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自满是阻碍进步的最大素,傲慢是破坏道业的最大敌人。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培养惭愧与苦恼的性格。常听被人说:“你不了解我。”其实真正最不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若非透过彻底自我反省懂得惭愧与苦恼,就不易看清自己的缺点,当然就不能革除染污执著的习气。
宗教的信仰,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感情。真正的信仰,是爱的净化、爱的提升,是拥有比人间的情爱更善美的内涵;真正的信仰,是心甘情愿的奉献,是至高无上的牺牲,是立足在比世俗的感情更高超的层次上。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我们非为衣食而信仰佛教,非为名利而信仰佛教,非为安逸而信仰佛教,非为逃避而信仰佛教;而是为了佛教而信仰,为了佛教而服务,为了佛教而奉献,为了佛教而牺牲。如果不把对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是无法获得宗教所给予的价值的。所以,我们要有“佛教第一,自己第二”的精神。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要学的,要做的,实在是太多了,为了自我快速成长,广度无边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边学边做。在实务中发现不足,在不足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不断进步,抱持虚心的态度与务实的精神,这样才能自他二利,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乘行者。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学佛修道,要有为道的笃实心态。在丛林里如果赞叹一个有道心的人,常说他是一个“本分的修行人”。所谓的“本分”,就是一种“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笃实心态,也就是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到自己的血肉里,乃至须臾之间,都不悖离佛法。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人在世上都有职业,佛教的出家人以何为业呢?古德有云:“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现代的僧伽应该以讲经开示、授课教书、著作编写、慈善救济、教会行政、大众传播、领众薰修,乃至服务道场,建设许多的佛化事业,以继往开来、绍隆佛种为职志,而不是以经忏为职业。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玄奘大师为了取经,亲往印度求法,遇到沙漠失水,他立誓:“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这便是以佛教为第一生命,自己为第二生命的精神;扬州鉴真大师为了前往日本弘法,历经七次危险,耗费十二年的时光,才将佛法带到日本,这种“为大事也,何惜生命”的精神,也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古德们凭借这种精神与认知,佛教才能在世间放出灿烂的光辉。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所谓“俗情淡一分,道念才能增长一分”。“天人交战”往往是学道者必经的心路历程,一个修道者的成功,就是以道念降伏俗念,以法爱战胜俗情。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我们信仰佛教,不是把佛教当成保险公司,廉价地祈求佛祖:庇佑我们添丁发财,求赐功名富贵。真正人间佛教的信仰,是以佛陀的开示教化,作为我们改善人生的准绳,以佛法净化我们的思想,让佛法作为我们生活的依据。如此,信仰的层次才能提升,人性也才能透过信仰的熏陶而得到升华。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建设》
菩萨由于慈悲,故能悲愍一切众生,包容众生的一切愚痴罪业,甚至牺牲、忘我,乃至无我,颇有“若为众生故,一切皆可抛”,至死无悔的大无畏精神。《法华经》上说:“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菩萨经过累劫的修行,一切烦恼都已断除,一切梵行均已成办,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槃,然而菩萨为了怜悯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怀抱慈悲,广开甘露法门,转无上法轮,甚至为了救拔三途中的有情而发愿出生恶趣。所以,慈悲是菩萨度化众生的原动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从无我的智慧中产生,其力量无与伦比!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菩萨的宗教体验》
一般人信仰宗教,大多建立在“贪”字上,都是向菩萨、神明要求,希望求得平安幸福、家庭美满、升官发财、富贵长寿等,这种以贪婪为出发点的信仰,无法使性灵的层次提升。我们应该把信仰建立在“舍”的上面,使宗教信仰成为奉献的、牺牲的、利众的。所以人间佛教的行者,应该具有这种慈悲喜舍的利他性格。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
学佛以后,不但要知道自己的存在,更要知道除了我以外,还有别人;不只有别人,还有十法界众生;不光是知道现生几十年的岁月,更要知道时间的无限,生命的久远;不只知道台湾、大陆、美洲、欧洲……这一个世界,甚至还要知道有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要把心扩大起来,大得如虚空,包容天地。宇宙中的一切众生,是我心内众生,三千大千世界是我心内的世界。所以,觉悟的圣者,体会本心即众生,本心以外,没有众生,没有圣果。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孰先孰后》
发心,就世间的观念来讲,叫做立志愿。有了志愿,无事不办;有了发心,无事不成。吃饭要发心,饭就能吃得饱,吃得香;睡觉要发心,觉就能睡得好;听课要发心,道理就听得明白。学佛求法更要发心,不发心,会嫌路途遥远;不发心,会嫌佛门生活单调。能发心度众生,就是最富有的人,不要妄想别人的施舍,或乞求别人的赐予,要发心开采自己的能源,将我的智慧、我的能力、我的心香一瓣,贡献给大众。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孰先孰后》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学习佛法,也要从淡处着眼,也就是“平常心是道”。佛门里,一切都是淡淡的,看似无情,其实是大慈悲。若能把“淡”字运用在平常生活中,则奥妙无限。就如平淡中培养的友情,才能常存;生活中,若能将名利心淡去一分,道念必可增加一分;把感情减去一分,智慧必能增长一分。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从何处下手学法》
一般人的祈祷,多以求福袪祸为目的,将信仰的对象视为“有求必应”万能的神。但是对佛教徒而言,祈祷含有惭愧忏悔、发心立愿、感恩回向等积极意义。祈祷对心灵有净化的功能,是神圣纯洁的宗教礼仪,如清水能洗涤污垢,祈祷更可以发掘我们内心的能源,增加善业的力量,让我们心中有佛,转凡为圣。
《佛光教科书·宗教概说·宗教祈祷的意义》
我主张“人生三百岁”的思想,只要能尽情地发挥生命的潜能,这一生就如同阿弥陀佛一样,可以活到无量寿,散发无量光。回想我二十岁从佛教学院毕业之后,便将自己奉献给了社会大众,一生没有放过年假,也没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比别人还要忙碌。从早到晚,没有休息,除了在殿堂教室讲说弘法外,即使在走路、下课的空档,在汽车、火车、飞机上,我都精进地办公、阅稿,几乎每天都在分秒必争、精打细算中度过。如果以一天能做五个人的工作来计算,到了八十岁,就有六十年的生命是在工作中度过,六十乘以五,不就是“人生三百岁”吗?
