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是此次诗会的主办人,也是这座园林的主人。
曹大家在圈子里颇有名气和威望,本身就酷爱菊 花,诗才方面也是可圈可点。
于是便摆了这赏菊宴,邀请汴京城的无数文人才子,一同吃蟹赏菊。
他自门前而来,闻见这边有争执立马让人泡了龙井茶。
“曹某招待不周,还望各位海涵。我给各位准备了上好的龙井茶,大家先喝着,一会儿我在多拿点蟹上来。”
说完,他便吩咐下人去给各位客人斟茶。
曹大家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最终落在了赵德昭身上。
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秦王妃紧紧握住赵德昭的手,脸上显露出一丝不安。
“殿下。”她轻轻的喊了一声。
秦王知道她担心,对她微微一笑,眼中满是坚定和自信,口里宽慰道:“放心,本王自能应对。”
此时,假石处,一人穿着白衣,是清风诗会的刘恒。
另一人是一袭同款式的灰色长袍,松雪斋的李滋挂着冷笑,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静观其变。”
“嗯!”
两人相视一笑,转而继续静静的看向远处的人。
突然,人群中一位老者向赵德昭所在的方向走来。
他穿着考究,眼透过几分得意。
诗雅堂的熙老头站了出来,他一生中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凭借权势而非才华横溢的王公贵族。
认为这些人不过就是仗着有权势,实则不会欣赏真正的好诗词,根本不配出现在诗会上。
“秦王殿下!”他微微抱了抱拳,冷冷地开口,“请问,您对于陶渊明先生的《饮酒·其五》有何看法?”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诗会的人都听见了。
一瞬间,诗会上的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赵德昭身上,皆是饶有趣味地望着他。
但秦王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被这个问题吓倒。
他轻蔑一笑,虽是穿越来的,但对于古诗词并不陌生。
前世上学时,已然学过许多古典文学作品,这种程度的点评对他来说并不困难。
毕竟,在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集百家之长,眼见肯定是要高于古人的。
“五柳先生的《饮酒·其五》。”照得着微微一笑,缓缓开口道,“这首诗表达了五柳先生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态度。”
“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尤为传神,既描摹了宁静致远的田园风光,又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心态。本王也很喜欢这首诗词。”
秦王的点评深 入浅出,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诗的中心,还恰当地分析了其心境,特点,令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惊叹。
看来,这位传说之中不学无术的秦王殿下对陶渊明先生的这首诗词有很深的理解啊!
紧接着,松雪斋的赵奕欢站了出来。
他虽然年轻,但善于钻营,本身还算有点诗才,在诗坛上早已享有盛誉。
尤其是在汴京城这个圈子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前段时间,他苦心孤诣,写了一首《秋》,更是令诗坛众人赞叹了很久。
这首诗还被很多人传抄吟诵,一时之间颇有几分洛阳纸贵的架势,可谓风头正盛。
“秦王殿下!”他语气淡漠,朝着赵德昭微微拱手,“敢问对于李 义山的《菊 花》有何高见?能否给我等指点一二?”
赵德昭咧嘴一笑,对答如流:“李大家的《菊 花》是一首意境深远的佳作。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大家通过菊 花的外形,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这两句,更是借用了五柳先生和罗含的典故,展现了李大家高洁的品格。”
赵德昭这番点评一出,众人一阵唏嘘。
“没想到,他连这首诗都知道啊!果然不愧是皇家子弟,博闻强记,且分析的很到位啊!”
“看来还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咱们这位秦王殿下不仅不是胸无点墨,反倒在诗词鉴赏方面颇有建树!”
“哎!传言有误,我真是传言有误!说这位秦王殿下对诗一窍不通,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
赵德昭的点评又一次赢得了众人的赞叹,连王妃也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同时一颗悬着的心也彻底的落了回去。
她也像其他人一样,认为赵德昭并无诗才,也从未见过赵德昭如此自信且才华横溢的一面。
周围的文人们纷纷点头称是,有的人甚至开始低声议论,对秦王刮目相看。
一时间,在场的文人墨客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惊讶于秦王的才华,有人嫉妒他,有人不忿,还有人则暗自赞叹。
刘恒和李滋则是面面相觑,没想到秦王竟然能够轻松应对挑战,他们处心积虑的计划似乎被人家轻描淡写的化解了。
“秦王怎么会诗词的?不是说他对诗歌一窍不通吗?”
一人拧紧眉毛,只觉得匪夷所思。
“不会是装的吧!”另一人惊讶的瞪大双眼。
“不会啊,看他之前那个笨样,不会是装的啊!不愧为皇家子弟,如此城府,把咱们所有人都骗过了!”
“算了,我看还是静观其变吧!继续轻举妄动,搞不好连咱们自个儿也得陷进去。”
两人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默默喝茶。
赵德昭这边点评完,原本紧张的气氛逐渐变轻松了。
一些文人开始主动向他靠近,尝试着跟他讨论诗词。
其中既有试探的想法,也有想要借此跟他套近乎。
毕竟,这可是未来可能坐上皇位的人。
守在赵德昭身边的秦王妃这时候也彻底安心下来,端起茶桌上面的杯子,如释重负一般的喝了一口茶。
……
曹大家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出乎意料了,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他转过头,望着眼前的绿菊,喃喃自语的说道。
原本,他也以为,秦王赵德昭如同外界传说的一般对诗词一窍不通,没想到赵德昭竟能够如此从容地应对点评诗词这关,心中不免有了丝好奇。
刘恒见状,不甘心地望向赵德昭,突然站了出来。
“既然秦王殿下才华横溢,那不如我们就以菊为主题,让在场的各位随意发挥吧!”
他佯装环视四周,片刻后,最后将目光锁定在朕与众人侃侃而谈,交流诗词的赵德昭身上。
“今天诗会身份最高的人就是秦王殿下,不如就请殿下先来一首如何?也好给大家开个头呀!”
“刚刚殿下的点评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也想聆听一下秦王殿下的大作。”
说完,他得意地瞥了一眼远处喝茶那人,又转而望着赵德昭,虽面容平静,但眼中却有一丝隐藏不住的戏谑之色。
只有他的话音落下,周围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你说,秦王殿下真的能作出诗吗?就是之前有所准备因此成竹在胸,信手拈来还有可能。这应景的诗可不好做!”
“我也觉得他点评的的确相当到位,应该是来之前就做足了功课。但是否能够执行作诗,还有待考究。毕竟,他之前真的一点不通诗歌。即便是有所准备,但是想要应题,还是颇有难度的。”
“嗯,我保留意见,且拭目以待。”
“不知何故!我感觉咱们眼前的秦王殿下与传说之中的确相去甚远。看他智珠在握的样子,我倒是觉得他能作出来。”
……
甭管持怎样的态度,全部都是一副翘首以待,看好戏的样子。
守在赵德昭一旁的秦王妃看到眼前这副样子,心中落下的石头重又悬了起来,心中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她看向秦王,只见他脸上依旧挂着淡定的笑容,丝毫没有受别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