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十八卷·读书札记(第九十九辑) 【6504】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李长之著,北京出版社,9万字,2017年8月第1版,36元)

△6部分:导言;中国绘画上之主观问题;中国绘画上之对象问题;中国绘画上之用具问题;中国画论中之一般的艺术问题;结论。

〇梁实秋:“把复杂的中国画理编排归纳在这么一个体系里,这是著者苦心经营处……更能引入兴趣者乃是著者对于这个体系的批评”。

〇中国绘画中所有的墨是中国书法上所用的同样的墨,中国绘画中所用的笔是中国书法上所用的同样的笔。

〇一切艺术总是包括着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主观——就是创作者的人格问题;二、对象——就是艺术品的取材问题;三、用具——就是创作者所借以表现艺术品之取材的手段问题。

〇中国画在对主观的要求上,是三点: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归结都是壮美性。——这乃是中国画的真精神和独特性。

〇清•迮朗《绘事琐言》:“画从淡处见精神”。

〇中国画本身很伟大:它合乎美的一般原则;它的取材很高,例如竹梅兰菊,都有伦理上的价值和意义;它有一种形上学,所以的确够上一种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它为中国各种文化的精华所渗透,又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之完成,所以的确够上是艺术教育的实践;西洋的美学与艺术实践未能打成一片,但是中国做到了;艺术中的根本课题,在主观、对象、用具的合一,这是理想,一般的艺术未必能做到,但是中国已经在这方面成功了。

(2022年3月12日下午阅毕)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