《普门学报·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
以前有人到佛光山参访,看到大佛城的接引大佛是用水泥做的,便批评佛光山是“水泥文化”。其实,我们在佛光山几十年,并没有看到水泥,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佛祖,怎么有人从外面那么远的地方来,反而只看到水泥,而没有看到佛祖?这太可惜了,真是枉费草鞋钱。所以,人要建立心中的价值;世间的事物无所谓贵贱,是心中的价值才会有贵贱之别。因此,凡事不要只从相上去看,而要看它在自己心中的价值为何,那才重要。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有徒众问我,如何与大众相处?如何立身处世?我说:“要待人好!”只要你待人好,人家就会待你好,这是不变的道理;想要人家怎么待你,自己先要怎么待人。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要别人待我们好,但是自己却待人不好,这就是不明因果。
《普门学报·佛教对“身心疾病”的看法》
一般人都是以自我为本位,满脑子想的,都是我如何获得、如何拥有,其他的一切,都没有我自己来得重要。然而人间佛教是“先具有度人的发心”,也就是先有别人,后有自己;自己未度,先来度人,这就是菩萨的发心。有了菩萨的发心,才能使佛种不断。
《佛教丛书·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蓝图》
平常心不是用口说说,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何谓平常心?当吃饭时,把饭吃饱;当处事时,把事做好;当讲话时,把话讲好;待人恰如其分,凡事有分寸、尽责任,随缘随分,就是平常心。
《星云日记》
听经闻法要直下承担,一切佛法皆为我所说,我就是当机者,一切皆因我而起。
《星云日记》
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常常拜忏?其实,这道理就如同:昨天洗过澡了,为什么今天还要再洗?昨天已吃过饭了,为什么今天还要再吃?常常礼忏,可以增加法喜,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而忏悔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1.立功:如修桥、铺路、建寺、结缘,以将功折罪方法来忏悔。
2.宣誓:如三皈、五戒、菩萨戒,有生生世世的受持力量。
3.发露:在佛菩萨面前表白、忏摩,可以灭罪,如果只在心中认错是不够的。
4.礼敬:“礼佛一拜,福增无量;念佛一声,罪灭河沙”,礼敬可以消灭业障,因为佛法在恭敬中求。
5.发愿:愿力如大船,再大的石头(业障)放在船上,也可以度过生死大海。
6.回向:这是忏悔灭罪最讨巧的方法。
《星云日记》
我个人的世界很小,与众生、与佛教没有关系的事,我甚少接触,也不会去攀缘。但一涉及佛教与众生的利益,我都会很耐烦、很有毅力,甚至委曲求全地去维护它。
《星云日记》
佛法是用悟的、用体验的,没有体验的悟境,在学佛道上易退失信心。时时把忍耐、慈悲、守法、发心等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必会有所体验。
《星云日记》
世界是属于勇者所有,只要对众生有利的事,就要敢说、敢做、敢想、敢为,才能将难关破除。
《星云日记》
有人因为“人事”问题而感到苦恼。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所以才称“人事”。人可以输掉一切,但不值得因人事而输掉自我的法身慧命。
《星云日记》
如何才算是“得度”?烦恼如水,沉溺在烦恼海中,能挣脱出来,就算得度。在人海茫茫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时,能看到灯塔,能从邪归正,能从迷得悟,也算得度。常云:“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别人度我们,只是一个因缘,真正能度我们的,是我们自己。
《星云日记》
在修持道上,能忍才有力量降魔,更要和颜悦色地去对待一切事情,因为心态不对,凡事就不会顺畅。外在人事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是否快乐;修行人要懂得心中的自我调适。
《星云日记》
人“无用”还没有什么关系,若是“无明”就会很麻烦。我一生就是经常想到自己无用,想到我没有音乐、梵呗的天分,也没有语言专长,对财务更没有概念,但是因为自觉无用,所以很发心。每次只要有人找我做事,我感谢对方看得起我,给我机会,感恩之余,就想着要如何发心才足以报答,烦恼也因此而减少。一个有感恩心、肯发心的人,自然就有佛法;有了佛法,便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而作,随喜自在。有的人眼里看不到常住,看不到大众,看不到前景,只看到自己,因此有烦恼。所有的烦恼都是从“我”而来,心中常想着大众、常住,自然就能够“无我”,也就没有烦恼了。
《星云日记》
一个人是否能安住身心?就要看他是否有“难遭难遇”的体会,凡事能有得之不易的感恩心,比较能够安住。
《星云日记》
信仰是我们的根本,常住是我们的根本,佛教是我们的根本,发心修行是我们的根本,实践人间佛教也是我们的根本。没有根本,佛教园地中的种子,怎能开花结果呢?
