期。

先生看起来十分兴奋,他径直地走到了最大的那座宫殿,仿佛他来过这里一样。他进去后不久,有几个当地的女人为我送来米饭和清水,我饥不择食,当即吃干喝净。

再见到先生的时候,发现他的身边多了一个现代人,这人一身西服,带着礼貌,亚洲人面庞,但说着一口英语。他们亲切地交谈着什么,我看到先生脸上神采飞扬,看来是极端高兴。

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先生和我住在当地的民房里。这里设施简单,做工粗糙,除了两张木板床别无他物。

我问起白天那个人的事情,先生笑而不语,问我那本书读的如何(The Call of Cthulhu),我说我英语太差,只能读个大概。

先生说道,克苏鲁一只在呼唤神经敏感的艺术家和学者,他们通过心电感应和人类的神经敏感者沟通,试图让这些人类将他们解放出来。

我点点头,小说中的确是这样说的。我问起了这个村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先生从背包里掏出了一件东西,令我震惊不已——“天书石板”!

可以肯定,这确实是一块“天书石板”,其材质和纹理,甚至上边的符号类型都和浅川盗走的那一块十分相近。

先生说道:“小石,你一定要记住,我们正站在一个神秘的起点,如果继续研究下去,我们的成果一定会造福人类,其贡献价值甚至要超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我们在探究那个终极问题——人类是从哪来的!”

我从未见到过先生如此激动,连眼神中都闪烁出异样的光辉。

我受到他的感染,也觉得精神一震,尽管我不知道这块石板,还有这个古怪的镇子,和人类的起源究竟有什么关系。

第二天下午,我们就匆匆地离开了远山镇,我看先生的脸色十分不好,像是一夜没睡。或许他真的是一夜没睡,因为他和我说完话,就和那个神秘的朋友离开了,直到我清晨醒来,他们还没有回来。

那个镇子给我唯一的印象,就是它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那个桃花源。那里不正是“避秦时乱”,而迁徙的吗?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先生,先生像是赶时间一样,不置可否,闷头走路,在走出很远之后,他回头看了看,眼中充满无限的留恋。我回头一看,在远山镇上方的山腰上,在朦胧的雾气之中,隐约地耸立着一座铁灰色的石头城堡。

难道先生昨天晚上去了那里?

之后我们回到了德阳,先生收到了西南联大的赴任书,当时时局十分艰难,中日开战,国军连连败退,先生和我都对蒋介石和国军失去了信心。我决心追随八路军抗日,由此北上延安。

我和先生就这样分别了,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面。想起他对我的多年教诲,再想想就要离开他了,心中委实不忍。先生在火车站送我的时候,我泪流满面,他笑着递给我一张纸条,笑着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打开纸条,上边写着:“师业子承。”

再去延安的火车上,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怪事——远山镇的村民女多男少,而且男的没有上年纪的。

读完这些,我把日记残页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心里很是失落。本来以为这篇中石重睿会提及更多殷墟黑石的信息,但是结果让我很是失望。不仅如此,他还给我带来了新的困惑,那就是“远山镇”。

我揉了揉太阳穴,开来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的心里急躁不堪,读了这些更令我心烦意乱。我就是希望自己的生活重归平静,安安静静地做我的记者,如果真的能够恢复到从前的模样,我一定会放弃收集古玩的兼职,一心一意地做记者,然后结婚生子,平静地度过一生。

但是,之前发生的种种,总要有个解释,我需要的,正是这些合理的解释。老江的死,王庞清的死,直接或者间接地和我有着某种关联。如果不能很好地揭开那些诡异事件的谜团,我将背负愧疚,在后悔中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