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普门》杂志的徒众都回到山上来,永芸要我跟大家讲几句话,我觉得不管是人或事业,不要认为过去的光荣可以永久肯定,现在的成就是重要的,而“现在”马上过去了,又有下一个“现在”。从事文化事业的人,不可以有自满的心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够经得起千锤百炼。
上午九时,与永祥为新竹无量寿图书馆翻修工程,参考了几份蓝图,嘱其对新竹地区信众的生活、习惯、观念,需要做评估,以为新工程内部设备的参考。
晚上特拨时间和今年刚入佛学院的在家同学见面。先约见了男众在家同学。
首先我用几个问题要大家深思——
“一个学佛的在家男众,其前程如何?”
“对生命的投资,将来代价如何?”
“读完四年的佛学院,要做什么?”
“身为佛教在家众,利弊在哪里?”
接着有同学问道:“如何做个出家人?”
我觉得在信仰上要有出离心,在修持上要有修行的体验,并具有社会性格,至少十年安住在常住,修持忍辱波罗蜜。
“如何做个标准的佛学院学生?”
循规蹈矩、威仪庄重、用心思考、训练口才、埋头苦干、减少外缘、给人肯定。
七时三十分,和二百多名在家女众同学座谈。
“人在世间上追求的是什么?”
金钱?钱财非究竟,有钱有时比无钱更苦。爱情?社会上的离婚事件、家庭问题很多,可见也非究竟。事业?事业有成的人,失去的更多。房地产?天天为房地产,心为形役。读书?书读太多了,有时易沦为所知障,如川端康成的自杀。心中拥有佛光山,佛光山就是我的财富;有真理,真理就是我的财富;有智慧,智慧就是我的财富。如何过一个富有的人生,则看大家追求的是什么。
有同学问道:“什么样的人适合出家?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师姑?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家庭主妇?”
对世间的要求比一般人高,具出离心的人适合出家;爱美,放不下世俗享受者,适合当师姑;不能过独身生活的适合当妈妈。
我很不喜欢都监院为我排的行程,经常往外跑(但有时因常住的需要,只好随缘),我喜欢多一点时间跟学生和徒众相处,我乐于给人欢喜而不倦。即使没有时间常常见面,我很希望大家用写信的方式,告诉我对事情的看法、意见、建议、疑惑……不要将心事藏在心里。
明崇祯皇帝:“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我也很自豪:“我非不善教之师,徒乃不受教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