《星云日记》
我出家六十多年来,深感若无宏大的愿力与不变的信心,很难经得起修道路上各种不同的挫折与失望的打击。所以,弘扬佛法要有愿力,普济群生要有愿力;想要有多大的成就,就看愿力有多深厚。要誓愿精进修行,要发承担如来家业的大愿,未来才能拥有光大佛陀慧命的力量。
《星云日记》
“心甘情愿”,给了我一生很大的力量。是“心甘情愿”让我能在严苛封闭的丛林中安住身心十年;是“心甘情愿”使我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讥讽与毁谤;是“心甘情愿”使我无怨无悔地兴办佛教各种文化教育事业;是“心甘情愿”让我立定了弘扬人间佛教的坚强决心,更是“心甘情愿”激发了我生生世世做和尚的心愿。
《星云日记》
佛教徒虽然是和平、忍耐、慈悲的,但是忍耐并不是没有力量,慈悲也不是没有智慧的滥慈悲!关于七号公园“观音不要走”事件,佛教徒挺身护教的请愿静坐,招来某些人引用《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指责佛教徒不应该执著一尊佛像的去留。我引用了一个譬喻来回应:一个人要渡河,不能没有船;一旦过了河,当然不需要把船背着走。因此,不著相是指果位上,是菩萨悟道的境界,是得度之后才能说的;在没有得度之前,这尊佛像还是很重要的,就像渡船一样,没有它就到不了彼岸。所以不可以用“不著相”来要求因地修行的佛教徒,否则不著相又何须天天拜佛?“留住观音”不是一个社会运动,是我们佛教徒的修行,是给佛教徒学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机会教育。
《星云日记》
主见太强的人,不容易接受他人的好意见。每天若在思想上、观念上,都能大死一番,对自我品德的增进,必定有所助益。我执重者,佛法融化不了,当然“死”不了,自然就不会进步。对自己的恶习、自私、贪嗔愚痴等,必须要千生万死,将不好的死尽,才能再生。
《星云日记》
世间上,很多人因为无知、无明,所以痛苦烦恼,沉沦在生死轮回之中。因此,人要能自知,才能提升自己、扩大自己。尤其,修道人对自己每天道念上的增减,更应该要有所知,不能让心念空过。那么,如何审视自己的道念呢?
1.每日接受十方信施有多少,相对地,自己回报于十方众生的,又有多少?能有所知吗?
2.蒙受佛祖慈悲加持,得以安心修道,然而自身又给予众生多少慈悲?多少福慧?能有所知吗?
3.每天诵经、拜佛、闻法、悟道有多少?教化众生有多少?给众生欢喜有多少?安定众生有多少?能有所知吗?
4.每天的发心、惭愧、报恩、作务有多少?能有所知吗?
5.每天习气改变多少,烦恼削减多少,学业进步多少,身心净化多少,悟性开展多少?能有所知吗?
《星云日记》
人之所以不快乐,实因对于人、事、物、环境等因素不调和所致。有些人常会为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闷闷不乐,甚至为此而不来道场礼佛。佛祖并没有对不起我们,为什么要迁怒?对自己法身慧命安住的道场如此情绪化,是多么不智。
《星云日记》
我之所以能够通过十年苦行的丛林教育,是因为我有一个很好的观念:当被欺负、受委屈、遇逆境的时候,认为这是当然的,不论打也好,骂也好,即使不合理,也认为是当然的。“想当然尔”,提起了我的正念,导正了我的方向。“做人不生气,要争气”,这句话也给了我无比的力量,我知道生气无济于事,人生仍有很长的路在等着我们去走。几十年来,我凭着一颗感恩心和一份忍耐力,在佛教中安住下来,这完全仰仗着佛陀的慈光和大众的成就。
《星云日记》
我在丛林参学时,尽管物质生活十分贫乏,平日还要接受师长们无理的要求、无情的打骂,然而,我却没有丝毫的怨尤。我感谢老师们引导我进入真理的领域,我感恩常住给予我一个安身的道场,我感激十方信施滋润我的色身,我感念芸芸众生供给我们生活所需。虽然大殿里的佛祖没有和我讲过一句话,为我剃度的恩师也未曾给予我好言安慰,我仍然感激佛陀摄我以正法,家师赐我以慧命。每于晨昏自想:自己何功何德,而能承受种种供养?于是,我发奋读书,勤于作务,立誓将全副身心奉献尘刹,所以参学期间我过得分外法喜。我深深觉得,我们不必要求形相上的物质,也无用企盼别人施与温情,只要我们懂得知足、感恩、奉献、结缘,一切的荣华富贵都在自己的方寸之间。
《往事百语·有情有义·贫穷就是罪恶》
慈悲是做人本来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慈悲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而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慈悲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工具、手段,而是真爱的自然流露。慈悲不应该有省籍的界线与地域的分别,应该是一种不以己悲,不以物喜,能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胸怀。多年来的处世经验使我深深感到:唯有慈悲,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消怨怼于无形;唯有慈悲,才能广结善缘,成就事业。
《往事百语·有情有义·慈悲》
经常有很多人羡慕我定力很够,其实我自知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佛法带来的利益:
少年时出家学佛,我从排班、经行、静坐、念佛里修习耐烦的定力。
青年时来到台湾,我在衣食缺乏、生活艰困中增长坚毅的定力。
中年时法缘渐佳,我从接引信徒、谈话开示里培养说话的定力。
老年时云游传教,我从乘坐十数小时的飞机、与信徒一次合照数十张照片、应邀出席几个钟头的斋饭供养中,成就适应时空的定力。懂得将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办法随缘自在。
《往事百语·皆大欢喜·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徒众对我说,他在工作上处处动辄得咎,心里很苦恼,想调职求去。我告诉他:“这是因为你不懂得检查自己的心,所以不了解自己的问题,不了解自己的错误,当然也听不进他人的苦口婆心,更别提对佛法的理解了。”佛教常说“心中有佛”,可是我们心中的佛能够发挥作用吗?当心中的盗贼为非作歹时,我们能捉拿它吗?当心湖中的水肮脏不堪时,我们有办法净化它吗?当心中的贪、嗔、愚痴等魔军掠夺自心的法财时,我们有戒、定、智慧的武器来战胜它们吗?当心中的猿猴跃动不已时,我们有五根五力的绳索扣住它吗?所谓“身安则道隆”,自己的身心都无法安住,又何以度众?
《往事百语·有情有义·检查自己的心》
佛法是充塞在宇宙自然中的真理,也是众生本自具有的性能,只要我们依循佛法行事,一切因缘不请自来。所谓佛法,就是慈悲、忍耐、结缘、精进、惭愧、感恩、乐观等,说之简单,行之则有大威力啊!
