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高效思考:拥有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固化,是困住大脑的隐形牢笼

人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形成定式的,当你接受并认可某个观念时,这个观念就会在你的思维之中生根发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思维习惯。日后当你再触及相关的问题时,便会自然而然地根据这种思维习惯得出一个既定的结论。

思维定式往往容易演变成思想的屏障,将我们的想法禁锢在某个框架之中,从而限制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就很容易会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屏障”的奴隶,将大脑锁死在这样的“框架”之中。

一位企业家在演讲时和听众分享了一个他亲身经历过的非常有趣的故事。

几年前,这位企业家打算扩大公司规模,便从国外引进了一条全新的自动包装生产线。倒霉的是,在全面投入使用后,他们才发现,这条生产线存在一些缺陷:偶尔会有一些包装盒里没有装入产品。这就使得产品装箱之后出现了一定概率的空箱现象,虽然这个概率并不大,但给商家和客户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困扰。

出了问题怎么办?只能想法子解决了。于是,这位企业家在和生产线的设计方进行详细沟通后,在对方的推荐下,聘请了一位自动化专业的博士后来负责解决这个问题。这位博士后在企业家的支持下,很快就拉起了一个团队,经过长达数月的研究攻关之后,他们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费两百余万,在原生产线上增设了一个探测空箱的生产环节。每当生产线上有没装入产品的空箱出现,两边的探测器就会发出警报,驱动机械臂将空箱搬走。虽然花费不菲,但好在总算把问题给解决了,企业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企业家受邀到一位朋友的工厂进行参观。非常巧合的是,那位朋友的工厂也引进了和他厂里一模一样的包装生产线。企业家顿时想起了这条生产线所存在的缺陷,便询问朋友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朋友想了想之后,随意地回答说:“之前好像是有人跟我反映过这个问题,不过后来工人们自己想法子搞定了,我也没怎么管。”

听到朋友的话,企业家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工人们自己解决了?怎么解决的?他们总不可能拿得出两百万来改造生产线吧!

带着这样的疑问,企业家跟随朋友到了成品车间,眼前的一幕让他震惊不已:原来工人们在传送带旁放了一个巨大的风扇,让风扇对着传送带上经过的箱子猛吹。如果箱中没有放入产品,那么空箱子在经过这里时便会被强劲的风吹走……就这样,工人们用一台简单的风扇,轻松完成了对空箱的鉴别。

讲完这个故事,这位企业家自嘲地笑道:“十几个人的项目团队,两百万的研究经费,最后却被一台电风扇轻松打败,这简直是我人生中最冤枉的一次投资!”

这笔投资真的冤枉吗?这个例子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下,已经有了广泛的传播度,但鲜少有人去认真思考这笔投资是否真的冤枉。用电风扇固然是个好办法,但可应用的范围实在是太小了。如果是大件物品,箱子很重,风扇根本吹不动呢?如果物品的重量较轻,那是不是还要寻找一款风力精度极高的风扇呢?否则不是把空盒子和装了产品的盒子一起吹走了?能解决问题一时,却不能解决问题一世,这样的解决方案只针对特定的商品。

这笔投资或许有点高昂,但如果运用得当,申请专利,将这款设备销售给风扇不能解决问题的厂商,相信两百万的经费一定能收得回来,也许还能有所盈余。乐于使用更少的资源去办成别人用更多资源才能办成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让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主观地认为多花了两百万一定就是亏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未必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明明是同一个问题,稍微有些变化就要重新找方案,这样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少用为好。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逐渐形成的经验与习惯,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将我们的思想束缚在各种条条框框之中。如果不能摆脱这些“框架”,打破思维的固化,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就很难真正冷静、客观地进行分析与判断,扫除思维屏障所带来的局限与弊端。

古往今来,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一项伟大的创造和天才的发现,都是从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开始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摆脱定式思维的影响,那么无论这个人拥有多么渊博的学识和多么聪明的头脑,他所能取得的成就都是极其有限的。

某企业招聘业务经理,顺利进入到最终面试环节的应聘者有三人。面试官最后给他们出了这样一道考题:

一位商人在送货时,正好赶上下雨天,由于山路难行,他便从牲口棚牵了一头驴和一匹马来运送货物。一开始,货物都在驴身上。在路上,驴实在不堪重负,便请求马帮忙分担一些,但马拒绝了。不久,驴因体力不支,累死在路上。于是,商人便将所有的货物都转移到了马身上,这时马追悔莫及。

后来,马实在是吃不消了,便央求商人帮忙分担一些。商人拒绝了马的请求,并数落它说:“当初你要肯帮驴分担一些,如今也不会这么累!”没多久,马也因不堪重负累死在了路上,没法子,这回商人就只能自己来运送货物了。

最后的问题是:商人应该如何安排,才能让牲口将货物顺利运送到目的地?

对于这个问题,前两位应聘者的回答都集中在如何让驴和马一起合作,以及怎样分配货物进行运送上。唯独第三位应聘者的答案与众不同。他说:“既是下雨天,又是走山路,可见道路难行,无论是驴还是马其实都不合适。这种情况,最好选择能吃苦又力气大的骡子来运送货物。”

最终,第三位应聘者顺利入选,成为该企业新的业务经理。

很显然,前两位应聘者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就已经默认了“只能选择驴和马”这个“规则”,然而,整个题目中并没有这样的要求或限制,只是他们早已固化的思维将他们的思想局限在了头脑中的“规则”里。而第三位应聘者则不同,他在思考问题时并不拘泥于原有的“模式”,而是能够灵活多变地从多种可能中找到“最优解”,所以最后他成功了。

在遇到问题时,要懂得开发和运用自己的创意,敢于对一切事情进行改良与创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仅仅只有一个,只要敢于去想,突破思维障碍,我们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将人生境界提升到新的高度。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