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做到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自己。
那么,什么是共情呢?
作为一种心理学概念,共情在心理咨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共情是指治疗者能时刻根据他人情绪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体验,当然,这种共情不是泛泛而谈、毫无针对性的,是一种特殊的,是能够理解对方,并和对方分担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的能力。
在心理学家伊根看来,共情分两种:一种是初级的,另一种是高级的,其中,后一种对于治疗者的要求更高。
比如,如果一个朋友失恋了,来找你哭诉,也许你会有如下反应:
第一,“分手是很正常的,我当初分手的时候……”——完全没有共情。
第二,“你这种感受我是完全能理解的。”——初级共情。
第三,“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换成是我,我也会难过。你为他付出了很多,又那么喜欢他,现在一定觉得受了很大的伤害吧?”——高级共情。
显而易见,第一种反应根本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只将情感集中在自己身上,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而另一种反应略微顾及到了对方的情绪,不过还是以自己为参照系统;第三种反应就属于高级共情,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能使对方的心情好转。
不过,共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是在一边聆听对方的倾诉,一边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到共情,实在是很有难度。不过,共情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你做不到,对方会觉得你们并不是站在同一个立场,你也根本不关心他。
比如当你遭遇了分手或者背叛,痛不欲生时,向别人倾诉,别人却对你说:“你只是想得太多。”此时,你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呢?也许你内心仅剩的那点希望都会破灭了。你知道,他们也是出自好心才这么说,可是听了这番话,你会更加孤独。
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会共情呢?
简单来说,想要做到共情,就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具备快速预估情绪的能力,能够通过短短的几句话,判断出对方的心情如何。通常来说,如果不是刻意隐瞒,每个人的情绪基调都是能表现出来的。
预估好对方的情绪后,你就知道该如何说话了。你要把自己摆在和对方同样的高度,按照对方的情绪来说话。如果别人正在悲伤,而你没心没肺地笑个不停,只能成为聊天终结者。
其次,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了解对方的情绪后,要及时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不要无动于衷,让对方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
总结起来,表达感受时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进行:
这样说,就会让对方感觉你能够理解他,你能够感同身受。
最后,要学会表达希望。这里的希望自然是指美好的希望,使对方感受到你给予他的力量,这样你的共情就会更进一步了。
简单来说,表达希望时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进行:
除了以上三点,做到共情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让对方能够感受到你的真诚可信,以及无条件的支持、关注、尊重和温暖,要对对方的情绪和表达给予肯定的理解和积极的答复,而不应给出模棱两可的、空泛的回答,比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想太多”这样的空话、套话。只有用心去听、去想,才有可能达到共情的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