《往事百语·皆大欢喜·佛法所在,必为第一》
诵经念佛是佛法,正知正信是佛法,发心立愿是佛法,忍耐谦让是佛法,尊敬包容是佛法,持戒禅定是佛法,清净中道是佛法,无常无我是佛法,喜舍布施是佛法,传灯授法是佛法……乃至四无量心、六度四摄、惭愧感恩、因缘果报等都是佛法。离开了世间,就没有佛法。有了佛法,生活在世间上的人才能够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
《往事百语·皆大欢喜·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人说:“如果要跟谁过不去,就叫他去办教育,编杂志,建道场。”
这许多年来,我教育也办了,杂志也编了,道场也建了,一生中所遭遇的棘手事件不知凡几,然而皆因为我稍具发心、愿力,所以虽然困难重重,我也不觉其难;因为我非常注重情义和结缘,所以尽管备尝艰苦,也甘之如饴;因为我肯随缘、随喜,所以即使忙碌不堪,也不会觉得忙不过来;因为我愿意忍耐、承担,所以纵然一无所有,亦不觉得空乏无力。总之,无论什么繁复的事情到了我这里,都因为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所以自觉能够举重若轻地承担。
《往事百语·心甘情愿·举重若轻》
从出家到弘法,一甲子以上的岁月中,我不知受了多少伤害、多少冤枉。起初心中也会不平:“我是如此地为人着想,如此地洁身自爱,为什么还是常常受到伤害?”后来想到佛陀不也受过多少诬蔑,但是这反而更彰显了佛陀光风霁月的品德。于是我学习佛陀坦然的态度,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讥毁,多年后,终于如晓日般破云而出。
——《往事百语·皆大欢喜·我是佛》
我拜佛学佛,但我不希望成佛作祖;我布施行善,但我不想上升天堂;我念佛行持,但我不欲往生莲邦。我志不在了生脱死,我志只在多培养一些佛道资粮,我只愿生生世世在人间,作一个具有平常心的和尚。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修行的真义》
回想我这一生,虽然开刀多次,却未曾因此而间断弘法的工作,例如:我奔走斡旋,终于让海峡两岸的佛教代表首次坐在同一个会议厅商讨议案;我多次沟通协调,说服诸方大德,在印度佛陀成道处举行国际三坛大戒,恢复南传比丘尼僧团制度;我不辞劳苦,在世界五大洲遍设道场及佛光会,实现僧信平等,光大佛教的理想。清夜自扪:凡此艰巨使命能一一完成,若非蒙我佛加被,以愿心为力量,何能致此?
《往事百语·有情有义·愿心的升华》
我经常应各地信众的邀请,席不暇暖地在海内外奔波弘法,也建寺安僧,更为信众成立佛光会,一生就在分秒必争中度过。自愧未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但我确知自己总是将所了解的佛法行于日常,与生活相结合,例如:我不积聚钱财,而能喜舍结缘;我不向外妄求,而能承担一切酸甜苦辣;我能甘于淡泊,在忙碌的行程中,以茶泡饭果腹充饥;我能随遇而安,席地而睡;我能斗室读书,车内写作;我能与人为善,满人希望;我能刻苦耐劳,不计毁誉;我能乐说不倦,给人欢喜;我能感恩惜福,不念旧恶;我能守时守信,不坏承诺;我能坚持理想,不畏难苟安……我不高谈修行,只一心一意,如理而行。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修行的真义》
我在丛林参学时,虽然年纪尚轻,但求证心却非常殷切,希望能加紧修持。但是想到自己对人间毫无贡献,对师门又无建树,怎敢对常住有自私的妄求?怎敢远离大众而独自修行?因此,只要在不碍工作、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过午不食,刺血写经,深夜礼佛,打坐参禅,偶而也一年半载地禁语不言,或闭眼不看,或利用假期禁足,以埋首经藏……凡此不一而足的密行体验,虽然没有令我豁然开悟,却长养了我对佛法的信心道念。修行,是自己在生活中默默的密行,不值得标榜,不值得夸耀,更不应离开僧团而离群独居。教团的可贵,就在于它是护卫初学者的安乐窝啊。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修行的真义》
出家六十几载,每一日的晨钟暮鼓,每一个蒲团的礼拜,都有我至诚的祝祷和愿心:“愿钟声扬遍万亿国土!”“愿佛法传遍三千世界!”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千载一时,一时千载”啊。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千载一时,一时千载》
过去大陆抗战时期,我曾经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街头散发传单,张贴标语,鼓吹革新佛教的思想。回想当年,我眼里看到的只是佛教未来的前途,耳里听到的唯有苍生悲苦的呐喊,因此,眼中没有刀枪,自然无畏;耳中没有炮声,自然无惧。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不见不闻的世界》
一九四九年,我渡海来台。初时三餐不继,生活极为落魄,我觉得这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找个真正志在兴教利民的寺院,长期奉献,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间,承蒙一些同道看得起,想将道场寺院交给我管理,我都一一予以婉拒。我自忖出家学佛,不是为了做住持而来,若不能改变当地佛教崇尚愚昧的现状,何忍坐享十方供养?宁愿一面从事苦役,一面阅藏撰文,以一管秃笔,将正信佛法介绍给大家。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老二哲学》
