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不是。”萧行模棱两可地答道,“主要任务当然是锻造兵器,否则若是匈人再次来袭,恐怕本王也没有信心再次击退他们。”
“殿下辛苦了。”齐宏才正色道。
不管以前的萧行有多昏庸也好,在击败匈人这一点上,还是让齐宏才颇为敬佩的。
因为就在不久前,匈人已经攻下了大半个凉州,足以见得匈人实力的强大,可萧行却是将来犯云中的百余匈人尽数歼灭,一来一回,对比可谓强烈。
“那殿下口中的新物件,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没有想那么多的梁铭开口问道。
“是本王在一本偶然所得的书本上看到的物件,书上说得无比玄妙,能够发出比炭火盆强十倍不止的效用,但实际如何本王尚未试过”萧行答道。
这已经彻底吊起了三人的兴趣,如今已经是深秋,夜晚若是不点燃炭火盆,那么寒意将会丝丝缕缕地缠绕在身上。
但炭火盆实际使用起来,却并没有那么美好,给人带来温暖的同时,也会因燃烧煤炭而带来难闻的烟气。
“竟有如此神奇的物件?若不是如今夜已深,我等还真的想要见一见这神奇物件。”齐宏才说道。
“无妨,若是诸君有兴趣,明日一早便可以启程。”萧行说道。
其实在今天正午的时候,器械坊之中便传来消息,萧行嘱咐先行制造的两样物品,已经成功做了出来。
这两样东西,分别是使用作物秸秆与一些劣质边角煤,通过特殊的工艺流程制造而成的秸秆窝煤,以及搭配秸秆窝煤使用的煤炉。
在今天下午器械坊将这两样东西送过来之后,萧行已经自行测试过了,这秸秆窝煤虽然比起原版要略微逊色,但这已经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做到最好的了。
这秸秆窝煤形状上与蜂窝煤形状相似,使用起来亦是相差无几,其燃烧性强,烟气少,异味更是比起炭火盆来要少得多。
如今已是深秋,马上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煤炭对于每家每户来说都是必需品,尤其是这些豪绅家族,每时每刻身旁都要放着一个炭火盆取暖。
而萧行盯上的也正是这一块肥肉!
只要让他们见识到这秸秆窝煤与煤炉的神奇之处,那么根本不怕他们不把钱给萧行掏出来!
当翌日的阳光从天边洒落,萧行一行人也从里河码头出发,来到了器械坊之中。
此时一个简易的圆柱形的铁制煤炉,已经摆放在了器械坊的正中央,其炉体中空,前有风门,可以开关调节大小,并便于保持煤火不熄灭。
虽然看上去并没有如萧行记忆里面的煤炉那么精致美观,但实际上应该实现的功能,这煤炉都已经实现了。
“殿下,您这个炉子,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玄妙之处啊!”梁铭的脸上浮现出了失望的神情。
其余两人虽然没有附和,但脸上的兴奋也已经褪去,开始若有若无地打起了哈欠。
“诸君看好便是,本王怎么可能骗你们呢?”萧行笑道,“邓运,把蜂巢煤拿出来吧。”
“嗯?这蜂巢煤是何等物件?为何齐某从来未曾听过?”齐宏才问道。
“齐兄看好便是,本王在见识到之前,也从来未曾听过。”萧行卖了一个关子。
当萧行口中的蜂巢煤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他们脸跨得更厉害了,这不就是在煤饼上面钻了几个孔洞,形似蜂巢吗?
这哪有什么奇妙之处的?
但萧行并没有多说,只是自己亲自拎起钳子,将蜂巢煤放入煤炉之中,随后点燃手中的秸秆,引燃煤炉之中的蜂巢煤。
萧行一步又一步的操作在他们的眼里,跟普通下人点火的样子,其实一般无二,虽然从蜂巢煤上冒出了蓝色的焰火,但他们始终都未能察觉到这与炭火盆,到底有何不同。
“诸君,你们是不是觉得,这炉子似乎除了点火稍微方便了一点以外,与普通的炭火盆也没有什么不同。”萧行转身说道。
“正是如此,齐某的确未能看出此物到底有何奇妙之处。”齐宏才回应道,另外两人更是连连点头。
“其实想要证明也很简单,不知诸君是否知晓,用普通的灶火烧开这样的一壶水,需要多久?”萧行让邓运拿出了一个装满水的水壶。
“这……”萧行就像是问了他们一个天大的难题一样,他们从小到大都由下人服侍,哪里知道这些问题。
“让你们身边的随从回答也无妨。”萧行强行憋住了笑意。
“回禀殿下,若是现在的时节,大约要一刻钟的时间,若到了冰封时节,则需要一刻半钟左右。”齐宏才身边的一个随从答道。
“你的回答没错。”萧行点头,“所以现在就请诸君稍等片刻,看这壶水需要多久,方才能烧开。”
在萧行把水壶放上煤炉之后,站在一旁的邓运也点燃了一炷香,以供判断。
虽然齐宏才等人觉得这样甚是无趣,但萧行胸有成竹的样子却又让他们不得不乖乖地站着,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但是这样的等待并没有持续太久,那炷香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掉落香灰,放在火炉上面的水壶便已经开始咕嘟咕嘟地响起,并且冒出了大量的蒸汽。
“这时间才刚过半刻钟!”刚才回答的那一位随从惊呼。
梁、李两人并不能理解这声惊呼代表着什么,但是身为将要继承煤矿与煤炭生意的齐宏才,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差距。
这可是将煤炭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甚至是数倍以上啊!
但他并没有将心中的这股兴奋展露出来,而是露出了饶有兴趣的神情:“殿下,此物确实神奇。哪怕是用上等的煤炭,估计也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不知殿下是如何得知如此方法的?”
萧行露出了微笑,鱼儿上钩了!
但用这样的伎俩就想从萧行的口中套出秘密,也未免过于天真了!
萧行沿用昨晚的说法:“此法也是本王从一本古籍处得来,其内尚有许多奇妙的记载。这不过是本王看着较为靠谱,所以才想着试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