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佛教与生活 §一、佛教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上的佛法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应该只重视精神生活,而不重视物质生活。因此,有些人对于信奉佛教,会退避三舍,以为信了佛教,一定要吃苦,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饮食不能吃,甚至高楼洋房不能住,既然信仰佛教必须吃苦,我为什么要去自找苦吃呢?其实,佛教有多种内容性质,过分强调苦空无常生活的方式,往往不能吸引一般大众的信仰。

《阿弥陀经》里叙述的极乐世界,在物质生活方面是丰裕而富有的,道路是“黄金铺地”;房子是“七宝楼阁”,尚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另有七宝池,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等宝合成;穿的衣服,所谓“思衣得衣”;吃的食物,是“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则是“飞行自在”。

从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可以知道信仰佛教不一定要吃苦。从净土法门的角度来看,佛教是一种“幸福”之教,信仰佛教可以获得幸福、快乐。

佛教也常讲苦,所谓三苦、四苦、八苦、无量诸苦。佛教讲苦的原因,是在说明“苦是入道的增上缘”,并不是指信仰佛教就要受苦,也不是说只有受苦才能得到解脱,苦,只是娑婆世界生活现状的事实。

佛教的教法并不特别标榜“苦”,因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也不叫人热衷于对物质的追求,因为欲壑难填,有了洋房,还要汽车;有了电视机,还要空调,终日汲汲于物质的享受,岂不成为物欲的囚犯,还有什么信仰的快乐可言?因此,“受苦”与“纵乐”两种极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

《阿弥陀经》虽讲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在物质生活中实行佛法;《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强调佛法的中道生活;在苦乐之间的中道生活,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

(二)从五乘佛法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所谓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学佛的五种阶位。在人天乘的佛法里,非常重视物质生活;在声闻、缘觉的阶段里,则较重视精神生活。人天乘的对象,是在家众;声闻、缘觉的对象,是出家众。时下一般弘法者,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常常将对声闻、缘觉的要求,用来要求人天乘的大众。譬如素食、苦行,是声闻、缘觉的修行方式,如果用这些方法来要求在家人的生活,似乎不太恰当。

佛教里常常讲“发心”,所谓“发心”,即发三种心:(1)发增上生心,可以招感人天果报;(2)发出离心,可以招感声闻、缘觉的果报;(3)发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萨的果报。

发增上生心招感的人天果报,对物质生活并不采取否定的态度,譬如“功名”,人天乘的佛法并没有禁止追求,甚至求得越高越好;“财富”,黄金不是毒蛇,甚至拥有越多越好。在人天乘的佛法里,不把功名富贵看成是绝对可怕的东西,只是当你求功名求富贵时,必须用合理的方法,有了功名富贵,也要好好用来造福人间。

世间有一种人,对于功名富贵不感兴趣,他想舍弃功名富贵,一心求法,这种人接近声闻、缘觉的根性,发出离心,可以舍俗出家。否则,即使已经剃发染衣,现出家相,但是对世俗的荣华富贵没有舍离之念,仍不能算是真正和出家法相应。

发增上生心的在家居士,在社会上营求功名富贵,过着有夫妻儿女的伦常生活,是佛法所允许的,丝毫不必有惭愧或罪恶的感觉;重要的是无论如何追求功名富贵,不可作奸犯科,不可邪僻淫乱,在世俗正常生活的范围内,是不违背佛法的。

(三)从日常生活中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成了觉者的佛陀,也离不开衣食住行。不过,佛陀虽然在衣食住行上与一般大众无异,但是,它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金刚经》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一段经文是描写佛陀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与一般人完全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体会,则可以发觉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里,包含着不同凡响的精奥微妙之处。

“食时着衣持钵”,象征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卫大城乞食”,是信众供养“布施”,佛陀布施佛法给供养者。“次第乞已”,是“忍辱”的表现,因为佛陀乞食按着次序,挨门挨户而去,并不因为某条街有较好的供养,就特别舍近求远,而是随缘次第托钵,即使所乞得的食物粗劣难咽,也需要忍耐,这是佛陀所行的忍辱波罗蜜。乞食回来,“还至本处”,“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些是表示佛陀的“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佛陀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行路、静坐,哪一样不是佛法?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一般人不了解,往往忽略了近在身边的佛法,而千里迢迢地去外面追求。历史上很多禅师大德,在吃饭中,或在打扫、耕作中,偶然一些撞击就开悟了。甚至有人听到风吹竹子声,或邻家小孩的哭声,都可以开悟。因此,我们修学佛法,固然要向藏经去探寻,向善知识去参访,却不能忘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吃饭、穿衣、睡觉,处处都有佛法。

既然衣食住行的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免不了的,那么,我们如何从衣食住行中去了解佛法?

在穿衣方面,一般人大都很重视衣着的华丽,你看百货公司里,五彩缤纷,各色各样,极尽其奢侈的名牌,但是,这些只能装饰外表。外表是虚假不实的,一个人身上穿着丝织绸缎,内心却装满着贪瞋愚痴,这种人只是虚有其表。佛教告诉我们不能只重视外表的装饰,更应重视内在净化的充实,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不必过度重视外表的衣着,用华丽的衣着来装饰自己,必须注重内心的修持,用高尚的气质,以道德的修养,来庄严自己。

人的身体是四大和合的假体,没有真我可得。但是,我们要修行,必须借用这假合的色身,一旦失去了身体,则没有修行可言,所以,虽是假合的躯体,仍然要滋养它,即所谓“借假修真”。

知道了“借假修真”的道理,在吃的食物上就不会计较它的好坏,斋堂五观想中的“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说明饮食如药物,只为了滋养色身,难道一个病人还能计较药品的甘美苦口吗?佛在世时,规定弟子托钵乞食,不另营食事,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对于“住”应抱持怎么样的态度呢?俗话说:“日食一饱,夜眠一床。”不论是高楼洋房也好,茅棚小屋也罢,一个人躺下来不过3尺宽6尺长的一席地,人生又何必汲汲于为住而苦恼呢?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小时候曾在皇觉寺当沙弥。相传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回寺时夜已深了,寺门已经关闭,不得已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当他躺在地上,望着夜空满天星斗时,兴之所至,吟了一首诗,曰: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朱元璋当时虽是个小沙弥,但是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的胸襟,以天为罗帐,以地为毛毡,日月星辰伴我安眠,夜里还不敢把脚伸长,只因为怕踏破了海底的天空。这是多么洒脱超然的境界,其气魄真不同凡响。

因此,胸襟宽阔的沙弥,虽然席地而卧,却有法界在我一心的感觉;而一个度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满意。所以,一个学佛的人,要先扩大自己的心胸,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上,则不论居住在何处,每一个时辰,每一个地方,都会感到称心如意,生活愉快。

慈航法师遗书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既然如此,宇宙之间,又有何处不可安身呢?

再提到“行”的问题,只要有一颗“真心”,自然可以畅游法界虚空。从前,只有自行车的时候,人们都觉得自行车比走路快得多;当汽车在马路上奔驰时,人们又觉得自行车太慢了;到了飞机在天空中翱翔时,大家又嫌汽车的速度不够了。世界上的交通工具有哪一样才是绝对的快呢?那就是我们的“心”。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过十万亿佛土远的世界,如何能去得呢?“于一念顷,即得往生。”在一念之间,我们的心就可以抵达极乐世界,可见心的妙用,是多么不可思议。

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驾驭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体会佛法,将佛法用诸日常生活,这种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