出家之后,我到栖霞律学院就读,是从为人添饭、管理茶水、看守山林、搬运木柴等基本作务开始学起。后来,我到焦山佛学院继续学业,除了上课之外,还兼作管理油灯、烧煮饭菜等事务。总之,劳动的工作从来未停息过一天。由于白天忙于劳动服务,晚上没有照明设备,因此我就以拜佛、打坐来消磨时间,真正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但奇怪得很,我对佛法的体会却能够与日俱增。现在想来,才明白那种忙碌的作务生活,使我活学活用,让我读遍长老大德行事的风采,读尽寺院运作的方式,读通生活中修持的要诀。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先作牛马,再做龙象》
人生路上,自满是阻碍进步的最大因素,傲慢是破坏道业的最大敌人。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培养惭愧与苦恼的性格。常听别人说:“你不了解我。”其实真正最不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若非透过彻底的自我反省懂得惭愧与苦恼,就不易看清自己的缺点,当然就不能革除染污执著的习气。多年来的人事历练使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只要把“惭愧与苦恼”培养成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把“惭愧与苦恼”表现在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中,必定能广结善缘、增长品德。时时惭愧自己的无知、惭愧自己的无德、惭愧自己的无能、惭愧自己的不足,因而具有苦恼的自谦,益己又益人,何乐而不为呢?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要知道惭愧与苦恼》
以我多年来授徒的经验,凡是能够接受教诲、勇于认错的人,大多进步得快;凡是觉得自己全部有理、死不认错的人,大多在原地踏步。像我常劝一些徒众,既然不长于读书,就要及早学习其他技术,但他们却执著己见,不肯认错,结果花了许多年的时间钻研学问,才发现走错了路,后悔莫及。另有一些徒众做事不能顾全大局,懒惰又不和众,经过一再训诫,还死不认错,到头来没有一个单位肯要他做事。还有一些徒众溜单以后,虽然知道自己错了,却没有勇气向大众认错,只得流浪在外。我虽有心宽容接纳,基于宗门法规,也只有徒呼奈何!因此,人一生际遇的平顺安危,其实和自己能否认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认错,要有勇气》
一般革命家的革命,我称之为“向外革命”,佛陀的革命是“向内革命”,也就是“向自己革命”——降伏自身生老病死的痛苦及心中贪嗔愚痴的烦恼。我最初也是心外求法,觉得别人都不好,只有自己才对。一九五四年元旦那一天,我翻阅过去的日记,发现都是在嫌别人如何不好不对,突然对自己丑陋的心态感到惭愧。为了向昔日的自己革命宣战,我不惜将数十本从大陆带来台湾、写了十多年之久的日记付之一炬,经过这么一烧,对自己的愚昧,方才有一点点觉醒。多年之后,我亲身经历了许多佛教制度思想的革命,慢慢地发现自己也和世间上的政治家、社会家一样,明白向别人革命总不可为也,最好是先向自己革命,先去除自己的我执、法执,方足以自利利人,广度众生。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向自己革命》
我有幸进入佛门,发现所见所闻竟然都与红尘世俗的观念大相径庭,令我耳目为之一新。佛法里苦、空、无常、无我的真谛,使我觉悟世间的虚妄假相,重新估定人生的价值,因而发心向道。所以,当世人以前进显达为荣耀,以拥有越多的名利为幸福,以追求感官刺激为快乐,以自我为中心来待人接物时,我却想在谦逊忍让中养深积厚,在无求无得中享有浩瀚的三千大千世界,在泯除对待中得到无边的法喜禅悦,在牺牲奉献中融和人我,自觉获益更多。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重新估定价值》
佛教十分注重“认错”的修持,除了有各种忏悔法门之外,丛林道场选任住持当家,也以是否有“供养大众”、“勇于认错”的美德作为标准之一。因为有认错勇气的人,才能够以身教领众、教众、服众、和众。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认错,要有勇气》
有人说:“人永远处于两难的状态,因为活着为自己很自私,活着为别人又很辛苦。”而我却有幸接受佛法的洗礼,自许为“众生牛马”,在为芸芸众生奔波忙碌的同时,还能享有一份自利利他的法乐。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先作牛马,再做龙象》
在社会上,我们常听到不少人怨怪国家对自己的刻薄,但不妨想一想:我们对国家又贡献了什么呢?有的人怨怪亲人薄情,但是自己又对亲人有什么样的照顾呢?有的人怨怪朋友,是否先反省自己对朋友又做了些什么?有的人怨怪儿女,但做父母的是否考量到自己对儿女又尽到什么长辈的责任呢?假如我们能够知道苦恼与惭愧,念及国家的保护、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人的关怀、朋友的支持,我们除了惭愧、苦恼之外,感恩都尚且不及,哪里敢去怨天尤人呢?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要知道惭愧与苦恼》
我一生看遍各种出家因缘,大致说来,有闻法欢喜,立刻决定落发者;有考虑再三,才乞求师父圆顶者;也有犹豫徘徊,依然踯躅不前者。而我是在偶然的因缘下髫龄出家,没有考虑的机会,或许正因为“不知道”出家是什么,没有分别心,反倒比别人更能安住在佛法里。当时我是寺中年纪最小的沙弥,由于自愧什么都不知道,我虚心向学,因此承教最多;由于自惭什么都不知道,我谦卑恭顺,因此结缘最广。人生有如一场马拉松,回首当年,一些聪慧过人的学长因熬不过风霜雨雪而堕入红尘,另有一些才学超群的同道则耐不住人情冷暖而流落世俗。我能在“不知道”的出家因缘中随遇而安,真是一种难得的福报啊!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不知道的乐趣》
