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元朗郑重其事地冲葛光耀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
葛光耀在其身后继续说道:“元朗,如果有什么困难,你记得跟我说。”
厉元朗走到门口,回转身说了声:“谢谢葛主任,再见!”说完再次鞠了一躬。
厉元朗走出县委大院,便直接赶往火车站。
他要赶往省城投奔自己的大学同学。
对于厉元朗来说,省城不是一个陌生的城市。
在省城,有他六年多的求学生涯,有他的第一次恋爱……
自从去安元县工作后,厉元朗每次来省城都是匆匆而过,不是开会就是陪领导来跑项目、跑资金,当然还有送礼。
许多时候,如果区县要想得到大项目、大资金,光跑市里还不够,还要到省城的相关部门来跑动。
有些事、有些资金,从上往下跑容易的多,从下往上跑就很难。
如今,厉元朗再次来到省城,似乎回到了原点。
他现在还是一事无成,其他许多同学已经小有建树,不是开公司,就是生儿育女。而他这个学校里的高材生,如今混得却很不如意。
厉元朗现在打算投奔的是大学同班同学兼室友顾安宜。
说起来,两个人从同学成为好朋友,还是很搞笑的。
当时两个人都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
只是这个女孩子并不喜欢顾安宜,而是喜欢厉元朗。
不过,厉元朗和这个女孩子的恋爱并不长久,便被女孩子的父母亲强行拆散。
同时天涯沦落人,厉元朗与顾安宜便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只是,在毕业的时候,厉元朗作为选调生去安元县工作,顾安宜则回家参与家族生意,此时厉元朗才知道顾安宜居然是个超级富家子弟。
不过,这样也不妨碍两个人的友谊。
顾安宜接到厉元朗的电话,笑道:“元朗,是不是又来省城开会?”
厉元朗笑道:“我的领导出事了,我向单位请了长病假,打算出来看看。”
顾安宜在电话说道:“既然时间多了,那就老地方见。”
以前厉元朗来省城开会或办事,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跟顾安宜聚一聚,两个人天南海北乱侃闲聊。
在省城一家环境清幽的会所里,顾安宜说道:“厉元朗,既然你办了请假手续,想出来看看,干脆到我公司来帮忙吧。”
“说实话,你是学经济的,走仕途还不如做管理。”
顾安宜这一点很好,他知道厉元朗打电话给他说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打算来投奔他。
但是厉元朗开口说与顾安宜主动说,感觉不一样。
就在厉元朗坐在办公室里熟悉情况的第三天,顾安宜进来笑道:“元朗,走、走、走,先去喝杯茶,放松放松。”
厉元朗敏锐地意识到顾安宜在这个时候找他出去喝茶,肯定是有事要说,便没有推辞。
来到省城一家环境清幽的茶馆,在一间包厢里,厉元朗意外地见到了一个中年男人。
中等身材、长的健硕,没有樊鸿德那种臃肿的感觉。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白色短袖衬衣、表情温和。
顾安宜看到厉元朗疑惑的表情,笑着介绍:“赵书记,这就是厉元朗。”
接着,向厉元朗进行介绍:“元朗,这是安元县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赵平康。”
停了停,顾安宜继续说道:“元朗,你的事情我听说了,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委屈,可以跟新的县委书记谈谈。”
“别的我不敢说,赵书记是你可以信赖的人,如果你执意不回去工作的话我也不拦你,反正我的生意也离不开你。”
厉元朗听顾安宜说赵平康是可以信赖的人,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而且顾安宜应该知道了他目前的处境,他不好反驳,于是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知道了。”
此时顾安宜借口要打几个电话,便把包厢留给了赵平康和厉元朗。
赵平康并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奔主题。
赵平康直接说道:“厉元朗,我知道你跟樊鸿德的感情。他对你有知遇之恩,据说你们的关系还不像上下级关系,倒像是朋友关系。”
“如今,樊鸿德出事,你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有些人肯定会对你有些不实的说法,这就是现实。”
“如果你连这点打击都承受不起,那我对你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持怀疑态度了。我想就算是樊鸿德知道你当了逃兵,估计他也会瞧不起你。”
“今天先不讨论你的去留问题,我们探讨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怎么样?”
“有顾安宜的关系,你我以前又没有冲突,我作为安元县的新人,我想了解一些真实情况,你能把你的真实看法告诉我吗?”
厉元朗吃好手里的一块糕点,坐直身体,认真地说道:“好。赵书记,您想了解什么,只要我知道,肯定言而不尽。”
于是两个人从当前的经济工作、招商引资到安元县的几个重点工程,以及人文环境、历史沿革,甚至还谈到了安元县未来的城镇规划、工业区、商住区的划分,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等。
厉元朗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樊鸿德出事后的这段时间里,厉元朗再也没有跟任何人这么深入细致地聊当前的工作。
说到后来,赵平康端起茶杯,说道:“厉元朗,我以茶代酒敬你,谢谢你愿意跟我说这么多情况。”
厉元朗对于赵平康的谢意,谦虚地说道:“赵书记,您太客气了。”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赵平康换了一个话题:“厉元朗,以你看,当前安元县最大的问题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厉元朗想了想,说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稳定人心,其次才是高新区设立以及其它的工作。”
赵平康疑惑地问道:“高新区的工作为什么是其次?我知道,你和樊书记当初为了这个园区没少费心血。”
厉元朗叹了一口气,解释道:“人心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樊书记出事后,许多人心里慌乱。”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工作尽管很紧迫,但毕竟不是非常赶时间。这些企业,有一部分是我招来的,一部分是樊书记招来的。”
“实际上,都是安元县给了他们这么多优惠政策才把他们招来。如果没有优惠政策,人情再怎么深厚,他也不会来,毕竟人家是做生意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当然,如果说一点感情因素都没有也不现实,我出来后听说,有些人觉得我和樊书记出事了,担心在这个地方被整治,趁着还没有进行多少投入就准备溜掉了。”
赵平康点了点头,他非常欣赏厉元朗这一点,就是不往自己身上揽功,不吹嘘自己的功劳。
看来,自己的老领导的确没看错这个厉元朗!!