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46万字,2017年6月第1版,68元)
△共15章:①由水成陆:浦东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②沧海桑田:从熬海煮盐到男耕女织;③开发先声:民间与政府的努力;④差距加大:上海“城市病”集中爆发;⑤天降大任:总设计师向世界打出一张王牌;⑥只争朝夕:特定区域内的大试验;⑦没经验有理念: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⑧攻坚之役:浦东要戴着钢盔顶住;⑨一只头雁:经历挑战与危机;⑩大试验:高举先行先试大旗;⑪经济转型:大飞机和迪士尼;⑫新浦东:“两个中心”,两区合并;⑬支点撬动,改革试验区3.0版;⑭开放度最高:让市场更有效;⑮梦想成真:上下500米,前后100年!
○上海地区是自西而东渐次成陆地的,开发也是西先东后。唐天宝年间华亭县设立时,浦东相当部分还在海里,汪洋一片。元代上海县设立,治所设在浦西,码头亦多设浦西,晚清辟设租界,亦在浦西。尽管清代浦东已设有南汇县,川沙抚民厅,尽管自民国时期到浦东开发开放以前,浦东已有一批城镇颇具规模,但是浦江两岸西城东乡、西重东轻、西盛东衰格局一直极为明显。“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一流播广远的口头禅,正是这一格局的生动写照。
○黄炎培、张闻天、杜月笙、傅雷等均是浦东人。
○“浦”最先在吴方言区原意是小河,多指人工河,而浦东地区大多为人工河。
○1843年,上海开埠。
○汤因比计算过,人类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二十一种文明,其中十四种已经绝迹,六种正在衰朽,只有古希腊文明转化成了工业文明,浪潮席卷全世界。
○浦东人的“三刀一针”:泥水匠手中的泥刀,建筑业;裁缝用的剪刀,手工服装业;厨师的菜刀;民间花边业。
○从1918年到1919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居简出,写成了《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两书;连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为《建国方略》。这时是***从事著述的最集中、最重要的时期。
○邓小平认为:浦东开发开放要成为一项跨世纪国家战略。“喜看今日路,胜读一年书”。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深圳的速度,浦东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