回想我过去本来只是个贫瘠乡村的农家子弟,一个偶然的机会出家学佛,改写了我一生的历史,让我在佛法里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升华了自己的生命。在十年的丛林生活里,我曾遭遇过一些委屈、冤枉,也曾被师长认为我不会有出息,但是我从不失意后悔,因为我知道,历史必须靠自己去创造,别人的一句话无法决定我们的生死,别人的关怀呵护也无法作为永久的凭借。所以,多少严苛的要求,多少无理的处罚,我都能全盘接受,视为未来挥洒生命的资粮。
《往事百语·永不退票·我们都在写历史》
佛法是事理无碍的,不管如何,佛法都可以解决,最重要是,自身有多少慈悲、智慧与忍耐。
〈开示〉
有人问我对战争的看法,我说:宗教都是赞成和平的,但和平也需要有力量才能获得。战争是一个不得已的手段,战争也可以转化为慈悲的力量。甚至战争之外,其实也有一些可以替代的方法,例如:慈悲的感化、智慧的教导、舆论的制裁、旅行的限制等。以慈悲的力量来降伏暴力,才能达到永久的和平。唯有法的胜利,才是永久的胜利,所谓的法,就是慈悲。
〈开示〉
拒绝的艺术:
1.不要立刻拒绝。
2.不要轻易拒绝。
3.不要盛怒拒绝。
4.不要随便拒绝。
5.不要无情拒绝。
6.不要傲慢拒绝。
7.拒绝要能婉转。
8.拒绝要有笑容。
9.拒绝要有代替。
10.拒绝要给人出路。
11.拒绝要给人帮助。
12.拒绝要给人欢喜。
〈开示〉
佛指舍利来到台湾三十七天,是一大盛事,全世界超过三百万人次前来礼拜瞻仰,带给大家无比的欢喜与感动。这说明了佛指舍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就是慈悲的生命、智慧的生命、因缘的生命、大众的生命、历史的生命、无限的生命。如果佛指没有生命,即使本身珍贵如黄金、钻石,会有人愿意礼拜吗?如果没有生命,我们拜的就是一个死的指骨,如何生起感动、欢喜之心呢?佛指舍利启发了我们心中的慈悲、智慧,一念慈悲,生命因此延续了。所以佛指舍利来到台湾,无疑是对社会大众开演了一场“生命教育”的课程。此外,不要光看外在的舍利,还要看到自己内在的心,看到世事的因缘,才是真正看到了佛陀。
〈开示〉
密宗虽然有次第严谨的修持法门,但仍必须以显教为基础。如果忽略显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顶咒法,或迷信双修法,或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偏离佛陀教法的本怀。学佛没有捷径,凡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佛法不在于多,即使简短如四句偈,能听懂一句,也能受用。
〈开示〉
佛光山如来殿四楼的大会堂外墙,是高温烧成的艺术陶壁,陶壁上镌刻着佛光山功德主的姓名。我曾说:“功德芳名墙,就是佛光山的账簿;而替佛光山管账的,则是因果。”
〈开示〉
台湾发生九二一大地震时,一尊佛像倒下来,翻了几滚后,又立了起来,于是有人说,佛菩萨真灵感,没有被地震震倒。我说你错了!佛菩萨是木材做的,倒下来是很自然的事,重要的是,我们的信心不能被地震、台风、各种灾难所打倒,即使地震可以震毁成住坏空的有为世间,也无法震倒我们法身慧命的信仰。
〈开示〉
佛指舍利虽然已是二千多年前的圣物,到现在还能够发挥它的慈悲威力,把我们两岸人民的心拉拢在一起。尤其是佛指舍利到了台湾之后,所到之处,不仅受到信众热烈的回响,更动员四十万名义工参与,是台湾佛教界数十年来动员信徒人数最多,也是最有秩序的一次大活动。不但促成台湾佛教界大团结、大融合,而且是超越党派、省籍、族群的差别相,使两岸人民建立了和睦友善的交流典范,高度展现了“人人平等”的佛教精神。
〈开示〉
佛祖不需要我们去信他、去拜他,但自己不能不信自己、不拜自己;拜佛是拜自性佛、拜心中的佛。
〈开示〉
多年来我终于明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佛教”。
为了佛教,我放弃当住持;为了佛教,我不被钱财、爱情所动;为了佛教,我努力读书;为了佛教,我广度众生。
〈开示〉
在世间,能觉悟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那么对生活就有了悟道。能给人欢喜、给人幸福、给人帮助、凡事不贪求,就是悟道。觉悟不是别人给的,要自己觉悟,每天都有一点小悟,总有一天就会大彻大悟。所谓的小悟就是“喔!原来这样。喔!我懂了、我了解了”。记下每天的小悟,或惭愧、忏悔、感恩、情义、勤劳、忍耐有多少,每天作记录,记多了以后就能自觉。每天都有觉悟的心境及感受,才是真实的生命。
〈开示〉
我出家已一甲子,目前我吃饭不过半碗,也从未有吃零食的习惯;看书不戴眼镜,字迹已模糊不清;走路拄杖慢行,也只能走五百步左右。深感岁月难以复还,色身又岂能长久?尽管如此,我从未忘记“人生三百岁”的承诺,总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能遍栽花果树木,庇荫过往行人。虽然医生一再嘱咐我,不可作长途飞行,但是,只要忆及远方有一重要法务,即使要我徒步跋涉,万水千山,我都心甘情愿。
〈开示〉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亲身力行的。就如常住派我做任何的事,我都能随缘去做,但是对于自己的修道信念始终不变。所以即使是带着信徒做滴水坊,不论是多世俗的事务,我都能随缘去做,可是我对佛法的道念,仍旧不会改变,这叫“随缘不变”。而“不变随缘”是我对佛教有不变的信心,不变的真心,不变的慈悲,不变的……但是我不会要别人跟我一样,我会跟他们同事、随缘,像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他也化身为居士、童男童女,甚至罗刹等,因为唯有不变随缘,才是菩萨的性格。
〈如是说〉
佛门的情爱与世俗之情爱是不一样的,看似无情,却是大有情。他们把个己的情爱,净化为对真理的追求,提升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因此,真正的情爱不是拥有对方,而是一种生命的交流,更是一种对世间有情众生的无尽奉献。
〈如是说〉
在诸佛菩萨的眼中,众生和我不但体不相殊,并且是互为一体,关系至为亲密的。众生受苦是我受苦,众生享乐是我享乐,因此我为众生所做的一切,不只是为他人作嫁,也是为自己储粮,这就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崇高思想的精义所在!
〈如是说〉
时常问自己,能给常住、佛教、师兄弟、师父、社会国家多少?对于“给”的真谛,我真的能明白、奉行吗?能做到多少?有多少力量给?当不能给时,有生起惭愧心吗?有东西给时,会吝啬吗?当给了就没有,还肯给吗?对无缘的人肯给吗?甚至讨厌的人,也肯给吗?佛光弟子要将“学习给人”、“发愿给人”当成是一门修行功课。
〈如是说〉
有些人认为佛教的存在对国家政治没有正面的贡献,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许多政治人物,本身并不了解信仰宗教的意义和价值,只知用宗教来求神问卜、求长生不老、求一己安乐,那是自私的。真正的信仰,心里要有大众。没有众生哪有佛?没有民哪有国?所以治国之人,心中要有大众,要以大众的福利、大众的欢喜为目标。
〈如是说〉
给,来自于无尽的内心能源宝藏,用心深则体会深,用心浅则体会浅。“给”人信心,首先要开发本身无尽的信心内涵,才能在利众、教众、度众上成为众生的加油站,鼓舞其向前迈进的勇气与决心。“给”人欢喜,首先知觉本身具足无尽欢喜的条件,才给得起欢喜。
〈如是说〉
人生的祸福成败,不必计较于一时,就算吃亏也无妨。因为凡事没有绝对,有时因祸得福,有时反而乐极生悲,我们应明因果,知进退。这世间任何人都有可能辜负我们,唯有因果绝不负人。
〈如是说〉
有人说,三好运动中的“存好心”是指发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其实,这只是善心而已。真正的“存好心”,意义更深远,范畴更宽广。存好心,并不限于帮助他人,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即使受了委屈、冤枉等挫折,依然都能往好处想,往好处看,使苦的变乐,坏的变善美,就要用你的“好心”,来转变你的命运。
〈如是说〉
学佛六十多年来,佛陀从来没有现身同我讲过一句话,但我还是信仰他,依然拼命弘扬佛陀的真理,因为佛陀就在我心里,我从信仰、愿力、慈悲中,体验到佛陀是与我同在一起,不需要佛陀和我谈话。
〈如是说〉
佛光山的四大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其关键在于一个“给”字;学会了“给”,就学会了佛光山的宗风。
给,就是布施,为六度之首,也是行菩萨道的第一方便法门。给,也是割舍,所以“给”可以去贪。给,要给得巧妙、给得智慧、给得中道,要让人接受得欢喜。
〈如是说〉
有信徒问我,只要有佛法就有办法,所谓的“佛法”、“办法”,指的是什么?我告诉他,慈悲、智慧、包容、平等、方便、善巧,就是佛法。唯有以慈悲待人,以智慧处事,任何困难自能迎刃而解,那么就是有办法了!
〈如是说〉
数十年的弘法生涯里,我每天都忙得无暇去想自己的事,因为佛教就是我,我就是佛教,我找不出什么是“自己”,因为我每天都在做自己的事。不管在弘法事业上、文化体系上、社教公益上,都有我的心血与影子;我的细胞、我的呼吸、我的脉动,都跟着它们的成长在更新、跳动、递换。
〈如是说〉
我一生的岁月与佛教已经不能分开,在日常生活中,所想的、做的、说的,都不离佛教,也就是“非佛不言”、“非佛不作”,致力于佛教的兴隆与发展。
〈如是说〉
我一生中无“假日”可言,从小做事就不曾跟人家计较过工作量,对工作我不仅忠心且热爱,因为从工作中才有人生目标,从工作中生活才有意义。“闲”是一种罪恶,所以,每一个徒众都应该建立服务的观念。
〈如是说〉
有徒弟问我:“师父您一生,为佛教做了那么多改革及创新,是秉持着什么理想而做的?”其实,我这一生,从来没有想到要创新什么,也不计较成败,心里只有一个观念:“一切法,都因人而有,只要是对人有利,即使再困难我都会去做。”
〈如是说〉
回顾我出家六十多年来,历经多少的挫折、多少的苦难,之所以没有被打倒,主要在于我认为苦难、挫折是当然的;出家,本来就应该承受这许多的苦难。所以一路走来,我不觉得苦,也不觉得难,这种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正是我们佛教僧伽所应当具备的。
〈如是说〉
“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饭未煮熟,不要妄自一开。”我们求法要受得住气,忍得住苦,耐得住劳,这就是佛法“定”的功夫,如此,才能成为大器。
〈如是说〉
出家之后,要培养与佛陀、师父及常住之间的法情,心甘情愿将身心奉献给众生,对佛陀、常住抱着绝对的信赖与希望,秉持着患难不离、生死不渝的情怀。不轻易为了一句话或一点烦恼,便否定初发心,违背出家的誓言。
〈如是说〉
一个人在僧团中能否安住身心,就看此人的道心如何。有道心者,不会在意外在物质的有无、人情的冷暖、世事的兴衰、情绪的变化……因为有道心,所以可以安住,道业就能完成。
〈如是说〉
外道不可怕,邪见才严重。所以,对自己山门的宗风思想要了解,要建立正知正见。那么当烦恼来临,或徘徊无助之时,就能克服、突破,不轻易动摇自己的道念。
〈如是说〉
念念为众生、为佛教、为大众,就是一种菩提心。菩提心不是一时的情绪,而是从生活中点滴的受持奉行;菩提心是不放弃一个众生,不轻视一点小善;菩提心是以佛道为依归,以真理为法侣。
〈如是说〉
《释迦牟尼佛传》里提到,释迦族人骂琉璃王:“你这贱族!”由于这句话,后来整个释迦族全数被消灭。因此,不要认为话随便讲不要紧,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人拙于言辞不要紧,但起码应懂得不乱说话,例如:有些话是一生都不能讲,有些话是情绪来时不能讲,当然有些话是对讨厌的人也不能讲。尤其,在僧团里,不可任意批评常住的不是,不能嫌常住,说“常住制度不好”这类的话,因为常住代表大众,不能做大众之敌啊。另外,还有一句话,是万万不可讲的,就是“我要离开”、“我要溜单”,这种话传开来,对自己日后的僧团生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轻易说出口了,或许要五年、十年的功行、功劳,才能抵消这句话所造成的罪过,甚至还抵消不了。情绪是一时的,信仰却是一生的,不要让一时的情绪,毁了终生的慧命。
〈如是说〉
出家众本身要有禅净经验,要有密行体验,要有正见信仰,要有宗门思想,要有恒心道念。
〈如是说〉
忍辱的力量,可以摧毁固若金汤的傲慢,可以销熔坚如铠甲的蛮横。暴力只能挫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唯有忍耐、柔和,才能令人心悦诚服,衷心爱敬。
〈如是说〉
“你不知惭愧!”对修行人而言,这是一句很难堪的话。大家做人、说话、处事都要记住,不能对不起自己,也不能对不起别人,这就是惭愧心。
〈如是说〉
能够逆来顺受,心平气和地接受,一切都想当然尔,必能突破逆境,脱颖而出。
〈如是说〉
由于佛的威德,我们有缘在同一个国度、同一种信仰里,共同生活与学习。有的人,为了他人的一句好话,从此奋发向上,有的人,却为了一件事、为了一个人、为了自己心中的一念,而走上不归路。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因缘、条件,才能走出人生的光明?有时候,是靠过去的福德因缘;有时候,是靠现在的好因好缘,当然,更要靠现在的加行,继续培植福德因缘,推动自己向前,创造前途。世间上的好坏、苦乐、忧喜,都是一念间的转移,懂得转境,懂得创造自己宽广的天空,是学佛者很重要的课题。
〈如是说〉
出家众在佛门里应如何成就自己?三刀六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五堂功课、四十八单职事……凡此种种,都要学习。出家后想有所成就,不光凭时间,还要发心学习,才能讲说、撰文、唱诵、司法器、做知客、办法会及活动、管理斋堂及厨房等等。有能力的人,即使暂时被埋没,也没关系,只要有贡献、有功劳,时间会带动我们的成就。反之,若自己不努力、没能力、没专长,即使有人想提拔,他人也会不服气。在有制度的道场里,自我的成长、进步是很公平的。假如很有本领,也很有用处,可是始终不被肯定,不要怨怪不公,这是自己的福德因缘还不具足。
〈如是说〉
忍耐是潜移默化的功夫。“忍一时之诟辱,便能夷灭自己一时之戾气;修一世之忍耐,便能默化他人一世之顽冥。”出家修道,最可贵的法宝即是忍耐,凡事都能“想当然尔”的忍耐,十年后必有一番成就。
〈如是说〉
我以一百句对我受用的话写成《往事百语》,作为佛教学院的励志读物,希望佛教青年不要因为受到一点苦难挫折,就生起退心。多年来,许多人因为《往事百语》的一句话,而深受启发。有人说,因为“心甘情愿”这句话,此后做事有了另一番的境界;有的说,“敢,很重要”,使他们在遭逢困境时,仍能抱持信心,冲刺到底;有的说,“忙,就是营养”,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产生无比的力量。我觉得这是因为他们经过了深思体会,真正把书读到心田里,读到生活中,所以能有如此的感受。因为《往事百语》中的任何一则,都不是分别意识所能认知的境界,必须用心灵去感受,用实践去印证,才能获得个中的意味。
〈如是说〉
要有“为佛教”出家的心念,不要存有“为自己”出家的念头。出了家,就要有无我的心,思想才会扩大提升。有些人出不了好家,主要就是因为太有“我”了,动辄我的房间、我的朋友、我的名声、我的自由等。出家,就是要舍弃世俗的我,因为“我”是苦的根本,在广大的僧团里,如果天天只知道为“我”,就会被大众所舍弃。所以出家一定要培养柔软心,把真心佛性拿出来与大众融和。
〈如是说〉
想成为一个有用的出家人,必须养深积厚,才能成功;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让人感念。为了养深积厚,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必须付出多少的勤劳、多少的服务、多少的结缘、多少的牺牲、多少的贡献、多少的学习,别人才会付与你信赖及肯定。这很公平,因为没有自然的释迦,即使成佛,也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
〈如是说〉
今天我对佛法能具有无比的信心,是从朝拜佛陀的圣地、念佛、拜佛,与平日布施利人、弘法布教的生活中长养起来的。此外,青少年时期,我受的是专制式的打骂教育,受过种种的委屈困苦,有时几天不曾进食,有时数年不得一衣。但是这许多的苦难,反而训练了我更坚强地承担一切,这主要是佛陀的慈悲,给了我无比的力量。
〈如是说〉
出家后,心中一定要有常住、师兄弟、大众、因缘及佛教。做个本分的出家人,才不辜负成就我们出家的父母、师长及诸多的好因好缘。
〈如是说〉
有些人以为出家了就再也没有人我是非,也不需要人事往来。生活在人间,怎离得开人事?只不过出家的岁月是一种随缘消旧业的安然自在生活,即使有纷扰的人事往来,也依然能保有内心的清明。出家前我们茫然听从妄心,出家后我们要学习听从我们的真心,要发挥降魔的精神,才是名副其实的出家人。
〈如是说〉
出家了,就要对佛教忠心、对常住忠心、对师门忠心、对宗风忠心。因为忠心是盔甲,发心是武器,再加上慈悲和般若,就能对抗烦恼外魔,百战百胜。常常要问自己:信心有多少?道念有多深?是否经得起考验?对佛教、对常住是否忠贞不二?
〈如是说〉
出了家,不可以只是顾念自己的家人,应该系念广大的众生,要爱大众、爱佛教、爱常住、爱修持、爱发心、爱弘法工作……有了这些爱,修行就不难了。
〈如是说〉
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在向人生最大的极限迈进,也就是向成佛作祖挑战。
例如,人生最大的极限是智慧,可以“见到因缘,顿悟无生”;人生最大的极限是慈悲,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人生最大的极限是发心,可以“头目脑髓,供养十方”;人生最大的极限是成佛,可以“了脱生死,圆满人生”。
《迷悟之间·超越极限》
身心安住在哪里:
1.安住在发心上。
2.安住在道念上。
3.安住在学习上。
4.安住在体谅上。
《佛光山徒众手册》
在道业上要做到:
1.从忍辱中去除无明。
2.从作务中培养福报。
3.从修福中增长智慧。
4.从感恩中获得快乐。
《佛光山徒众手册》
如何自悟修行:
1.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
2.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3.要自我实践,不假外求。
4.要自我离相,不计胜负。
《佛光山徒众手册》
如何自我勉励:
1.从忍耐中增加力量。
2.从明理中随顺因缘。
3.从发心中庄严自己。
4.从沟通中融洽和谐。
5.从满足中感恩说好。
6.从参与中奉献身心。
7.从和合中集体创作。
8.从认同中自我享有。
9.从谦和中友爱尊重。
10.从学习中进取奋发。
11.从威仪中端庄礼敬。
12.从信仰中发掘自我。
《佛光山徒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